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镑的福音 ——傲慢与偏见与金钱

【封面:科林•费斯,脸叔饰演的达西先生和1995年BBC版的傲慢与偏见是笔者心中的朱砂痣,白月光。IMDB页面: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12130/ ,脸叔是我家两代妇女的偶像】

被誉为古典玛丽苏言情鼻祖,殿堂级名著《傲慢与偏见》,是不少姐妹们的心头好。

平心而论,很少有女性能抵抗·科林•费斯所饰演的那位口嫌体直又傲娇呆萌的达西先生:1995年BBC版本中以科林饰演的达西为原型的道具油画,拍卖出一万两千英镑的高价(折合约10w+人民币);科林•费斯版达西在潘勃利庄园湖中纵身一跃,以及打破禁欲主义风格的湿衬衫相遇的镜头,被评选为BBC史上十大最难忘英剧场景之首;奥斯卡及金球双料获奖电影《BJ单身日记》,完全是原作者花痴达西先生的魅力,所创作如同人作品般的产物,理所当然,也指定必须由科林·费斯来饰演现代版的达西先生……世人的种种花痴不胜枚举,除了源于科林·费斯自身的魅力,还得益于Mr.Darcy达西先生的典范人物设定。
简•奥斯汀所创作的达西先生,可谓是女性在这两百年间从未改变过的妄想中之完美理想伴侣:有钱,霸道,体贴,浪漫,专一,傲气,长得帅还有钱,出身高贵,父母双亡,有妹有庄园,还特别的有钱,是的,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遍。

《傲慢与偏见》的完成年份是1813年,描写的正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作为言情文的祖师奶奶——简•奥斯汀,其写作灵感都源于自己乡绅家庭的生活,她是家产殷实生活无忧的大小姐,书中男女角色的财富数额描写,都是信手拈来反复出现,成为作品人物性格以外的显著标签。例如宾利先生,就是年收入四,五千英镑的大好青年;达西先生的出场伴随着一万英镑的身价和夫人小姐们热情的眼神;伊丽莎白被柯林斯嘲讽:遗产仅仅是年息四厘的一笔一千磅存款,难以觅得良伴……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一书里亦直接的写到:
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
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在奥斯汀小姐的眼中金钱、物质与爱情同等重要。
虽然丽兹用“他是一位绅士,而我是绅士的女儿,至少我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这句名言狠狠的打了凯瑟琳夫人的脸,但是巨大的经济差距和社会地位还是真实的存在于《傲慢与偏见》之中,到底达西先生有多富有,班纳特小姐们真的一穷二白么?


傲慢与偏见与金钱
经过对全文简单归纳,《傲慢与偏见》书中对于金钱的描写大概有以下的数字

40镑的丽姿原定年收入是根据表哥柯林斯先生对伊丽莎白拒绝求婚时,那段很刻薄的话中计算而来:如果班纳特先生过世,班纳特夫人和五个女儿只能共享五千镑的遗产,每个女儿可以得到一笔年息四厘的一千磅存款,其他的产业动产在限嗣继承制的规定下则是归柯林斯先生这位旁系的男嗣继承。
这个数字别说和眼高于顶的宾利小姐们身价相比了,光是和丽姿的母亲——班纳特夫人嫁妆对比都相形见绌;年轻貌美但是没脑子的班纳特夫人刚为人妇,从做律师的父亲那边继承了四千英镑的遗产,足足相当于班纳特全家2年的收入。
女主角们还在百位英镑级别挣扎,男主群体则是万镑的福音降临,代表新兴资产商人的宾利家族和掺有大地产者贵族势力的达西家族,明面上的财产,遗产都是上万,更不用提在伦敦,德比郡的不动产业了。


宾利先生在小说中年收入是五千,似乎位于图中大地产者的边缘,不过书中写着,他是继承了十万的遗产的男嗣,而且家族是新兴资本商业,已经超越传统的封建大地产者概念。

凯瑟琳夫人是达西的姨母,她的财产一直没有用具体的数字在书中表明,但是看凯瑟琳夫人那壮观宏伟的罗斯新庄园及对于教会牧师(柯林斯先生)的影响力,应该也还是归属大地产者阶层。

故事中最大的助攻,嘉丁纳舅舅舅妈一家,是性格活泼的商人阶层,他们在伦敦有产业,而且在处理莉迪亚的事情上出了很多力,韦翰要求的金额虽然是重担,但舅舅家的财力依然能支持一次性支付五千镑,看得出来嘉丁纳收入是比班纳特略高些。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班纳特一家两千镑年收入并不代表贫穷,相反,这是相当富裕小康乡绅家庭收入了,距离傲慢与偏见约30年后的英国伦敦生活的平均年度费用也不过一百多镑,这还是包含了租房子的开支。

象班纳特家这种拥有浪波恩庄,雇佣厨师、女仆、男仆的乡绅家庭,两千镑年收入可谓是又舒服又体面,如果不是限嗣继承制带来的幺蛾子和烦心事,尤其是嫁妆不丰厚的问题,恐怕班纳特夫人也不会全力以赴的想要把五个女儿都赶快嫁出去。

至此,咱们中国的读者可以建立起一个模糊大概数字的倍数概念,对于这些18、19世纪英镑本身的数量级依然是不明白不清晰。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万英镑和现在相比,到底值多少钱?
达西先生的霸道总裁人设到今天是否依然能成立?
在这里,使用了一个工具网站Measuring worth,这是一个专门估算过往英镑购买力及换算的网站,1270年以后的英镑数据能得到一个换算价格的区间。使用Measuring worth可以简单直观的换算出历史货币的购买力和相对价值。

首先是以班纳特家族和达西先生财富的对比,班纳特先生是两千镑每年,而达西是一万镑,乍一看似乎是数字上的五倍差距,但是如果用换算加上其他的不同因素坐标,则能发现更多的不同。

在商业零价格售方面,其实两家如同收入基础数值一样相差五倍。意思是:达西先生能买更好的钢琴给乔治安娜;能买更好的市场手工造绿色绸缎的外套,或者享受华美银器餐具,能请私人剑击教练,去读剑桥进修之类比较表面的物质享受,相比之下班纳特小姐们只能去麦里屯淘汰一些不时兴的帽子,定制乡村裁缝缝制的新裙子,家里用的大多是陶瓷餐具,当然,她们去伦敦拜访舅舅一家也能享受购买更好的商品,所以总体而言,差距并不强烈。
不过一旦涉及到国民平均收入,或者在国民GDP中的比重份额,达西先生明显就脱颖而出,班纳特家的新亲家比乡绅高贵的不止一个阶级,奥斯汀对达西家族的财富设定,是能够进入当时英国前四百名的排位的大地产者;在德比郡区域内鲜有能与之一较高下的对象。
但,如果说达西比国王王子还富裕,就有点夸张了:1841年的爱德华七世国王年收入是55万英镑,由于19世纪较为稳定的物价水平,这个数据可以简单的作为参考,来证明达西先生是区域性的大财主而非小**梦想中堪比皇亲国戚的顶级富有者。
Measuring worth之中,同样一个金额可以得出一个不固定金额的区间,例如以班纳特爸爸最喜欢挂在嘴边的那句,“我愿意用50镑打赌”

针对不同的参考值,50镑的换算购买力从商品价值,收入价值以及成本价值三大方面给出了10个不同的基准:

18世纪末-19世纪初同样的人工劳动力相比现今而言,能代表更高的经济实力,但是更低的劳动价值。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达西先生一年的收入,足够让他家的男仆工作一百八十年了,班纳特先生随口的一个打赌,也是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脑残小妹妹莉迪亚什么也没干也能得到相当于高技能工人的年收入。
所以说,果然傲慢与偏见还是走不食人间烟火的言情路线,男女主角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意义上为钱而苦恼。丽兹和达西那关于贫穷,财富及自尊的争吵,得益于时代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和简•奥斯汀的风趣曲折的文字描写,女性共有情怀让原本普通略带有玛丽苏属性的言情文变成了传诵的经典之作。
接地气数据及其他
达西先生的收入,有些人认为相当于福布斯排行榜的首富之流,这是同样是大错特错的,达西先生只能算区域性的壕,例如可以在当时的英国中挤身前列,在世界级别排名根本不能崭露头角。
例如用2015年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去做比较,由于排行榜中仅仅提供了总财富,792亿美元,如此天文数字换算成英镑同样惊人。

由于现代资本股票或者资产的涨落不一,很难如同地主土地产业收入判断比尔盖茨的固定年收入,我们且用一个娱乐的心态去比较一些新闻中摘抄的数据:
2014年3月《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显示,盖茨以760亿美元重新登顶世界首富,比去年资产多90亿美元,比六个月前多40亿美元。
微软首富在一年间就能赚90亿美元,约折合62亿英镑,这是千万级别的达西先生怎么也赶不上的巨大差距。

如果换更加靠近中国人民的例子,就是国民老公王思聪:达西先生的年收入就差不多等于王思聪网红女友的产能的双倍,在一个年仅28岁的英国年轻人中算是翘楚了,而宾利先生所继承的遗产相当于王公子目前所有投资相加的全副身家——40亿人民币。
用喜闻乐见的接地气语言来说,班纳特家的小姐凭美貌颜值与敢于反抗霸道总裁的性格,嫁给了国民公认的富二代丈夫,创造了传颂两百余年的梦幻国民童话。
Q&A
同样是女性继承人,为什么 班纳特小姐们不能继承产业,但是玛丽金和凯瑟琳小姐就可以?
这个就牵涉到复杂的英国限嗣继承制度,实际上,班纳特小姐们并非一分钱都没有,动产的部分还是有的(班纳特小姐的财产换算可见文后附表1),不动产浪波恩的产业庄园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表亲柯林斯先生去继承。
限嗣(定)继承制制度,是傲慢与偏见的故事的缘起,也同样是英剧唐顿庄园最大的基本矛盾,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英国的继承制可谓是繁琐复杂,但是按照班纳特母女关于柯林斯先生的对话来看,限嗣继承是当时最为常见的一种常识。
红发玛丽金继承一万英镑遗产(被韦翰觊觎过)并非产业,原文也没有提过这个路人角色有没有兄弟,似乎叔叔是其监护人,和班纳特小姐家情况并不相同。
而安娜•凯瑟琳小姐虽然是独女,也许是按照女嗣继承法而进行财产继承,凯瑟琳夫人如此积极坚持自己女儿是达西先生的从襁褓开始订下的未婚妻,也许就是未来她们的产业,有很大可能会由唯一的男嗣达西先生继承,所以先下手为强,肥水不流外人田。
附表1

Measuring worth 介绍
https://www.measuringworth.com/ppoweruk/
网站的自我介绍里面阐述了Measuringworth的两大任务,首先是向公众提供高质量和可靠的历史数据,对重要的经济总量,特别强调“票面(目前的价格)的换算,以及实际(恒定价格)换算;二是提**心设计的比较数据,协助说明货币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历史问题。当然Measuring Worth Is a Complicated Question 货币换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还涉及到各种金本位,战争或者地区性的历史地理问题,也无法做的十全十美,如果有任何的疑问,同样欢迎Challenge我上面的数据。
文内19世纪中后期英国物价图片引用

限嗣继承方面可参考
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1500-1800 作者:[英]劳伦斯·斯通
---------边角料闲谈--------
写完文章之后,为了增补资料看到国外也有类似的文
简·奥斯汀:英镑,英镑 作者:Marilyn Francus 译者:livove
不过和本文不同的是,这个文章主要是对于简·奥斯汀所有小说中出现人物财产的罗列,而且很清晰的提出
奥斯汀在刻画人物、场景和事物的表象方面,向来一笔带过模糊不清;不过她在作品中对书中人物的财产状况却叙述详尽
这也正是我撰写本文的出发点,简·奥斯汀对金钱数字特别有概念,这是源自于她优渥的家庭生活背景,和对财产有一个认识概念。
相比之下,简·爱在描写金钱部分,就透露出一股穷酸气,全篇对于男主角爱德华·罗切斯特的巨富财产都是模糊带过,最大的两个数字是罗切斯特前妻的三万英镑嫁妆(大概和达西小姐差不多),和简·爱屌丝翻身而继承的两万遗产,也许是出于仇富(?)的心态,女主角并没有理所当然的享受财富,而是圣母作祟平分给了他人。简·爱书中其他的金钱,基本都在十位或个位数的英镑中纠结不清。老实说,书中的有钱人不是早死就是疯掉,男主角富的时候抵死不嫁,破产和瞎眼之后,反而让简·爱的爱情坚定了起来,这真是一个充满了抖M自虐风格的名著啊。
而乱世佳人对于金钱的描写也很多,尤其在爱国义卖会的部分,用数字与金钱,把斯嘉丽的渴望心情,白瑞德的叛逆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在表现战后动乱,物价暴涨的章节,作者亦毫不吝惜字数的直接把物价给罗列了出来。
*参考书目
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1500-1800
作者: [英] 劳伦斯·斯通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736056/
译言精选-简·奥斯汀:英镑,英镑
http://select.yeeyan.org/view/422389/37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