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造化推演图解读026-033圣星文明
(以下内容来自于《创造宇宙说明书》,本书为科幻小说,所有故事发生在其他平行宇宙,全部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圣星文明来源于金星文明,而金星文明是太阳系中第一个诞生的文明。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金星文明的变迁过程。
很久很久以前,太阳首先形成,然后由近到远形成了围绕着太阳公转的九颗行星,分别是金星、卓尔金星、地球、火星、圣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样太阳系基本形成了。(今天的太阳系,是经历了变化后,才形成了水星、金星、小行星带、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新格局)

金星是太阳系第一个形成行星。5亿年前,一些金星生命进化为金星人,发展出文明,金星成为太阳系文明的本源所在。这时其他星球上的生命还很原始很落后。在金星人科技进步的同时,金星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渐渐变得不适合金星人居住,于是在4亿年前,金星人进行星际考察并进行星际移民。

大部分金星人迁往卓尔金星。卓尔金星直径5120千米(比地球直径的一半略少),公转周期为地球日260天,卓尔金星的轨道位置在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卓尔金星上面没有海洋,只有无数大小不同的湖泊在陆地上星罗棋布。从太空看去,蓝色的湖泊像宝石一样点缀在翠绿色绸缎般的陆地上。这些湖泊都是淡水湖,湖里面的水都是顶级矿泉水的水质。

少部分金星科学家和家属迁往圣星,因为这里矿产资源特别丰富,有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可编程金属。(后来圣星和彗星相撞时形成了小行星带,位置就在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那些小行星上还残存着一些含有可编程金属的矿产,美国抓捕小行星计划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可编程金属。)

虽然圣星上石油少的可怜,但有可编程金属,完全可以替代塑料,用来制造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用品。在能源方面,这些金星科学家已经可以安全利用核聚变能源了,就不需要石油作为能源了。

由于金星文明科技发达,金星人已经可以使用反物质能量了,但是反物质太金贵,普及不起来。金星人移民到卓尔金星和圣星以后都限制使用高科技,都以返璞归真为原则,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注重精神世界和养生,寿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移民到圣星的金星科学家怕反物质技术脱离掌控,从而落入坏人手里引发巨大灾难,因此圣星人销毁了反物质科技,卓尔金星人则把反物质科技封存了起来,他们最多只使用绿色的核聚变技术做能源。后来圣星人在地球找到了玛雅人(卓尔金星人的后代),从玛雅人保管的科技资料里才重新得到了反物质科技。

金星上的一些重要科技资料和文明瑰宝被带到卓尔金星进行保存,其中有金星最重要的编年史原稿,上面记载有4亿年前金星人的历史,后来玛雅人(卓尔金星人后代)又加入了9000万年前卓尔金星被一个叫“你不如”的彗星冲撞摧毁的历史。

卓尔金星的内核在天体冲撞后离开了正常的轨道,慢慢成了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卓尔金星的地幔碎块和彗星的一部分组合形成了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这时太阳系内的高级智慧生命只有逃脱到地球上的卓尔金星幸存者和圣星上的圣星人。

由于圣星和卓尔金星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太远,圣星人和卓尔金星人很少打交道,两颗星球的人各过各的日子。在卓尔金星被撞毁、水星诞生的时候,圣星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了。

圣星的运行轨道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直径为5838千米(比地球直径的一半略多)。由一圈紫色冰块组成的光环环绕着圣星运转,在阳光的照耀下紫气弥漫,把圣星人的天空分成了两半。
圣星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1/3,因此移民到圣星的金星人“进化”后,成为了身高有5米左右的圣星人。
在卓尔金星被“你不如”彗星冲撞后,一些星体碎块冲入太阳,引起了强烈的太阳风暴导致通信中断,圣星文明联系不上卓尔金星文明的飞船,更无法派出飞船进行搜救。
由于太阳风暴也影响了圣星文明的经济,引发了圣星人的内部战争。后来掌权执政的圣星昏君并不承认古代金星文明和卓尔金星文明的存在,因为圣星上并没有大量的能证明金星文明的上古遗物,只有少数而且还失落无踪。圣星昏君为了维护自己的畸变思想,他不惜以隐藏事实真相为手段,篡改了圣星文明历史,说圣星人全部是由圣星的微生物进化而来的,并不是从别的星球移民来的。
少数尊重事实的圣星人不仅承认史前文明和星际文明的存在,还要向不知道真相的其他圣星人解释这些存在,他们需要找到证据,但是一切信息来源都被当政者封锁。
90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的这漫长的2000万年的时间里,金星文明和卓尔金星文明逐渐被圣星文明遗忘。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圣星文明进入了大同世界。后来,众望所归的圣帝尊被圣星人推选为圣星大领袖。因为圣帝尊不但为避免圣星人的毁灭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带领圣星人开辟了新的家园。

圣帝尊是如何避免圣星人的毁灭的呢?原来,“你不如”彗星在9000万年前撞毁卓尔金星后,圣星人就有了它的记录,其数据被圣帝尊从圣星昏君手里获取并解密,经过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数据,得知此彗星在漫长的时间里又要数次光临太阳系,并将在7000万年前某次进入太阳系时撞毁圣星。
所有的圣星人都得知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将要面临的灾难,从而在圣星末日来临之前有足够的时间积极寻找有效的逃生手段。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圣星人把全部的技术力量调用在如何避免即将到来的灾祸上,当时圣星人根本没有能力改变圣星这个星球的运行轨道,只有进行星际移民才能规避灾难。况且当时圣星的资源也快消耗完了,没有保全的价值了,放弃是正确的选择。
圣星人在圣帝尊的带领下,开始做大规模星际移民的准备。他们加紧采矿,建造飞船。并派出考察飞船去各个星球实地考察。

这时,最适合星际移民的星球是火星和地球。大部分圣星人选择移民到火星,因为这时火星的环境还不错,比地球环境差不到哪儿去。最主要的是火星的引力(是地球的3/8)和圣星的引力(是地球的1/3)接近,所以圣星人可以直接登陆火星进行生活或生产能源。
圣帝尊和其他少数圣星人则选择向地球前进。地球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最主要的是,地球是当时太阳系中存“水”量最多的星球,仅次于之前的拥有大量淡水的绿色星球卓尔金星。太阳系里绝大部分生命都离不开“水”,“水”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地球引力很大,圣星人成人可以勉强适应一段时间,圣星人小朋友却不太好适应,所以圣帝尊他们不打算直接到地球上生活。因此,他们要建一个庞大的太空基地,具体方案就是特制一艘巨大的“组合飞船”作为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基地,这个飞船扩建以后就是后来的月球飞船,这是由许多巨大的装载很多成品物资和最先进设备的飞碟组合而成的!

组成月球飞船的飞碟本身就很大,窗户是可调整透明度的显示屏。飞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用意念控制,操作简单。飞碟的动力系统采用核聚变发动机。后来圣星人在地球上找到了玛雅人保管的金星文明宝藏,发明了反物质发动机,利用精神能量控制正反物质对撞产生的能量来作为飞船动力。

圣星人先用可编程金属和其他几种金属融合炼制出可编程精金属,然后用可编程精金属制造出圆形的飞碟,每个飞碟都有六个等边的“圆弧边”来控制飞行方向。“圆弧边”把可编程精金属的最大功能充分发挥,所有的飞碟可以通过“圆弧边”和其他飞碟进行对接组合。组合的时候,飞碟的每个圆弧边会按要求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精确弯折。

如果六个圆弧边全部完全折回,飞碟就会由圆形变成正六边形。每个圆弧边和碟面的折角角度是可以按“组合需求”任意改变的,因此这些飞碟只要数量足够多,可以组合成很多种形状的组合体,比如组合成一个空心的球体。有人说完全由六边形是组不成球体的,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五边形,就像足球表面那样,是的,当初设计月球飞船的时候,五边形的位置就是预留的空洞,供飞碟进出。


在建造月球飞船的最后阶段,圣帝尊乘坐领袖专属飞碟“太空一号”来到了圣星外的太空视察,他看到了一个宏大的场面:随着“太空一号”的上升,一朵盛开的巨型莲花从下而上进入视线,这是由巨型飞碟组合成的莲花。咦?莲花上面竟然还有一尊缥缈的神像!啊,原来这是一种视觉错觉,神像其实是远处的星云。

领袖飞碟升到莲花上空,绕莲花一周,检阅完毕后,圣帝尊一声令下,莲花花瓣合拢,月球飞船诞生了!这时的月球飞船体积并不大,后来经过几千万年的扩建,才使月球的直径翻了10倍。为了保证月球可以打开,扩建后的月球也保持了原先的结构。(后来人类仔细观察月球图片,发现了月球的闭合线,月食时用军用望远镜可以看到红月亮就像一个剥了皮的桔子,而平时的月亮表面也像西瓜表面一样有条纹。)

月球飞船带着圣帝尊和少数圣星人向地球进发。大部分圣星人则选择移民火星。

月球飞船来到距离地球1000千米的外层空间后就绕地球进行公转,月球正对着地球的唯一陆地——盘古大陆,高超的科技保证了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这个速度可以保证月球飞船产生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抵消,月球就像同步卫星一样“悬停”在距地球1000千米的太空。(除了地球引力和离心力抵消,外星人的高科技还给了月球飞船一个“向上”的力,抵消了部分地球引力。)

月球飞船的下面正对着的是地球上的盘古大陆,无数的小飞碟进行能源的采集并往返运送于地、月之间。当时地球上正好处在白垩纪时代,恐龙种类达到极盛,圣星人为了工作的方便猎杀了一些霸王龙,这种地球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相当难对付。在猎杀霸王龙的过程中,圣星人意外地发现了卓尔金星人的后代玛雅人,得到了金星文明和卓尔金星文明的全部科技资料,然后结合圣星科技发展出了长生不老科技和反物质科技,圣星人的科技到这时才算是达到了太阳系文明的顶峰。
注:我是怎么知道上面这些事的?是我胡编乱造还是确有其事?如果您想知道《山海经》提到的上古中国皇帝统治盘古大陆全世界、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甚至月球起源、宇宙起源及未来历史进程(包括预言中的中国人工智能“圣人”管理(服务)全世界、无人智能战争、大同世界成圣、星际时代成神和神级外星人合作共赢)等各种奇闻趣事,不妨来看看《创造宇宙说明书》。这本书将以上下两部的形式给您讲解,上部以故事和概念为主,下部以翔实的资料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