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外贸工厂上班能学到更多
什么是工贸一体化?我用白话文解释一下,就是自产自销。公司拥有自己的工厂和技术研发团队。
对于外贸人来说,其实工贸一体化的公司会学到更多。你会涉及到很多工作和跨部门的协调,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自己的机会。
那么,外贸新人在工贸一体的公司初期应该怎么做,才能快速成长起来呢?
我以自己的工作经历为例。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熟悉它。背景是公司是大型制造企业,占地100亩,是行业龙头企业。当时分为四个产品线。

闲话不多说,前方干货预警:
第一步:快速了解公司和产品信息。
信息获取渠道:
A.公司网站;
B.产品说明书(中英文);
C.公司对外推广的PPT(市场部要中英文都看,如果没有英文版的PPT,根据中文内容翻译成英文)。
第一步非常重要。我们说你必须带着问题去学习。首先你得有个大概的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大一新生都说领导不愿意教自己,没有耐心?不一定是不耐烦。你要的基本资料你都不知道,你问的都是公司资料里能找到的答案。那领导肯定不愿意理你。只是劝大家不要偷懒。
要求以下内容可以用英文描述,为了让别人看得懂,不用太复杂,主要是为了以后和客户沟通。
公司创立年份,规模,产品线,应用场景,主要客户,重点项目,各产品线的优势和工作原理。
第二步:下车间,快速了解各种产品的加工流水线。
去车间不是让你做操作工,而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第一周看资料和样书,你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接下来你要去看实物,然后在去工作坊的过程中,尽量把文字内容不清楚的地方去掉。
你需要带笔和笔记本。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就问车间里的操作员。你可以用手机给产品拍照。
总结一下我当时通过工作坊学到的东西:
a整个工厂的布局,每个车间加工什么产品,哪些车间因为商业机密不对外开放。
当你有客户来考察工厂的时候,它就会发挥作用。如何制定游览路线,如何避开不对外开放的作坊,你心里一定有数。
B.所有产品线的内部结构按照样书上的内容一一对应,取实物图。
样书中的很多实物图和工作原理图看起来很抽象,基本都是原理图。如果你想让客户觉得你更专业,那么你需要通过实物更好的了解自己。
当时我拿着样书,把每个工作原理图和实物配在一起,有不懂的就当场问操作人员。如果操作员解释不清楚,我就做笔记,然后问技术。
C.主要零件和原材料的供应商
这不是出卖商业机密,而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以后与客户的一轮价格谈判中会用到。我们应该对产品的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当客户告诉你一些小作坊、工厂的价格比你便宜很多的时候,你可以合理的说为什么你的产品比客户说的贵,为什么比别人的好。而不是只说,我们的东西好。谁不这么说?
d .主要设备的数量和生产能力应明确。
当时我们有一批进口设备。样书上只说有进口设备,没说数量和用途。下了车间后,我拍了照片,在笔记本上记下有多少套,每套是用来生产哪条产品线的哪些零件的。
以后有客户来参观工厂,我会给客户介绍我们进口的加工设备。客户惊讶的说,你看起来很年轻,懂得这么多,以为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很多年。其实我刚入职三个月,客户说你老板应该为有你这样的员工而骄傲。
第三步:学习并掌握选择软件。
很多技术公司都有自己的选品软件。其实按照规定,基本选填好就可以预售了,但是反馈需要3个工作日。公司有几百个销售,大大小小很多项目都需要策划,只能排队。
相对简单的产品选择,如果能用软件做的话我会自己做。前期让同事和技术教我,我在旁边记录步骤。不会的话,我会问,当场解决。后来的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有一次我周五下班,客户给我发来一个100多种选择的询盘。我花了3个小时才完成,当天就发给了客户。
很多规模大的公司,销售人员多,支持部门不足,工作量大,不可能每次都在你的客户可以等待的时间内完成。那你怎么办?自己学吧,反正有很多技能不拖累你。如果你处理不了,就交给技术部门吧。比较简单。能自学就自学。多掌握一些技能没有坏处。
综上所述,对于外贸新人来说,如果加入一个工贸规模相当的公司,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打基础的人,能力提升会很快。刚开始要熟悉公司和产品信息,下车间学习,了解整个流程和加工线有哪些步骤,掌握尽可能多的技能,学会轻松操作。
更多外贸干货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外贸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