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生更高效的四个PMP工具
学习PMP不是为了拍马屁,而是为了使用让人生更高效的工具。
PMP(Project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rojectManagement Institute)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建立的认证考试有:PMP(项目管理师)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学习PMP理论和通过考试的过程,我收获很多。首先是证书很有面子,其次是丰富的理论体系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PMP理论绝对是工作和生活的外挂。PMP理论伴随人生,不仅提升嘴炮能力,更能提升了战斗力。
这里分享PMP理论中的4个工具,在人生管理和项目管理中是通用的。所有的工具,只有在对的时间,用在对的地方,才能真正指导实践。
PMI人才三角-人才要有什么能力

项目经理应符合PMI人才三角。分别为:技术项目管理;领导力;战略和商务管理。
技术项目管理:与项目、项目集和项目组合管理特定领域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即角色履行的技术方面。
领导力:指导、激励和带领团队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可帮助组织达成业务目标。
战略和商务管理:关于行业和组织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绩效并取得更好的业务成果。
想要努力得有方向,PMI人才三角指出了职业方向。
(1)从点到线,做到自我管理,然后再管理他人,重点是团队协作。
(2)从线到面,管理者转变到领导。考虑当前,着眼未来,重点是团队资源整合。
(3)从面到体,领导转变到决策者,重点是引领团队方向。
管理自我:让自己成为资源;管理他人:使用现有资源;领导:选择现有资源;决策者:选择未来资源。
SWOT分析法-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SWOT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S、W、O、T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SWOT分析对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逐个检查。首先,关注项目业务领域,识别出组织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外部环境对项目的可能出现的机会和威胁;然后,找出组织优势可能为项目带来的机会,组织劣势可能造成的威胁。还可以分析组织优势能在多大程度上克服威胁,组织劣势是否会妨碍机会的产生。
SWOT分析可以清晰的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

第一,SO:优势+机会的“杠杆效应”,会利用内部优势,撬动外部机会,采用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时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第二,WO:劣势+机会的“抑制性”,会压制优势,放大劣势,采用“扭转性战略”。
扭转性战略:改变劣势,增加资源,适应外部机会。
第三,ST:优势+威胁的“脆弱性”,会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场面,采用“多元化战略”。
脆弱性意味着优势的程度减少,当环境状况对自身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在这种情形下,采用多元化竞争,以发挥优势。
第四,WO:劣势+威胁的“问题性”,会出现最困难的局面,采用“防御型战略”。
当自己的劣势与外部威胁相遇时,面临着严峻挑战,不和对手正面对抗。
PDCA循环-让管理更高效
高速的PDCA工作法,就是“计划、执行、检查、纠正”四步法,觉得事情应该干就立刻启动一个“戴明环”,直到问题最终被解决。戴明认为,高质量,不是来自基于结果的产品检验,而是来自于基于过程的不断改善。质量管理,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关键,是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这四个流程组成的循环。后来,PDCA循环不仅被用于质量管理,而且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管理领域。
运用: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
第一,Plan(计划)
制定计划:有四步:1、根据现状找出问题。2、分析问题找出原因。3、确定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提出计划。
一个PDCA循环式的“计划”,一定要有“谁在什么时间之前做什么?”,通过邮件分发任务,而不是口头布置。
第二,Do(行动)
行动,是最占用时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有了计划,以及基于计划分解的、分配到每个人任务栏里的、有时间限制的具体任务,执行就变得责任明确、优先级清晰。
第三,Check(检查)
交代出去的每一件任务,都要做到流程跟踪,跟踪问题的进展,检查是PDCA的关键。
你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同事,你交代给他一个任务。他答应“好的”,但是之后却杳无音信。当你实在受不了没有回应的感觉,然后去问他的进展如何?他说:我忘了。你心里想:交待给你的事,你就不能放在心上嘛。
管理者要确保每件事情,都要接受检查。一件事最终只有“完成,放弃”这两种可能,不存在“然后,就没有结果了”这种状态。
第四,Act(处理)
处理不是行动,而是制定相应标准,总结成功经验,或者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
总结成功经验,是“处理”这个环节重要的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最终会达到理想的状态。
PDCA循环能确保,一旦提出问题,最终一定会解决。除非团队决定主动放弃,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做着做着,问题被遗忘,然后不了了之的情况。
做事靠谱,我们从PDCA开始,凡事有交代,件件着落,事事有回音。

WBS-“让别人干活”的方法
讲一个段子:假如你有一张100元的票子,给你换成两张50元,你不会有任何感觉;假如你有一个180斤的女朋友,给你换成两个90斤的女朋友,你肯定会很爽、很开心!
WBS: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 Structure)。WBS分解:目标→任务→工作→活动。
任务分解,就是把公司要求的目标,变成员工可执行的任务。学会分解任务,只有将任务分解得足够细,心里才有数,才能统筹安排项目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工作。
WBS分解的标准:
1.分解后的活动结构清晰
2.各项任务全部定义清楚。
3.明确定义了每个任务的开始和结束。
4.每个任务都有一个可交付成果。
5.工期易于估算且在可接受期限内。
6.容易估算成本。
WBS分解方法,如何分解?

第一、从空间维度分解
WBS分解,就是把项目目标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工作,工作再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
使用WBS分解时要注意:
1、每项任务、工作或日常活动,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可以配合。
2、所有人的日常工作汇总在一起,能得到工作、任务的总和,不重复,无遗漏。
3、定义每项任务、工作、日常活动的“可交付的成果”,也就是“结果是什么?”。
第二,从时间维度分解。
先把大目标在时间轴上,分解为小目标。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山田本一,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整个赛程被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
比如一个季度招聘90位新员工的“目标”,分解成招聘员工的“任务”,接着分解成每月招聘30位员工的“工作”,最后分解成HR每天打20个陌生电话、面试3-4个潜在员工、并同时成功招聘1-2个员工的“日常活动”。这样有助于激励团队不断达成小目标,也可以根据实际数据,调整任务。执行招聘任务使用5个常用的渠道:
(1)熟人推荐,熟人推荐是所有渠道中最有效率的,没有之一。
(2)传统的网络招聘,比如公司官网、Boss直聘、拉勾网、58同城、智联招聘等等。
(3)猎头,一般是招聘高管。
(4)校园招聘,大量招收基础人才的渠道。企业做高校宣讲,让应届生“眼见为实”。
(5)人才市场,大量的普通劳动力。
以上就是我如何更高效运用四个PMP工具的心得,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