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取临安之战
【转载】发布时间:2019年7月23日
来源: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至十三年,元军攻取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重要作战。
元至元十二年,元军攻占建康(今南京)、镇江等重镇后,元世祖忽必烈重新部署灭宋战争:命右丞阿里海牙攻湖南,都元帅宋都带等取江西,以切断南宋东西联系;命中书左丞相阿术攻扬州,阻淮东宋军南援;命中书右丞相伯颜率元军主力直取临安。
十月,伯颜于镇江确定分兵三路:参政阿剌罕为右路军,率步、骑自建康经溧阳(今属江苏)、广德(今属安徽)攻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南);同署行中书省事董文炳为左路军,率舟师经江阴(今属江苏)、许浦(今常熟东北),由海路趋澉浦(今浙江海盐南);伯颜与同署行中书省事阿塔海率中路水、步、骑军出镇江,向常州、平江(今苏州)进发,并节制诸军,会师临安。中路阿塔海率军攻常州,宋知州姚訔、通判陈炤等协力固守。宋廷得知常州危急,遣淮将张全率兵2000救援,知平江府文天祥也派尹玉、麻士龙等率兵3000偕同张全赴援。二十六日,麻士龙等于虞桥(今常州东南)战死。尹玉部力战于五牧(虞桥东),杀千余人,但隔河张全非不援且拒宋溃兵,遂败。尹玉收集残部500人与元军鏖战一昼夜,仅数人脱险,尹玉被俘杀。元右路阿剌罕军先后克溧水(今属江苏)、溧阳,破银树、东坝(今高淳东),俘宋守将赵淮,进至护牙山(今安徽郎溪北)又败宋援军,乘胜攻下广德、四安镇(今浙江安吉北)等地。左路董文炳军占领江阴。宋廷大惧,急征15岁以上临安民为兵。十一月十八日,伯颜率军至常州,与阿塔海会兵围城。招降不应,伯颜令运土筑垒与城齐,上置火炮,连攻两昼夜破城,常州军民逐巷抗击,姚訔、陈炤战死,伯颜命尽屠城民。常州失守,文天祥奉命退守余杭,无锡、平江宋军不战而降。二十二日,据独松关之宋将张濡率军北上,于安吉州(今湖州)上柏镇与元军接战,大败而亡。二十三日,阿剌罕军攻占独松关,邻近守军望风而遁。十二月初五,董文炳军进占许浦。二十七日,伯颜遣两浙大都督范文虎会同阿剌罕军攻安吉州,激战三日破城。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三路元军会师皋亭山(今杭州北),进逼临安城下。知临安府文天祥、浙西制置副使张世杰请太皇太后、太后、皇帝出走海上,欲率军背城一战。太皇太后谢道清不许,遣使奉传国玺及降表向元军乞降。驸马都尉杨镇等拥益王、广王入闽中,张世杰等各率所部南走,继续抗元。二月初五,宋恭帝赵㬎率百官请降。伯颜受降后,又取谢道清手诏,招降未附州郡。三月,伯颜命阿刺罕、董文炳继续南攻,自携恭帝、皇太后全氏及南宋宗室等北还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
此战,元军采取水陆配合、分进合击、战抚兼施的方略,迅速进军临安城下,迫使南宋朝廷投降。
责任编辑:拜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