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日积累 | 如何找到论证中的最佳选项

2022-12-21 18:10 作者:思君优课  | 我要投稿

在学习论证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纠结加强削弱的强弱比较,不少同学希望老师能够直接给到一个明确的强弱级。但是却忘记了学习的本质是理解,方法其实是辅助。尤其是论证,既然是在传递观点,那自然有自己表明观点的依据。因此搞清楚他论证的结构,才能真正找到最合适的加强削弱方式!

【例题 1】在一次流感大流行中,研究人员到农场去探视,发现很多农民感染了流感。但有一家每个人都很健康,这家的女主人说在家里的每个房间都放了一颗没有剥皮的洋葱。研究人员观察后在洋葱上发现了流感病毒,因此得出结论,洋葱吸收了病菌,使这家人保持了健康。但也有专家认为,虽然洋葱是一种不错的蔬菜,但防流感的重任不能交给洋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专家的观点?

A.另有研究表明,大蒜同样具有预防流感的功效

B.流感病毒在大自然中存在了亿万年都没有灭绝,反而不断变异

C.如果身体健康、注意卫生,在空气新鲜且病原微生物密度极低的环境中,人感染流感的几率就小

D.这家人在流感流行期间每天都吃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解析】这是一道论证题,需要大家去加强专家的观点。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划线句子,在研究员的认知里,他认为:洋葱保护了大家的健康。但是,专家却认为洋葱可能并不能保护大家的健康,帮助预防流感。那么此时,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站队,我们需要和专家保持统一战线,那么我们的观点便是:洋葱不能预防流感。明确好自己的态度之后,别着急去对应选项做强弱比较,记住,每一道题都有他最恰当的回应,也许不是最强,但一定是最好!

所以,第二步,我们应该尝试去找观点从何而来,也就是论证的结构。阅读题干,我们可以看到,研究人员是通过放洋葱在窗台的女主一家与其他村民在流感中的不同表现得到的结论。在研究人员看来,女主一家与其他村民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窗台放了一颗洋葱,而他们最后在流感中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得到是因为洋葱的区别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那跳出题目,我们再看研究人员,他的做法是不是在给没流感归因?所以,既然如此,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对该归因提出疑问,这样便是最好的支持专家,最好的削弱研究人员。

那如何对研究人员的归因提出疑惑呢,是不是主要指出归纳的失误出之哪里即可。

那么我们来看选项,选项A说,大蒜可以预防流感。大蒜可以,和我洋葱有什么关系呢?没礼貌,因此,A是一个无关选项。

选项B说,流感病毒一直在变异。流感病毒在变异可能只能说明流感很危险,但是,和我怎么预防,能不能预防又有什么关系呢?洋葱从头到位都没有出现过,关键人物都不在自然不行。

再看C选项,他说如果你在一个很棒的条件下,那你流感的概率就很低。好的,谢谢。可是,你这是在告诉我怎么怎样可以让自己尽量不生病吧,那洋葱能不能预防呢?不知道。所以,各说各话,排除。

再看我们的D选项,D说这户女主家,每天还吃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呢。好,这时候,女主一家和其他村民的第二点区别是不是来了。那么请问这个时候是因为洋葱的摆放还是因为蔬菜水果的摄入才让女主在流感来临时全身而退的呢?你看,疑惑是不是在此刻产生了?因此,D就提出了另一个可能导致不同结果的因。那么这种削弱研究人员的方式就叫做“另有他因”的削弱!

他一定不是最强的削弱方式,但是他一定是这道题中最恰当的削弱方式,这就叫做知己知彼。

有同学可能困惑了,不是要加强嘛,怎么一直在削弱呢,别着急,削弱研究人员是不是就是在支持我们的专家,所有,看到没有,做题,当你搞清楚了内在逻辑之后,你将不会存在那么多的模棱两可哦!


每日积累 | 如何找到论证中的最佳选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