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除夕的4首古诗,不出名却写得很好,千年后让人刮目相看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经汉赋、唐诗宋词成为我们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记忆。春节是传统节日,当然也有大量的诗词来描写春节。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小编,一起来欣赏有关除夕的4首古诗,不出名却写得很好,千年后让人刮目相看。
第1首,《除夜洗砚》: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当富春秋。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真黑头。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呼童除放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迈。一般人过除夕都是喝酒守夜,但是对王迈来说,他的头等大事就是洗砚台。他认为自己全靠着砚台的陪伴,才能够醉心文字,逍遥快活。别人家要穿新衣服,而他家则要洗砚台让焕然一新,好好享受除夕的盛宴。可以说,这首诗写得妙趣横生,给我展示了千年前文人过除夕的一种特别生活,值得我们刮目相看。
第2首,《除夜寄罗评事同年三首其一》:除夜在天涯,共君同忆归。梦中倾寿酒,堂下着斑衣。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王禹偁是北宋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因为晚年在黄州做官,世称王黄州。王禹偁是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力。
而这首诗是除夕的时候,王禹偁寄送给朋友的一首诗。因为两人分隔两地,所以开篇先写想念,说梦里面两个人一起喝酒,一起想着早点回家。而“腊雪通宵舞,梅花到处飞。”这两句形象描写了春节时期的景色,让人看到了除夕时候的美景,也看到了诗人心中的惆怅。也因此,诗歌的最后很自然过渡到“更堪洞庭宿,愁思倍依依”,这无可排遣的情绪,真是在千年后依然让人刮目相看,感慨良多。
第3首,《次韵李士举丈除夕三首其二》:暗灯延鼠辈,残漏付鸡人。柏酒浮三酌,蔬盘荐五辛。冻吟多累句,孤坐绝来宾。镜里丝丝发,平时六十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灼。所谓次韵,是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一般指按照某个人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开篇两句用词准确,炼字水平炉火纯青,十分精警,先声夺人,令人注意力直接集中起来。鸡人,是一个官名,多在宫中报时以警夜。李商隐有“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的名句。而这首诗接下来的句子同样十分有诗意,情景交融,突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哀愁:“喝了点小酒,吃了点小菜,在寒风中孤独吟诗,却看不到朋友来到。这真是寂寞无比啊!”而最后诗人用生出白发来进一步突出这一个除夕过得不开心,令人将这种情绪很容易感受到,虽然经过千年,依旧令人感慨丛生。

第4首,《次韵任元受除夕》: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进返荜门。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这首诗的作者同样是宋代诗人王灼,同样是次韵的形式。诗中的“天阍”是指天帝的守门人,典故出自《楚辞》。而荜门是用竹荆编织的门,通常指房屋简陋破旧。这首诗是说除夕的时候,诗人大发感慨,认为报国无门,可想要回到家乡破屋却又一下子难以如愿。眼看着一年又要过去了,真是时光匆匆,令人发愁,也只好喝喝闷酒了。
俗话说一醉解千愁,诗人喝酒的时候就在想念春天时候乡村的可爱,想象着那种悠然自乐的无忧生活。但是现实就是现实,诗人也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心中郁郁的情绪。《招魂》相传为屈原的作品,而诗人在这首诗中显然自比为屈原,整首诗以“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为结尾,韵味悠悠,令人感受到诗人许多未尽之言,感受到那种痛苦无奈的心情,真是忍不住刮目相看了。

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小编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多多分享小编的文章哦。朋友们,你们喜欢诗词吗?你们最喜欢什么诗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