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续写 节日篇 同心结(元宵贺文)

【首先是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古风题材,朝代架空,所以文章中提到的对于职业的三六九等的划分请不要带到现实社会中(职业平等咱们都学过)。其次,看完这篇文的小可爱可能会有一些疑惑,比如前因后果交代的并不清楚,人物的说明也模糊不清……这是因为UP主有把这个题材作为连载文的想法,所以在我构思好以后,这些坑都会逐步填好,此篇将作为该题材连载文的楔子。最后,迟到的元宵节祝福送给大家!】

Up主元宵节去听了回书,虽然这书是天天听,可这故事却是比以往的新鲜,要不要一起来听听?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切糕沾白糖。
醒木一拍,咱这故事可就开始了!
赵家是龙城有名的商贾人家,祖辈也做过官,但为朝野佞臣排挤,而后没落。照理说,做过官的人家,是看不上商贾买卖、说书唱戏这些下三路。
但人总要吃饭的,总不能一家老小被面子饿死。
这是赵家上一辈的理念,当然,在那个时候,不理解的大有人在,这些暂且放下不论,今天是上元佳节,除了吃元宵外,最是花灯怡人,我们就来看看龙城有名的花灯。
赵家小少爷长到这也左不过五六岁,又因为是赵家的独子,上至老太太宠溺,下至丫鬟仆人留心,也算是个金尊玉贵的主儿。说到这,您就得问,这孩子肯定是不好管教,随了一众的纨绔子弟。
嘿!别说,还真不是!
这孩子虽然才六岁,但是从不予其它商贾人家的混小子来往,有的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骗他去喝花酒,他竟也识得地方,远远瞧见了,便一把甩开袖子,转身而去。除了老太太、父亲母亲和自己的生辰需要做寿,再加上过年与上中下三元节,从不断了温书。
就这么来说吧,私塾的先生还没到呢,他已经坐里头练了一个时辰的字了。
私塾的先生也是个怪人,人家的私塾先生都是个老头,年纪大的见识广,书也读的多。偏偏赵家的私塾先生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性子冷淡的很,除了日常教书从不与学生们亲近,来了便上课,下课便走,一分钟也不多留。
那日赵家小公子失口叫了一声“沈先生”,私塾里的孩子们才知道这个教书先生名讳。
你问赵家公子又是怎么知道的?那得从好久以前说起了,咱今儿个便先放一放,就说这赵家公子是怎么逛的花灯!
“娘!娘!今天是上元节,用了晚膳我可以去看花灯吗?”在外人面前少年老成的赵家少爷,在自己娘亲跟前儿却是止不住的玩闹,彻彻底底的暴露天性。
这才是孩子。
“成,当然成了,但是街上人多,你要仔细!”赵夫人一把将小跑过来的小少爷抱住,放在腿上坐着。
“算了算了,跟你说也是白搭,我多多的让人跟着就是了。”赵夫人转念一想,小孩子哪知道仔细不仔细的,哪回不是去街上滚了一圈回来,不是胳膊碰破了就是腿磕青了。
赵家小少爷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一只银簪子,笑不津的别在夫人的头上,“娘亲真好看!”虽然这银簪子朴素,但是打眼一看也能看出来是老师傅的手艺,精巧别致。“娘亲~今日就别让人跟着了,我约了私塾的小先生,那么多人跟着,怪…怪……”
赵家小少爷搂着夫人的脖子撒娇儿,却也词穷,不知道下句怎么来说。
赵夫人宠溺的看着正在歪头想词的孩儿,伸手整了整他的外衫,说道:
“好好好,依你,都依你。私塾先生我倒是放心的,虽然年纪小,但是各方面都还稳重,人品也不错……”
还没等赵夫人说完,小少爷便害臊的打断了,“娘亲,您这是给我说亲事呢?”
赵夫人倒是并不避讳,“亲事怎么了?你要是喜欢,赶明儿娘就去说亲,再看看人家沈先生是否乐意,是把你嫁过去还是你让人家娶走,都是可以的。”
赵夫人这话一语中的,不过这是后话按下暂且不表。
“娘……合着我怎么就是嫁呀!就不能是我娶人家吗?”赵家小少爷刚说完这句就后悔了,这是坐实了自己的心意啊!
“行了行了,你去厨房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糖醋排骨,这些呀,等你再大一点再说吧。”赵夫人将他抱到地上,便回了里屋。临进门之前还顺口说了一句出门不必再来请示了,随着他去之类的话。
赵家少爷见晚膳并没有什么自己十分喜爱的饭食,便也就规规矩矩的用完了,一心想着约在街口的私塾先生,便没想着换见厚衣服,穿着白日里的就出了门。
赵家小少爷从府门出来,没走两步就看见远远站着的沈先生,他连忙迎上去,就在两人只有一步之遥时,没注意是谁扔了一串糖葫芦,绊了一跤,直直砸进沈先生怀里,顿时,两人都红了脸。
赵家公子一是觉得丢人,二是……一种他说不上来的情愫,他总感觉沈先生袍子上的墨味儿很熟悉,好像以前在哪里闻到过,但是事实上并没有。
“抱歉。”沈先生率先松了胳膊,一拱手,致了歉。
赵家公子连忙回礼,“是我不好,没站稳,怎么能怪先生。”收势抬头的瞬间又撞上了那对清澈的眼睛。
沈先生见赵家公子还陷在刚刚的尴尬之中,便将等他时候买的糖画递给他,“给你的,好看吗?”
“好看,人家都画个动物,你怎么让老师傅画个荷花啊?”赵家少爷接过来,小心的舔了一口,真甜啊!
“赵公子……”还没等沈先生说完,赵家公子便打断了。
“就咱们俩人,你就别公子长公子短的了,叫我云澜就好!嗯?沈哥哥?”
“好,云澜。”
依着是上元节,出来练摊儿的小商小贩不少,沿街两旁的吆喝声就没断过,沈先生牵着赵云澜外衫的袖子,生怕这个孩子走丢了或是被人群冲散了。
这街上最火的就属是捏糖人的摊子了,捏个糖人原不是很稀奇,可奈何这小贩会做生意,弄了个什么月老牵红线的戏法儿,就是将一堆红线的两头露在匣子外面,中间则放进匣子里,小姐啊~公子啊的,一人拽一根线头,最后看线头的另一端是谁。若是两位姑娘牵到一根红线,便要在这个摊位上买上一个花类的糖人互赠,若是两位公子,便要买上一个猛兽类的糖人互赠,若是刚好一男一女,便要互赠一个同心结样式的糖人。
这原本就是小贩为了自己的生意瞎弄的,奈何倒出了几段佳话,引得城中小姐、公子纷纷来访,来试一试自己姻缘。
正说着,巧了!赵云澜和沈先生刚好走到这里,赵云澜跃跃欲试,沈先生也不拦着,两人便参与进去了。
一局过后,有的小姐觅得好姐妹,有的公子寻得好兄弟,约着要去喝酒,并没有一对才子佳人。不过剩的赵云澜和沈先生拽着一根红绳,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沈先生利落的将红绳绾了一个结,系在赵云澜的手挽手,又甩给小贩双倍的铜板,从摊位上拿走一只同心结,小贩赚了钱,也不再管其他。
“拿着吧。”沈先生将糖人塞进赵云澜手里。
“不是应该……”赵云澜不解的看了看糖人,又看了看沈先生。
“不要?”沈先生认真的看着这个小自己十来岁的小孩子。
“要!”
说这私塾先生为什么要送赵家少爷一个同心结、赵夫人为什么如此开明愿意将自己独子嫁与私塾先生、这私塾先生又是个什么来历?
欲知后事如何,还请听下回分解!

注:专栏头图来源剧版镇魂微博超话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