南卡Runner CC3骨传导耳机:入门即旗舰
南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耳机领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发力TWS耳机的同时,在骨传导这条线上也一直在推新品,其入门骨传导系列Runner CC也来到了第三代产品——南卡Runner CC3。更新的蓝牙5.3版本、AF全震指向性振子、OT闭合防漏音3.0技术,让定位入门级别的南卡Runner CC3在性能方面直指旗舰,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南卡这款骨传导新品,感谢亿智蘑菇和南卡给予的体验机会。
▼南卡Runner CC3有黑色、红色两种款式。本次体验的是黑色版本,外包装以明黄和黑色为主基调,明黄带来很跳的感觉、很年轻。红色版本的包装是另外的颜色。


▼内部摆放,一如既往的规整、显档次,自用或送人,都很好。

▼全家福,比以往多了一条调节带,虽然是个小物件,但是带来了更稳固的佩戴体验。磁吸充电线很关键,专治丢三落四的毛病。

▼南卡Runner CC3个头不大,仅重28克,但是却能很好的适配不同的头围。这得益于它采用的钛合金结构,这个材质真的是怎么弯折都没有问题,外力消失后瞬间变回原样,所以耳机可以放心的各种造。



▼南卡Runner CC3左侧为电池部分,印有NANK标识,内侧是产品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产品说明书提示给耳机充电,尽量用5V 1A的充电头(虽然平时懒得换充电头,一直用手机的快充头给耳机充电,也没问题,但建议还是按说明书来),在快充如此普及的年代,最保险的方式就是用电脑USB给Runner CC 3充电了。Runner CC3采用180mAh电池,能够带来8小时的续航,绝对能够陪你运动到累趴为止。


▼耳机右侧部分为控制端、磁吸充电口。三颗硅胶材质的控制按键,逻辑和手感都很清晰,按键的位置放在下边沿上,用拇指和食指可以很自然的操作。比早期把按键放在侧面和听筒上,操作感受好太多。



▼磁吸充电有4个触点,不过不用担心正负极搞错,因为是磁吸,方向错了,吸不上。磁吸充电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产品的密封性,藉由此特性,南卡Runner CC3达到了IPX6的防水等级,只要不游泳,防水是没有问题的。唯一困扰的是,磁吸充电设备的触点有2个、3个、4个的,每个设备都得单独备线,希望未来磁吸充电口也会统一规格。


▼听筒部分,南卡Runner CC3针对亚洲人特性定制了耳机贴面,贴合更紧密,更紧密也意味着从物理结构上减少漏音。声学部分采用南卡实验室独立研发的OT闭合防漏音技术3.0、AF全震指向性振子,带来更出色的音质表现,直观感受就是手机音量即使开到70%,也不会像其他骨传导一样出现震地耳朵难受、严重漏音的现象。
另外,南卡Runner CC3有标准版和内存版两种版本。本次体验的为标准版,虽然搭配运动手表,也能实现脱离手机听歌,但还是略显不便。内存版本则内置4G存储,能够实现独立播放音乐,带来更大的运动自由度。标准版和内存版在听筒部分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佩戴方面,本身钛合金的韧性,就能适配各种不同的头围。而为了让佩戴更加稳固,消除上下晃动的现象,这次南卡给提供了硅胶调节带。调节带虽然只是一个小物件,但是可以看出南卡很用心、很贴心。



▼蓝牙连接方面,得益于最新的蓝牙5.3,稳定性和连接距离都很不错,同时带来了更快的传输速率,实现了60ms的低延时,追剧做到音画同步。通话方面,在体验的这段时间里,我特意用CC3进行日常电话,送话和听清对方,完全OK。

▼骨传导耳机的主业就是运动拍档,此时音乐的类型当然是打鸡血的跑步歌单、撸铁歌单。噪噪的怒吼,或者是轻快的电音,都能给双腿、双臂赋能。最最关键的是,骨传导耳机没有听诊器效应。


▼安静的时候,想听歌,虽然不是骨传导的优势使用场景,但是惠威试音碟里的歌,还是表现的比直接用手机听筒听强。虽然音质比不上耳塞耳机,但是骨传导长时间听不伤耳朵的特性,更适合音乐重度用户。


南卡Runner CC3 骨传导耳机,连接更稳、传输更快、漏音更少、佩戴更稳,是入门更是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