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
下班在地铁里看到一篇回忆姥姥的文章,我的鼻头一酸,我的姥姥离开我已经二十多年了,不知道她在那边过得好不。
姥姥走时我正在读高三,老妈没告诉我,怕我分心。回家周回家,在村口遇到同学的妈妈闲聊了几句,她告诉我了这一消息。难过加不相信,姥姥的身体一直很好,除了有点老年痴呆症外。
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老妈给我夹菜时,我说“给姥爷送了没,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那个画面我一直记得,老妈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你爸已经送过去了。”饭后,老妈问我,想姥姥吗?我沉默了。老妈悠悠地说了一句:想啥呀,从小就没照顾你们。
是的,姥姥很偏心,偏心大姨家的孩子和舅舅家的孩子。春节去姥姥家拜年,姥姥从来不给我们压岁钱,但会偷偷给表哥、表姐和表弟。有一次被老爸撞见了,老爸很生气,说以后做好吃的再也不给他们送了。但只是气话,该送时还是要送。
虽然同住在一个村子里,但我们去姥姥家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使到了姥姥家,也不会像舅舅家的表弟那样随意,拘谨得很。
小学时,老爸老妈做生意,无暇照顾我们,于是把姥姥请来给我们做饭(老爸老妈付工钱)。姥姥给我们做完了饭,催促我们赶紧吃饭、上学,她要去打牌。别看姥姥大字不识一个,但打牌打得还是不错的。有时姥姥也会把她的牌友叫到家里一起打牌。四个老太太坐在一起,有时也会因为输赢吵架。
姥姥和姥爷是不喜欢老妈的,老妈心里清楚,但也会不平衡。但即使不被喜欢,老爸老妈该尽的义务还是做到了,并念叨着,要是没有姥姥给我们做饭,他们也不能专心做买卖,我家的日子也过不起来。
姥姥走的前一天晚上,老妈做了一个梦,姥姥从窗户走了。从此老妈再也没有了妈妈,我没有了姥姥。
写到这里,我心情很复杂,姥姥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她的一些举动我现在能理解。虽然同为一母同胞,但大人是会有偏心的,也会连带着偏心下一代。
离开的,我们会想念;还在的,我们应珍惜和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