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赫德森,理解20-21世纪的重要人物
我知道这个大佬,是因为,我把温铁军老师所有的内容都看完了。然后有一次啊,温老师请了这个人来中国搞了一次演讲。他说了十几分钟,我当时觉得,温老师推荐的大佬,我就要去了解下。于是,我就把核心的出版物,都阅读了2遍。获益匪浅。
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先生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经济思想史学家,是美国当代独立的金融和经济分析专家,曾任职华尔街金融分析师。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现任美国列维研究所研究员,长期经济趋势研究所所长,密苏里大学(堪萨斯校区)经济系特级研究教授,并担任德国柏林经济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20世纪60年代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为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安达信公司做国际收支分析,此后一直活跃在华尔街,为很多金融公司做咨询服务。同时也先后在多所高校教授金融课程。同时,他曾经还是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和美国等国政府以及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的经济顾问。他也是2008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丹尼斯·库钦奇的主要经济政策顾问。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一些东欧国家跌入美国金融战略陷阱,他被邀请去杜马演讲,提出一些财政金融政策建议俄国摆脱金融危机。
迈克尔·赫德森(Michael Hudson)的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其中代表作有《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2008年)、《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2010年)、《全球分裂》(2010年)、《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学》(2014年)。另外还有大量英文专著出版,《Super Imperialism – New Edition》(2003年),《Finance Capitalism and Its Discontents》(2012年),《Killing the Host》(2015年),《The Bubble and Beyond》(2014年),《J is For Junk Economics》(2017年),《…and forgive them their debts》(2018年)。
其中在中文读者圈广受好评的《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一书,旨在梳理美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帮助。本书第一版发行于三十年以前,它首次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迫世界债务国实行毁灭性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并追溯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美国外交压力。它揭示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举动如何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解除管制的旗号下推动了债务国的资本外逃。本书还记载了世界银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如何力求促进国际贸易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从而世界银行也相应地反对国外的土地改革和农业自给自足。这些政策的种子制造了1991年后由美国支持的窃国寡头主导下的俄罗斯改革的灾难和1997-98年亚洲及俄罗斯危机,它们都可以追溯到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布雷顿森林机构从其创建始在美国经济外交官的坚持下留下的结构性错误。
《全球分裂》是《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亦名《超级帝国主义》)的续篇,描述了债务国和原材料出口国在20世纪70年代寻求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作为一项民族主义而非左派的计划,国际经济新秩序倡导非共产主义版的新政,以改进原材料的贸易条件和建立农业和工业自立,最终避免贸易依赖和对外债务陷阱。今天,这一计划已成为一段被遗忘的插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当选为英国首相和翌年罗纳德·里根赢得美国总统选举之后,该计划的积极面全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加的金融紧缩和私有化取代了。在过去的20年中,外国政府的公共企业被私有化,而公共企业的发展曾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中心支柱。欧洲不仅没有寻求一条出路。替代华盛顿共识及其以美国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且连欧洲自己也实施了迄今只有不幸的债务国才采纳的货币主义紧缩政策。
《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内容简介:在美国通过实施保护主义政策而崛起为全球工农业强国的过程中,一种举世无双的被称作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国出于推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和金融帝国主义的目的,刻意地隐瞒了美国保护主义的历史以及指导美国经济崛起的工业化逻辑,从而使保护主义、美国学派与美国经济崛起的历史成为经济学和历史研究的“黑洞”。
《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揭秘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叙述了从《根特条约》签订后到1914年期间,美国学派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与政治斗争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展现了美国民族主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在塑造美国独立自主的内向型工业化模式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对我国启动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呼唤经济发展战略大转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http://www.wyzxwk.com/author/c3/259.html 这里,有部分文章,可以网页阅读。
他的出版物,你想要正版的已经很难了。电子版的也没有下载的,但是,你可以买影印版的,作为学生,本来就没有钱。看看影印版的书,颠覆一下自己的认知吧。
当你看完,我就可以负责任的说,很多其他的学者,要么就是读书不够,要么就是格局不够,做学问做到了死局。
我昨天写了这么一段话:今日清晨看到了黄平老师的更新了。然后黄平老师说了一个事,我是研究国内农村问题的,为何最后去研究东南亚,去研究美国了。其实温铁军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历史发展和经济研究,必须按照大框架和趋势去看。二战结束后,你如果不研究美国,你是不合格的。会有很多事看不懂。同理,大英帝国时期,也有很多事件值得研究。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教科书和普通出版物,是碎片化的,让你没法整合。另外就是,很多书的学者,是葱白强者的。这个问题我解释过很多次。他们把一个强者的特殊现象,当做普遍真理,而不是偶然现象。所以,中西和历史对比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前几天,我在某个视频下面留言,指出了现在通行的教材和百科,对工业革命的解析,有逻辑上故意使坏的地方。诱导人不去思考,或者核心原因不告诉你。
这里存在2个问题:1.我当初的教科书和如今的,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你们所谓的更新的教科书,只是罗列出来。但是没有吧核心逻辑串联起来。比如,提到金融或者货币,他们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不说清楚。单单罗列给你,你是很难搞清楚的。这不是启发思考,是让你不思考的。
最后,温老师的出版物,其实也有很多知识,需要你再去补充的。举个例子,为何一个国家借外债,就会引发危机啊。
为何90年代以后我们是fdi啊,fdi又有哪些影响啊。
于是,等你完成所有出版物的整合,你会发现,美帝走到如今,有偶然,比如欧洲的妥协和怂包。也有必然。那就是,他们玩资本主义时间太长了,后面的国家,没有什么优势的。你去跟他玩他制定的游戏,任何可能的路径,他们都可以收割你的。外债可以收割,fdi可以收割。只要你有自己的“问题”,就可以收割。
于是,当我整理这段历史时,我就发现,二战后全球只有3个独立的“国家”。然后我在迈克尔赫德森的书中,看到了同样的观点。
我们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一路的艰难,如果不解释清楚,很多人是不了解的。正如我说的那就句,这就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之一。你可能(我也是),买不起房子,但是,不代表这个时代不行。不代表你在一百年前可以买房子。这个时代是对平民最优惠的时代。
如果你都不知道你是如何被人家玩,收割,你是如何落入陷阱的,只抱怨是无效的。读书,是最大的武器。也是性价比最优的武器。
这些书籍,几百万字,做成视频可以完爆那些所谓的流量视频的。但是,真理只在有心人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