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战争之东欧的鏖战(11):但泽围城战
大致情况
从1807年3月19日一直持续到5月24日的但泽围城战是由法军的勒费弗尔元帅率领着27000多人对普鲁士的卡尔克鲁什元帅率领的14,000余人的部队展开了围攻,最后法军以大获全胜而告终。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807年3月19日至5月24日
爆发地点:普鲁士,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
战役结局: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兰西第一帝国/沙皇俄国、普鲁士王国、大不列颠
双方指挥:勒费弗尔元帅/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冯·卡尔克鲁什元帅/亚历山大 卡缅斯基将军
双方兵力:45000人,100门重炮及臼炮/14400普军,7000俄军,800门大炮
双方损失:不详/不详,最后残部全部全体投降。


战役背景
但泽的重要性
继埃劳的血战之后,拿破仑需要保卫海军补给线及其后方,于是他命令勒费弗尔元帅把普鲁士但泽港的强大要塞打下来。但泽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仅是一处需要重兵把守的重要港口,在这个维斯瓦河口的城市总计拥有着六万居民,而且它也对法军的阵线的左翼造成了直接的威胁,因为它是处在普鲁士的军队的控制之下的,但在法国军队向东推进时,依旧由敌人掌控,这也是反法联军的一个潜在的落脚点,由于拥有英军的海上优势,他们甚至可以在后方另外开辟一条战线来威胁法。但泽城市也是易手难攻,因为他们只能从西面进攻,而所有的其他方向,要么是北部的维斯瓦河,要么是南部和东部的沼泽。此外,这座城市里面还拥有着宝贵的战略物资(比如说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粮食),这对于计划,在波兰东部进行大规模会战的法国大军团来说十分的重要。在1807年2月18日的一封信中,拿破仑向勒费弗尔元帅指出:
“为了荣耀去拿下但泽——你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此地”

双方军力

2月中旬,勒费弗尔元帅和他的第十军接到夺取该市的命令。 负责工程事务的沙瑟卢-洛巴将军辅助他,巴斯顿·德·拉里布瓦西埃( Baston de Lariboisière)指挥炮兵。他们两位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是法军最好的专家,帮了勒费弗尔很大的忙。

德鲁奥将军担任参谋长。第十军由扬·亨利克·东布罗夫斯基(Jan Henryk Dombrowski)的两个波兰师,一个萨克森军,一个巴登的团,两个意大利师和大约1万法军,总共2.7万步兵和3000骑兵组成。补给充足的但泽城内是普鲁士指挥官弗里德里克·阿道夫·冯·卡尔特罗伊特伯爵指挥的1.6万人和800门大炮。不过拿破仑将这些人称为“贱民”(“canaille”)。


围城打响

1807年3月19日,勒费弗尔元帅率3万法军围攻1.6万人的普军。3月20日,施拉姆(Schramm)将军奉拿破仑命令包围城市,率2000部队来到维斯瓦河北岸,远离偏僻的魏克瑟尔明德(Weichselmunde)要塞,占据在城市正北。
4月2日,冰封的地面已经消融到可以挖掘围城壕沟的程度,4月8日又挖了一次壕沟,于15日完成,第三次在25日完成。西里西亚的施维德尼茨(Schweidnitz)要塞被旺达姆将军在4月11日攻陷后,那里的大型攻城炮于4月21日被转移到但泽。

3月23日,法军开始炮击。沼泽,运河,一个湖泊还有溪流,这些复杂的地形使勒费弗尔进展缓慢,同时还存在敌军增援的风险,不过勒费弗尔已经在三月早些时候占领了俯控但泽防御工事的山脊。
英军和俄军的联合舰队在5月10日至15日之间试图向该城派送由亚历山大·卡缅斯基(Alexander Kamenskoi)将军率领的8000援兵:两个俄军的师,包括12个团,还有几个普军的团。他们从皮劳(Pillau)出发,由66艘(一说57艘)运输船运载,英国战鹰单桅纵帆船和一艘瑞典战列舰共3艘军舰负责护航。因为瑞典船没有到(载有1200人),卡缅斯基的行动延迟了。于是勒费弗尔得以强化他的阵地。12日他们在魏克瑟尔明德要塞掩护下,于但泽港登陆。事实证明,联军的到来只起了有限的支援作用,因为他们发现法军业已占领战略要地霍尔姆岛(Holm Island),于是不得不先加固他们自己的营地。
法军方面反应迅速,皇帝立即命令拉纳元帅从其在马林堡(Marienburgh)的基地处带来了1.5万法军。拉纳率领大军团的预备军和乌迪诺师不间断地行军,刚好在敌军登陆时到达。12日至13日,联军准备进攻,但却被法军占领的一个镇子分隔开约一里格。15日,联军从要塞分三路纵队出发,企图沿着维斯瓦河右岸深入到该镇。施拉姆准将带领第二轻步兵团和一个萨克森人和波兰人的团驻守在该地,他们首当其冲,并且承受住了魏克瑟尔明德要塞方面的炮击。

勒费弗尔元帅已经修复了维斯瓦河上的桥梁,他还命令第十二轻步兵团和萨克森军从此处过河支援施拉姆将军。负责防卫维斯瓦河右岸的加斯帕尔-阿梅代·加尔达纳将军也把手上的剩余部队派了过去,敌军人数不少,战况暂时势均力敌。

拉纳和乌迪诺的部队在维斯瓦河左岸,他们曾预期敌军会在前一天出现。当拉纳看到联军将要采取的行动,他马上带着乌迪诺预备队中的4个营渡河。法军的进攻使联军的战线陷入混乱,一场厮杀过后,早上9点联军逃回要塞闭门自守。
英国的消息称俄国人损失了1600人和46名军官,而法方宣称俄军战死900人,1500人负伤,200人被俘,而法军则战死25人,200人受伤。是役乌迪诺本人干掉了3个俄军士兵,他的很多参谋军官也负伤了,第二和第十二轻步兵团表现出色。
法军成功击败了卡缅斯基后,当晚就可以见到伤员乘船返回科尼斯堡(Koningsberg),两周内联军放弃了行动,全部重新登船。在此期间但泽守军除了炮击支援外,没有进行突围。他们在千疮百孔的城墙上目睹了令人沮丧的一切。
战斗继续,俄军没有放弃支援但泽,而絮歇,吉拉德,马塞纳等将领也在帮忙打援。值得一提的是,13日,马塞纳正在一个巴伐利亚旅的总部,他完全有理由对该旅的激昂士气和良好表现表示满意。让-莱奥诺尔-弗朗索瓦·勒马鲁瓦将军在10日带领巴伐利亚旅和一个波兰团渡河,在三天内建造了几座浮桥(tetes-du-pont),有点滑稽的是,他还顺便前进到维斯科瓦(Wiskowa)把俄军造了6周之久的木筏在两小时内付之一炬。13日当天上午9点,6000俄军到了纳尔(Nar),攻打勒马鲁瓦将军坚固的营地。勒马鲁瓦一看到俄军在壕沟边上被击退了,就持剑在手,亲率部队追击。此战中第四巴伐利亚团上校团长牺牲,众人为他感到惋惜,此外巴伐利亚人损失了20人,60人负伤。

14日,一个主要是普军的5000人的师从基宁斯堡(Kiningsberg)出发,登陆在沙嘴(Nehrung),准备向但泽前进,不过很快就于16日遭遇了阿尔贝特(Albert)准将的法军。凌晨2点,阿尔贝特冲锋在前,带着两个预备掷弹兵营,第三和第一猎兵团还有一个龙骑兵旅,在帕森尔德(Passenwerder)和斯泰厄(Stege)之间遇敌,大胜之,法军宣称俘获1100人,敌死伤甚重,4门炮落入法军之手。
与此同时,皇帝命令勒费弗尔率领巴伐利亚第一团和300人的萨克森分遣队进军。14日清晨,勒费弗尔来到考特(Cauth)附近的普军后方,他当即发起进攻,用刺刀占领了村子,抓获150俘虏。100名巴伐利亚轻骑兵袭击了500人的普军并把他们赶跑。普军重组战列试图抵抗,300名萨克森士兵逃跑了,而他们自从加入法军以来一直表现英勇。这一反常行为造成了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巴伐利亚团因为这一意外事件变得处境艰难,150人被俘,不得不撤退,不过撤退过程中秩序保持良好。
普军重夺村落,到了11点,迪米(Dumuy)将军带着1000名徒步龙骑兵、骠骑兵和猎兵从布雷斯劳(Breslau)过来,袭击普军后背。150名骠骑兵用刺刀再次攻占了该村,俘获100人,解救了之前被俘的所有巴伐利亚人。普军分两路纵队逃往格拉茨(Glatz)。
勒费弗尔在15日离开施维德尼茨,痛击敌军一支纵队,消灭100人,抓获400俘虏,包括30名军官。一个波兰枪骑兵( lancebearers)团在前一天晚上到了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一支分遣队由热罗姆亲王率领加入勒费弗尔的部队,在这时帮上了忙,表现杰出。第二支纵队路经锡尔伯贝格(Silberberg),被亲王的副官迪库德雷(Ducoudrais)中将打散。

同日凌晨2点,施拉姆将军在两个棱堡掩护下,在魏克瑟尔明德要塞对面组建了战列,他把波兰部队部署在左翼,萨克森人在中央,巴黎的团充当预备队。俄军将领卡明斯基(Kamenski)在拂晓时分从要塞中出击。勒费弗尔元帅从左岸派来的第十二轻步兵团和一个萨克森营决定了胜局,乌迪诺军的一个营几乎都没来得及加入战局。除了波兰上校M·帕里斯(M. PARIS)战死外,法军宣称他们自己损失微乎其微,俄军则至少损失了2500人,900人被法军埋葬。此后俄军没有进一步行动,只有14艘船在运送伤员。勒费弗尔写了一份报告大力赞扬施拉姆的表现。
装有18门炮的英舰无畏号(Dauntless)试图经河流带来急需的150桶火药以及炮弹的进一步尝试也失败了。无畏号有120名英国船员,60个俄军,卡尔特罗伊特的一位副官和几个英国军官从俄军总部回来,也在船上。无畏号遭到两岸的火力打击,在一门大炮附近搁浅了,遭到炮击直到来自巴黎的近卫掷弹兵将其俘获。
16日,俄国特考(Turkow)将军带领一个6000人的师向普图斯克进发,企图阻止法军对那里的浮桥的加固。欧仁亲王亲率6个巴伐利亚营在该处防守,打退了敌军四轮进攻,并向他们发射葡萄弹。马塞纳元帅估计俄军战死300人,伤员是其两倍。使这次战斗更光荣的是,巴伐利亚人总共不足4000人。法军宣称巴伐利亚人战死15人,150人负伤。

这些解救城市的企图都落空后,围城和布雷仍在继续。5月21日,莫蒂埃元帅的军到来了,这使突袭哈格尔山(Hagelsberg)成为可能。勒费弗尔元帅的工兵也做好了部署,一切准备就绪。尽管有普鲁士人的小规模骚扰战,法军在近乎垂直的山脊上无情地前进到可以攻击要塞的距离。在最后一次突击中卡尔特罗伊特试图为守军争取时间,但是随着增援的希望流逝,法军也准备进攻了,眼看如此,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卡尔特罗伊特向勒费弗尔请求议和,要求和1793年普军在美因茨给予法军的一样的投降条款。勒费弗尔欢迎他的提议,这个条款最终达成了,拿破仑也表示,只要守军终止防守,他们可以带着完全的军事荣誉。

战役后续

1807年5月24日,伴随着鼓声,点亮火把,让旗帜飘扬地撤出。条款很慷慨,因为拿破仑渴望终结这场围攻,夏季(以及战争时刻)已经临近,他需要消除后方的威胁,然后把部队投入到别处。在此之后,魏克瑟尔明德要塞也立刻选择了投降,为了感谢勒费弗尔元帅的服务,拿破仑特意在5月28日的写给参议院的一封信里面将其封为了但泽公爵,拿破仑并没有直接通知元帅,只是在5月29日向元帅作了说明:
“我……对你的服务非常满意,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你在阅读由巴黎传递过来的最新消息时会发现这个惊喜。”

1807年9月9日,拿破仑建立了但泽自由市,作为一个半独立的国家。这片领土是从原先的普鲁士王国的土地上划出来的,包括但泽市(现在的格但斯克)及其在维斯瓦河河口的农村领地,以及赫尔半岛和维斯瓦沙咀。1813年1月下旬至11月29日,俄军对该城展开了围攻,但是在将军的率领下死守孤城,一直到拿破仑退位才主动撤离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