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宰相和枢密院正职名单看,谁才是真正的重文轻武?
有个神奇逻辑,赵匡胤重文轻武,所以打仗肯定垃圾,那宋朝为什么还能结束五代十国,完成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而且在宋太宗时期还能跟辽朝打的有来有回?所以他们的答案就是:全是周世宗的家底,都是周世宗的功劳,宋朝就是摘桃子的~
那如果这个大前提本身就错的离谱呢?不多说,上图

谁才是重文轻武或者是重文抑武?
很明显,无论对比后周还是宋太宗,赵匡胤都不是。
当然,这份名单是本人统计,如有错误和缺失,烦请指正,谢谢。
还有一点,古称三十岁到五十岁是壮年,这个年龄段的兵将也正是军队里的精锐,就按周世宗去世的公元959年来算,那按照他们的这种逻辑,宋太宗公元979年灭北汉攻幽云,这帮“精锐”已经五十岁到七十岁了,就这帮老兵还能灭了北汉,多次击败辽军,一路攻到幽州城下,高粱河大败还仅损失一万多人,仍能据守涿州。历史果真如此,那可真的是牛啊!
宋辽战场攻守易型的真正大决战是在公元986年的雍熙北伐,此战宋朝精锐尽失,按照他们的逻辑,是损失掉了五代的精锐,那这帮“精锐”年纪已经近六十岁到八十岁了,再想想古代人的寿命,我现在“明白”为啥宋军会败得那么惨了,也真的对宋太宗的指挥能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