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舟14返回,美媒感叹:中国参与不了ISS,才自己建造天宫空间站

2022-12-06 18:57 作者:光电科技君  | 我要投稿

神舟十四号顺利返回,美国媒体罕见感慨:中国被国际空间站排除在外,才开始了自己建造天宫空间站。其实这不是外国媒体第一次正面关注中国空间站,之前酸不拉唧的评论逐渐随着空间站建成而退去,他们十分好奇,为什么中国可以凭借一己之力,以国际空间站十分之一的成本,造出了天上宫阙?

图片

他们是为当年美国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后悔吗?还是为了向相关部门要钱,打中国牌?我们又是如何建造出自己的空间站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图片

一、我国从未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

与外界传言不同,实际上我国从未递交过申请,要求加入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空局等16个国家参与研制的人类太空家园,首次设想是于1983年提出的,历经波折,于1998年开始建设,经过10多年时间建造,终于在2010年转入全面使用阶段。

图片

到了2020年就发现国际空间站出现轻微漏气的情况,多次修补,也没能解决问题。2021年,俄罗斯宣布可能将在2025年前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并且自己建造独立的空间站。

美国NASA也宣布,计划在2031年摧毁国际空间站,让其坠落南太平洋上的“太空坟场”。

图片

国际空间站在轨期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并没有递交过申请书,原因有三:

第一:我国很早就储备卫星和载人航天的技术,并做出了实质性的探索。80年代,我国经济水平刚刚在上升期,一些准备工作都在进行中,但是对于发达国家提出的巨额合作费用,咱们当时财力还是不能支持加入。

图片

第二:中美航天曾有蜜月期,随着美国航天飞机事故的发生,中国承接了大部分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3-4成的发射价格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但是到了80年代末,美国眼红了,作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规定,竟然让发射单位接触不到发射的卫星。

图片

90年代,我们发射“奥星”失败了几次,接连的失败航天人喘不过气来。终于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们商业发射取得了稳定、高效的成就,但是美国人坐不住了。

1999年,美国炮制出“考斯特报告”,指责我国窃取外国卫星机密,运送卫星不利等等一系列不符合事实的罪名。从1995-2005年,我国商业航天举步维艰,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自主研发的决心。

图片

也就是80-90年代,我们刚刚密集发射火箭,还在积累阶段,虽然面对太空无限好奇,但是也只能默默挣钱,发展自己的航天业,要不然即便是上了太空,科研水平也跟不上,所以没有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

另一方面,虽然中美航天有20年的“蜜月期”,但是美国仍然在试图稳固其空间竞争中的主导权。美国在国际空间站(ISS)项目上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数个国家进行合作,却把中国置于一边。

图片

第三: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朱枞鹏,在2017年的节目《开讲啦》明确表示:不存在被拒之门外这一种说法,我们没有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

图片

事实上,经历过伽利略计划、GPS等可以合作的事件后,我们早就认识到中国航天必须靠自己,必须独立自主地干航天。

二、1992年9月21日我们开启“921工程”

国际空间站是1983年提出,1998年才开始建设,而我们1992年实施“921工程”,而再要向前推的话,1970年我们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成功以后,钱学森就曾提出了“714工程”,也就只要自己搞中国人自己的载人航天。

图片

“921工程”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也就是说我们在30年前就早已定下今天的局面,2005年,杨利伟作为我国太空第一人,顺利实现空天往返,紧接着就是密集的试验。

图片

我们按照“三步走”原则,逐步实现咱们自己的载人航天梦想。美国再一次眼红了,2011年,直接通过“沃尔夫条款法案”,竞争中美任何形式的合作和交流。

简单点说:就连一颗螺丝钉都被禁止。

图片

其实,沃尔夫条款只是其中一个缩影,相关的技术封锁,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更不可能去自讨没趣,毕竟国际空间站,说是16个国家,实际上,还是美俄占大头,发射也是他们发射上去。就连俄罗斯,要不是有前任遗产留下的载人航天技术,想必也会和我们一样。

图片

从神舟五号到现在的神舟十五号,17年光阴似箭,我们终于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明年就要进入运营阶段。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和地区和我们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后还会有国外的宇航员进入空间站,为此他们努力学中文,和我国航天员一起合练。

三、中国空间站更具竞争力

虽然我们空间站没有国际空间站大,但是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无论是舱体本身,还是内部搭载仪器等等都是是世界前进水平,一些自主研发的材料、装备为中国空间站低成本高效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NASA统计,截止到去年,国际空间站已经花掉了1500多亿美元,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他们预估我们花了80亿美元,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建造出了最先进的空间站。未来,我们的维护成本还是最低的。

图片

随着国际空间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空间站才刚刚迎来新生,伴随着商业运营的逐渐开展,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常态。

美媒此时罕见正面评价,说明了两件事情:一,我们的确很优秀;二,他们缺钱了,需要中国话题,要求增加预算。

对此,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和谦逊,毕竟他们还是太空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神舟14返回,美媒感叹:中国参与不了ISS,才自己建造天宫空间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