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乐大唐,古韵今声 | 《塞下曲》

2023-07-14 15:15 作者:西安外事古乐团  | 我要投稿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西安外事鼓乐团所演绎的《塞下曲》出自于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塞下曲》全名为《和张仆射塞下曲》,组诗为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诗人以雄放劲健的语言,暗示白描等的手法展示出一幅幅令人历历在目的边塞风景图, 诗人的满怀豪情流于词句之间。

本文,带你走进“塞下曲”,了解“诗”与“曲”的豪迈。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诗人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山西永济人。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却不同于中唐诗人在边塞诗的创作上的哀叹,与压抑凝重,其边塞诗却是盛唐气象,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令人读之振奋。

这与卢纶的军旅生涯不无关系。贞元前期,卢纶随咸宁王镇守河中, 军营生活给予了他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充足的创作素材, 正因有此边塞经历,形成了他粗犷雄放的诗风。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卢纶的这组《塞下曲》语言精炼含蓄,情态活跃鲜明,细吟组诗,军营之生活,守边之艰苦,胜利之欢腾,无不历历在目,令人感奋,有着“盘鹘蹲虎般的气势”。


 塞下曲 

在唐诗中,我们常见“塞下曲”或“塞上曲”的诗题,而这原是汉乐府旧题,《乐府诗集》把它称为“横吹曲辞”。与之相和的“横吹曲”,是乐师李延年在胡曲基础上更造的“新声二十八解”,作为军中乐,马上演奏。

后来,诗人们选取“塞下曲”这样的题目,一般是用来创作描写以边塞军旅生活,或奇异的塞外风光为内容的诗歌。但“塞下曲”作为唐新乐府辞的一种,它不协音律,不能歌唱,实际上相当于古体诗。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西安外事鼓乐团曲目《塞下曲》

诗意

卢纶《塞下曲》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第三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鼓乐团所演绎的是更加豪迈、热烈的第四首,“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这一首诗,描写的是胜利的庆典。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无边的天幕下,摆开盛宴,边疆兄弟民族都欢欣而来,庆贺我军凯旋。醉卧沙场,着甲起舞,欢腾的擂鼓声震动山川。天地广大,心胸豪迈,不羁与雄壮,喜悦与振奋充斥字里行间。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笛

曲意

曲目以鼓、笙、笛、唢呐、人声共同演绎。李白诗云“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笛子婉转悠扬,常常出现在诗人笔下描述戍边生活,是思念与对美好的向往。笙悦耳而富有感染力,唢呐在其中点燃着激昂,伴随着大鼓、建鼓的鼓点旋律热烈而动情,人声的吟唱一展胸中的豪迈。

动人的旋律,激动人心的节奏,表现出了边防将士取得重大胜利后,边地兄弟民族,在营帐前设宴劳军的场面,气氛热烈融洽。同时也描绘了将士“醉和金甲舞”的欢乐神态,赞颂了边地人民和守边将士团结一心,保卫国家安宁与统一的豪迈气概。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唢呐
西安外事鼓乐团的《塞下曲》表演 笙






参考文献:

董定一,盛唐边塞诗的余响——从卢纶《塞下曲》谈起,《安徽文学》2009(04)

黄天骥,边塞豪情,盛唐余响——说卢纶的《塞下曲》,《同舟共进》2021(03)



诗乐大唐,古韵今声 | 《塞下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