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1日起,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启动全面监管,正式进入监管时代

2023-07-03 11:22 作者:至高点机构自运转系统  | 我要投稿

2022年12月29日,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全面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2023年6月底,各地非学科类培训政策制度基本建立,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的日常运营。


在意见下达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国各地都陆续发布非学科机构监管政策,对未达到过度监管要求的非学科类监管机构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过度监管期一过,就意味着非学科类培训也正式进入监管时代。



根据各地发布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政策,很多人不禁要问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要监管什么?从厦门市公布的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政策解读会中能看出具体监管的方向:


启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审批后将从机构证照资质、培训内容及时间、收费管理、预收费监管、人员资质、安全管理、白名单制度、年检制度等方面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全面监管,切实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图片来源:厦门市教育局

监管进入常态化后,非学科类校外教培机构在硬件条件、师资水平和教学内容上要符合文件要求,只要硬指标能过关,基本上面临的就是催促办证。而如果你连基本的硬指标也达不到,那你面临的就是闭店或者迁址。


从监管方向上看,无论是证照的规范还是行为的规范,无非是不让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走学科类培训的老路。学科类培训最大的问题是刚刚完成模式验证,在巨大的想象空间中让各路资本疯狂加码,赛道火热到半边天,疯狂化的学科培训,最终在其他赛道看来风华正茂的年龄,戛然而止。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来说,“双减”两年后,正式的监管时代到来也未必是坏事。如今的教培机构,还有很多比办证或者抱怨别人没办证,更为重要的事情,比如以下这五件事情:

1、 一定要快速整合周边的同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有新进入的,也一定会有退出的,对于那些想要退出的机构,结合你的眼光和你的谈判技巧,进行收编和整合是这个时间最为快速的招新手段。


2、 一定要特别关注降本增效。降本增效的核心要义就在于用最少的投资实现可持续的回报,学习是如此、用人是如此、运营也是如此。不能创造价值的人一定不能留,不能创造收益的科目一定不能留,不能带来回报的岗位一定不能设。


图片来源:摄图网

3、 一定要特别关注品牌。教培机构的品牌力很多时候都是机构经营者个人的影响力,如果再放大一点就是团队职业化所带来的的影响力。家长永远都是先看到了人,其次才能看到你的课,所以人的形象、气质、谈吐和文化内涵,能都保持一个让人尊重的存在,同时又保持接地气的感受,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功课。


4、 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根据地。教培机构的根据地可以简单理解为周边三公里,在这个范围之内,同品类科目不应该有生存的余地,需要有自己对标的对象,也需要有一个针对性的打法,同时要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5、 一定要磨合自己的用人策略。社会化属性不够可以说是教培行业的一大通病,哄小孩的能力远超过哄家长,如果人的水平高低决定了机构的成长天花板,那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就决定了机构的增长速度。

7月1日起,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启动全面监管,正式进入监管时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