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句读经验分享005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句读经验分享。
上次我们了解到了为什么不同行业的工人的劳动价格的差别, 比不同投资部门的利润的差别要大得多;开启了对当社会处于三种状态时工人分别处于何种地位的分析。今天我们接着来读。
由于编者本人水平有限,如果出现错误,还望各位同志批评指出;另文本选用: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本期阅读的文稿如下:
【III】(2)现在且以财富正在增长的社会来说。这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资本家之问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了工人的供给。但是,
首先,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 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在挣钱欲望的驱使下从事奴隶劳动。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 工人寿命的缩短对整个工人阶级是一个有利状况,因为这样就必然会不断产生对劳动的新需求。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辆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
其次,社会在什么时候才会处于财富日益增长的状态呢?那是在一个国家的资本和收入增加的时候。但是, 这只有由于下述情况才可能:(α)大量劳动积累起来,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1;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拿走,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积聚在资本家手中。(β)资本的积累扩大分工, 而分工则增加工人的人数;反过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扩大分工, 而分工又增加资本的积累。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这样,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工人也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依赖于资本的使用和富人的兴致。同时,由于单靠[IV]劳动为生者阶级的人数增加,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因而他们的价格也降低了。在工厂制度下工人的这种状况达到了顶点。
[1] 后续我们会提到。
下面我们逐句分析。
【III】(2)现在且以财富正在增长的社会来说。这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
现在我们来看社会的第二种状态时,工人处于什么状态。当社会处于发展的状态时,是对工人阶级最有利的状态。下面我们来看为什么。
这里资本家之问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了工人的供给。
在社会财富聚集时,各个资本家为取得更多的利益,便会招揽更多的工人,尽最大能力开展生产。这就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幅提升,逐渐超出工人能够提供的劳动力。
但是,
首先,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他们越想多挣几个钱,他们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在挣钱欲望的驱使下从事奴隶劳动。
这样一来,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现在呈供小于求的状态,工人的工资较于之前肯定会有所上涨。此时,工人为了多挣一些钱便会增加自己每天劳动的时间,毕竟稍微高一点的工资可不是随时都能遇到的。这样一来,工人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变得所剩无几,自由对于工人来说远不如工资来的实在。工人慢慢沦为资本家的奴隶,“心甘情愿”地显出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工资。
这就缩短了工人的寿命。 工人寿命的缩短对整个工人阶级是一个有利状况,因为这样就必然会不断产生对劳动的新需求。
工人“心甘情愿”的增加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使得自己每天都处于一个过劳的状态。那么,工人作为人的寿命不可避免地要减少。不过好消息是,工人寿命的缩减对整个工人阶级来说是一件好事,这会使得资本家对于工人的需求源源不断。
这个阶级始终不得不辆牲自己的一部分,以避免同归于尽。
工人阶级牺牲自己的时间,进而牺牲自己的自由,最后牺牲自己的寿命。这所有的牺牲,只是为了避免整个工人阶级同归于尽。
其次,社会在什么时候才会处于财富日益增长的状态呢?那是在一个国家的资本和收入增加的时候。
这里指出了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和收入增加的时候才意味着社会处于财富增长的状态。
这里我来简单举例解释一下什么是资本。假设有一个人A,并且A现在有10000元钱。如果A只是拿这10000元钱用来吃喝玩乐,那么这一万元钱是不能称为资本的。如果A用2000元钱来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剩下的8000元钱投资了一个工厂,毫无疑问,A通过工厂源源不断得到的利润肯定是高于8000元钱的。那么这10000元钱中的8000元钱就称为资本。简而言之,资本就是可以带来利润的钱,资本就是可以带来钱的钱。
只有资本的增长才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因为资本带来利润,使得社会财富源源不断地增长。
需要强调的是,资本家口中所谓的利润,就是马克思后来提出的剩余价值,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利润,掩盖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
但是, 这只有由于下述情况才可能:(α)大量劳动积累起来,因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就是说,工人的劳动产品越来越多地从他手中被拿走,工人自己的劳动越来越作为别人的财产同他相对立,而他的生存资料和活动资料越来越多地积聚在资本家手中。
什么是资本积累呢?资本家通过资本获取源源不断的利润,又将一部分利润投入生产,扩大了资本的规模,这就是资本积累。如我们上面所说,所谓的利润,是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所以资本的积累就是劳动的积累。
那么劳动的积累,物质上来说,就是工人生产的产品的积累。由于社会处于发展时期,工人增加了自己的劳动时间,便会生产出更多的劳动产品。需要强调的是,在此社会时期,虽然工人产出了更多的劳动产品,但是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才仅仅能够维持其日常生活。好消息是,社会处于发展时期,工人的工资会多一点;但坏消息是,工人得到的工资远远比不上他所创造的价值。所以,这些产品虽是由工人生产但却不属于工人,而是属于资本家。即工人的劳动,为资本家积累了财富,而不是为工人自己。
(β)资本的积累扩大分工, 而分工则增加工人的人数;反过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扩大分工,而分工又增加资本的积累。
我们之前说过,分工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资本的积累,使得资本家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这就促进了社会分工。而更加精细的分工就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也就需要更多的工人。同时,工人数量的增加反过来也会影响分工,使得分工更加精细。这样一来,生产效率又会提高一个档次,增加了资本的积累。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积累与分工,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随着分工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积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赖于劳动,依赖于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
我们之前说过,分工对于工人来所,会限定工人掌握的技能数量,限制工人转换工作的自由。分工越精细,工人的技能就越局限,就越容易被绑定在某一个岗位。简而言之,分工越细,工人越依赖资本家。分工越细,工人就越像一个零件一样,从事一定的、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
这样,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工人也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依赖于资本的使用和富人的兴致。
这样一来,工人就只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从事机械的劳动,一样是自己的胃。就像机器一样,只要给足燃料,它就会工作下去。而资本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这些“工人机器”。
同时,由于单靠[IV]劳动为生者阶级的人数增加,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因而他们的价格也降低了。在工厂制度下工人的这种状况达到了顶点。
由于进一步分工,工作岗位增加,就会导致工人人数的增加。这样一来,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会变为供大于求,工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劳动力的价格降低。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