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in:丰田推进自动驾驶研发,科兴新冠口服药新突破 4月8日
「智能汽车」
-丰田加入特斯拉行列,使用低成本摄像头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蔚来自动驾驶老将章健勇将离职,近400人团队面临整合
「医药生物」
-科兴制药:Shen26对新冠病毒delta株和Omicron株在体外细胞的抗病毒活性上效果显著
-热景生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前鼻腔)获得香港政府卫生署认证
「新能源」
-比亚迪:后续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刀片电池
-东芝开发出新的串联型太阳能电池提升能量转换效率
「半导体」
-三星电子第一季销售额达77万亿韩元,连续三季度创新高
-意法半导体发布首款氮化镓功率变换器,目标应用包括消费电源和工业电源
「人工智能」
-AI生物科技公司Ensem完成6700万美元A轮融资
-机器视觉芯片研发商“凝眸科技”获得新一轮投资
「元宇宙」
-Mojo Vision发布AR隐形眼镜Mojo Lens原型机
-Meta正在开发元宇宙虚拟货币:扎克币
「更多硬科技」
-为建卫星互联网,亚马逊预定5年内83次发射
-Meta将投资8亿美元建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智 能 汽 车
■丰田加入特斯拉行列,使用低成本摄像头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据报道,丰田汽车旗下的Woven Planet已加入特斯拉公司的行列,试图在不使用激光雷达等昂贵传感器的情况下推进自动驾驶技术。Woven Planet对媒体表示,公司能够用低成本摄像头收集数据,并有效地训练其自动驾驶系统。这是个突破,他们希望这个突破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扩大技术规模。(新浪科技)
■蔚来自动驾驶老将章健勇将离职,近400人团队面临整合
据悉,蔚来自动驾驶老将章健勇,在蔚来度过7年职业生涯后,将于近期离职。章健勇是蔚来的自动驾驶助理副总裁,负责自动驾驶系统和集成落地,向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直接汇报。章健勇治下的自动驾驶系统团队有将近400人的规模,其离开后,也将引发蔚来整个自动驾驶团队的重新整合。(36氪)
■旷视科技发布智能托盘四向车系统,充电1小时工作8小时
人工智能(AI)公司“旷视科技”今天下午发布智能托盘四向车PS1500系列以及软件系统,填补了旷视在自动化立库领域柔性解决方案的空白。据悉,旷视四向车PS1500系列产品具有“超薄、超快、超稳定、超安全、超长续航”五大核心优势,充电1小时可以连续工作8小时,基于“硬件标准化”和“软件模块化”设计,能够让用户像搭积木一样,根据需要灵活组合,实现柔性灵活的生产运营。(钛媒体)
■东软睿驰与芯驰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东软睿驰与芯驰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智能化技术与产品领域展开深层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东软睿驰在汽车基础软件、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及电动化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芯驰科技在芯片及芯片解决方案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探索面向下一代的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安全性的域控制产品。(36氪)
■越南电动车厂商VinFast申请赴美上市,或将成越南史上最大IPO
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其官网宣布,公司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申请注册上市的F-1表格。公告称,公司尚未确定股票发行的规模,具体事项取决于市场和其他条件,预计IPO将在SEC完成审查程序后进行。上市之际,VinFast计划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开设一家电动车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运营。据路透社报道,VinFast此次IPO可能将筹集约20亿美元,如果成功,将是越南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财联社)
医 药 生 物
■科兴制药:Shen26对新冠病毒delta株和Omicron株在体外细胞的抗病毒活性上效果显著
科兴制药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合作开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与君实生物的VV116靶点相同(Rdrp),根据实验室数据,Shen26对新冠病毒delta株和Omicron株在体外细胞的抗病毒活性上,效果显著。(财联社)
■热景生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前鼻腔)获得香港政府卫生署认证
热景生物公告称,公司产品北京热景生物科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前鼻腔)获得香港政府卫生署认证。(36氪)
■云顶新耀与华润医药集团就mRNA疫苗业务签署合作备忘录
云顶新耀今日宣布已与华润医药签署合作备忘录,拟成立一家专注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mRNA疫苗的独立公司。新公司将加速云顶新耀mRNA新冠候选疫苗PTX-COVID19-B的后期开发和注册,并继续开发具有广谱活性且有效对抗但不限于Omicron变异株的第二代新冠疫苗,以及与Providence共同开展的两个新mRNA疫苗合作项目。(科创板日报)
■ViGeneron与再生元达成新一代眼科基因疗法产品研发合作
基因治疗公司ViGeneron宣布与再生元(Regeneron)达成针对特定靶标的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ViGeneron的工程化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vgAAVs),开发和商业化治疗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的基因疗法。根据合作协议,再生元可以选择获得针对特定靶标的开发、商业化和生产基于vgAAV产品的独家许可。ViGeneron获得预付款和研究经费,并且有资格获得后续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科创板日报)
■新技术找到人类蛋白质关键变构位点
根据发表在《自然》网站上的一项新研究,人类蛋白质表面的潜在治疗靶点的数量比之前认为的要多得多。西班牙巴塞罗那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突破性新技术,揭示了许多控制蛋白质功能的“秘密大门”,从理论上讲,这些“门”可以显著改变痴呆症、癌症和传染病等各种疾病的进程。现在,他们已经绘制出这些被称为“变构位点”的靶点的第一张图。(科技日报)
新 能 源
■比亚迪:后续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刀片电池
比亚迪在日前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刀片电池的规模效应、良率提升可以带来成本优化。纯电动车在500-600km续航里程水平下,整车对电池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电池的能量密度重要性在降低,电池的成本、循环寿命、安全性等要求将会更高。公司亦会将刀片电池成本方面作为研发重点之一,后续将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刀片电池,更好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成长。(36氪)
■东芝开发出新的串联型太阳能电池提升能量转换效率
通过吸收其他波长光的光伏面板材料重叠在一起, 东芝开发出一种串联型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有望突破传统的硅类太阳能电池的30%左右的上限。串联型太阳能电池由不同材料制成,可利用更多波长的光来发电,被认为由此可实现40~50%的能量转换效率。(科创板日报)
■家庭及户外储能技术提供商“华美兴泰”完成B轮融资
家庭及户外储能技术提供商“华美兴泰”完成B轮融资,前海母基金、卓源资本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提升家庭、户外储能整机产品的技术服务能力,并拓展美洲、欧洲、日本的市场布局。(36氪)
■六部门:加快突破“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快突破新型催化、绿色合成、功能-结构一体化高分子材料制造、“绿氢”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布局基础化学品短流程制备、智能仿生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前沿技术,巩固提升微反应连续流、反应-分离耦合、高效提纯浓缩、等离子体、超重力场等过程强化技术。(财联社)
■北京打造3公里汽车充电服务圈
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悉: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已经建成充电桩25.6万个,到2025年这一数字力争达到70万个,实现平原地区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人民日报)
■英国发布新能源战略,计划十年内建设八座新核反应堆
英国政府发布新能源战略,反映其短期内缓解供应短缺、长期而言增强“能源自主”的需求。据英国媒体7日报道,作新能源战略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将设立名为“大英核能”的新机构以推动核能开发,计划从明年起到2030年间每年批准建设一座、总计八座核反应堆,期望到2050年核电产量达24吉瓦,满足英国四分之一电力需求。报道称,英国政府的新能源计划旨在减少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促进能源独立,其中还包括增加风能、氢能和太阳能生产的计划。(财联社)
半 导 体
■三星电子第一季销售额达77万亿韩元,连续三季度创新高
三星电子发布业绩报告,初步核实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加50.32%,为1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35.8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加17.76%,为77万亿韩元,创下单季最高纪录。营业利润和销售额环比分增1.66%和0.56%。其中,销售额连续三个季度刷新纪录,去年第三季首破70万亿韩元,达73.98万亿韩元,同年第四季增至76.57万亿韩元,今年第一季再次刷新纪录。(界面新闻)
■意法半导体发布首款氮化镓功率变换器,目标应用包括消费电源和工业电源
意法半导体发布了公司首款采用氮化镓(GaN)晶体管的功率变换器件VIPerGaN50,能够简化最高50W的单开关反激式功率变换器设计,通过集成一个650V氮化镓(GaN)功率晶体管,使电源的能效和小型化达到更高水平。(科创板日报)
■消息称LGD计划2022年第3季为惠普量产折叠NB用OLED面板
据报道,乐金显示器(LG Display)传将为惠普量产折鲁NB用OLED,加上外界传LGD与苹果正合作开发折叠OLED相关项目,LGD后续动向引外界关注。业界消息指出,LGD计划在2022年第3季开始,为惠普量产折叠NB用OLED面板。(财联社)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芯片封装交期已经拉长到50周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Sondrel就芯片封装中的问题发出警告,他们透露,封装的交货时间已经从之前的大约8周增加到50周或更长。(财联社)
■SIA: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2.4%
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2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525亿美元,较2021年2月同比增长32.4%,较2022年1月环比增长3.4%。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表示:“全球半导体销售在2月份保持强劲,连续11个月同比增长超过20%。”(科创板日报)
人 工 智 能
■AI生物科技公司Ensem完成6700万美元A轮融资
AI制药公司Ensem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67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Pavilion Capital、Cenova Capital、CBC Group等跟投。本轮所筹资金将会用于管线推进及平台发展。(科创板日报)
■机器视觉芯片研发商“凝眸科技”获得新一轮投资
机器视觉芯片研发商“凝眸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122.87万元,并新增兰璞创投旗下淄博兰璞摩尔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智慧芽数据显示,凝眸科技及其关联公司目前共有10余件专利申请,100%为发明专利,主要与人工智能、图像传感器等领域相关。(科创板日报)
元 宇 宙
■Mojo Vision发布AR隐形眼镜Mojo Lens原型机
美国AR/VR初创公司Mojo Vision日前发布了新款AR隐形眼镜Mojo Lens原型机。该款AR隐形眼镜具备14000PPI的micro-LED显示屏(公司称其为“世界上最小、像素点最密集的micro-LED显示屏”)、低延迟通信系统,以及精准眼动追踪系统。Mojo Vision于2020年开发首款AR隐形眼镜。(科创板日报)
■Meta正在开发元宇宙虚拟货币:扎克币
Meta准备为旗下App推出虚拟代币和加密货币,它们可以用来打赏创作者、借贷、支持其它金融服务。据几名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的金融部门Meta financial Technologies一直在探索为该公司创造一种虚拟货币。项目仍然处在早期阶段,Meta目前的重点仍然是元宇宙。Meta加密货币的内部命名为Zuck Bucks,它也瞄准了元宇宙世界,可能并不是基于区块链开发的。(新浪科技)
更 多 硬 科 技
■为建卫星互联网,亚马逊预定5年内83次发射
亚马逊与3家商业航天企业签署协议发射83次,送亚马逊卫星互联网上天。当地时间4月5日,亚马逊宣布,与美国联合发射联盟(ULA)、欧洲阿丽亚娜空间公司、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旗下蓝色起源签署发射合同。亚马逊在声明中表示,这些发射伙伴将在5年内提供重型发射服务,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射服务商业采购,这些协议意味着亚马逊有足够能力将构成卫星星座的3236颗卫星中的大部分送入太空。(澎湃)
■Meta将投资8亿美元建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脸书母公司Meta近日宣布,将投资8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坦普尔建立一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成后总面积约为90万平方英尺(约合8.4万平方米),将为社区提供约100个岗位。该数据中心预计将于2024年投入运营,项目建设将于今年春季开始。(新浪财经)
■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建成
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1米C-SAR业务卫星。该星是我国第二颗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可与已在轨运行的首颗1米C-SAR业务卫星及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卫星重访与覆盖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自然资源报)
■日本拟2022年度建首台国产量子计算机
据报道,日本政府日前汇总了新战略“量子未来社会愿景(暂名)”草案,提出将在本年度内建成首台可进行超高速计算的量子计算机,在东北大学等国内4处打造量子技术研究基地。日本政府最快将在本月内做出决定。该战略的另一目标是2030年使国内量子技术用户达到1000万人。为此日本将完善量子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力争在医疗、新材料开发和金融等多个领域加以利用。(界面新闻)
■能存储并处理数据的蜂蜜忆阻器问世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工程师在《物理学杂志D》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蜂蜜研制出了一款忆阻器。这是一种类似于晶体管的组件,不仅可处理数据,还可存储数据。未来,他们或许能将数以百万计或数十亿计的蜂蜜忆阻器整合在一起,创建出一款功能与人脑非常相似的神经形态计算机系统。(科创板日报)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