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 曲 现 状 图
自从混迹B站戏曲区以来,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要是说自己是真懂了京剧,那可真是要臊死人。在这个圈里无风三尺浪,为什么呢?up兰陵王说的好,有人是和瑞典那个环保女孩一样,是吃戏曲文化饭的,那咱们就来谈谈吃戏曲文化饭。
先来说说那些真正靠京剧吃饭的人,我与内行接触不少,剧院整日处在无戏可演的境地,他们上班完全是抱着饿不死的心态去的,至于振兴京剧,那是领导(外行)想的事情,他们碗里没有饭还有他们振兴京剧,除非是让他们接杆而且革命造反喽。内行尚且如此,偏偏有许多极度乐观的人认为京剧还有可利用的余地。
京剧死了吗?确实,相对于一百年前来说确乎是病入膏肓了,就如同一只将死的巨兽,那些认为京剧可救的人实在不是菩萨心肠而是秃鹫,想着如何从这巨兽身上捞上一块肉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没有基础扎实的功底,二没有经验丰富的理论,不了解实际情况,张口就是我要拯救京剧,何至于有如此愚蠢的话语。
打量着京剧可救的,无非是以下两种。一是将京剧市场化,先不说京剧市场同一百年前如何,就是连七八十年代也比不了,放入市场就就等于活活饿死,有的人就说了演员和剧团知道要饿死肯定会更加上进的,是呀,谁也不愿意坐等着饿死,关键是你去看吗?你今天去了,明天有戏还去吗?这样的人都应该去读一下实践论。
其次是出圈,出圈也分各种牛鬼蛇神。首先倡导旧京剧的“明星制”即让圈内明星或圈外明星来带动京剧“发展”,以郭德纲,张云雷为代表,他们的分数可谓是狂热至极,将二人吹捧到天上,仿佛二人做的都是千秋伟业一样。可实际结果呢?真正的戏迷票友并不买账反而嗤之以鼻,尤其是拿过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开黄腔的渣滓。
第二种是再创作,以戏腔为代表。前两天正是哔站戏腔兴盛的时候,铺天盖地犹如过蝗虫的一般,无论你在看余叔岩还是听梅兰芳,下面的第一条推荐总是和正经京剧没有什么关系 美其名曰宣传宣传。用崔久峰的话说“他(秦仲义)救了谁?他救了他自己”,真正京剧戏迷没有发展多少,反而给自己招来了不少脑残粉,此之谓挂羊头卖狗肉也。在玖爷生前就曾对李玉刚的所作所为不高兴,原因是他一个唱歌的竟然以梅派传人自居,同样,那几位传承戏腔的青年艺术家,有何时有德高望重的人来敲打一下呢?
接下来就要说到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创作动力了。大的论战我也经历过几次,有时候也亲自下场对线,但是很少。我牢记一条原则,多听多看少说话。因为学的越多越知道自己多露怯。可偏偏有这种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唯流量论的人。互相讨论是好事,可是你心胸狭隘,搞一言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简直就是沾染了旧社会的习气。仗着自己吐槽了几个十分垃圾的节目积攒了粉丝,张口闭口就是比粉丝,比播放量。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说的话吗?自封为“风纪委员”想要当哔站戏曲区的领导人,但是自己没有听过多少戏,认识的演员不超过十个,张君秋是谁?不知道!我只知道素素,芋圆!这就漏出真面目来了,本质还是粉圈那一套。他救如同四世同堂里那个丁约翰一样,妄图所有人都成了奴隶,他当奴才头,管什么前后四大,听什么民国唱片,都得听我的,要不然开除粉籍!!!!最令人无语也是最让人捧腹就是“P图道歉事件”我见过互扒黑料的,我是真没想到他会“代替别人给自己道歉”,他才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的子子孙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希望那些希望京剧不要死的这么快的人能够停手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一个对京剧有益的人,哪怕不发声不说话。
我的老友周元棠写了一篇怀念过去对线的对手的文章,发笑的同时让让人感慨,京剧舞台上是青黄不接,台下观众票友也是如此。就像他说的e祖还能得奖,林祖还能唱正宫上节目。反观“P图”这位,简直和他们不是一个等级的,可是偏偏就是这位却引起了大的影响,不由得让人感叹一句“一蟹不如一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