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杂谈“孔乙己文学”

2023-03-27 20:35 作者:落星与枫  | 我要投稿

不多客套,我们直接进入正文。 最近有一个新名词很火,叫“孔乙己文学”,引发了很多人对于孔乙己这一形象的深思。是什么造就了孔乙己?我认为一方面是社会的问题,一方面是个人的问题。带入当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大学文凭似乎烂大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几代人以来,我们都认为知识能改变命运,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文化人高人一等这一概念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中。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就业岗位的减少,人们发现,一纸文凭不再那么有用了。上了大学本科毕业几乎找不到好工作,那么就要读研,读研出来,发现工作依旧不尽人意。这就让很多年轻人感觉到了不公平:凭什么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要996,还要做打工人?这就是矛盾的产生。 但是仔细想想,这一切真的应该是社会的问题吗?是政府的问题吗?我觉得不应该这么想。从个人上来讲,我们都想要过上富足的日子,但是有人富足就一定有人贫困。因为贫富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为什么会有孔乙己,因为孔乙己们有想要好工作的想法,但是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导致他们的位置很尴尬。他们不想去做基层工人,因为他们认为工人没文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因为在他们心里,工人基本都是中专毕业,没有文化。然而,很多大国工匠,他们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们有知识,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出彩,不是重复一个工序。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自始至终,人们都把上大学看成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却忽略了上大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能力。一开始就以赚钱为目的,又哪里能静下心去搞学术呢?当下社会的浮躁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这一想法,急功近利!如果大家能够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看看别人,看看为什么他可以站在比你高的位置,为什么你会比一些人强,你有什么弱点,什么强项,你真的适合做你的理想工作吗?想想这些,相信你应该会有一点想法了。如果还是静不下来,就去听一听古典乐吧,听听肖邦的几首夜曲,那是很能静心的。 很多人看不惯别人有钱,嘴里说着不公平,却没看到,一个家族想要富起来,并且一直富下去,都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奋斗。很多富二代,比一般人要努力地多,要不然他们守不住自己的家产。那些花天酒地的,只能被称作败家子,他们不配被称为富二代。如果以富家子弟占有更多资源为由躺平,叫嚣,那还请多想想,他们的家族为什么能够崛起?为什么不能从你这一代开始尝试打破自己家庭的阶级呢?归根到底,还是自私心在作祟,还是一种怠惰。不要让潜意识默认你是这样的人,你不是!人生在世,不能说仅仅在乎肉体,要活的明白。活了一辈子而对这个世界没什么认知,不也是一种悲哀吗?所以,我认为各位可以趁有空,多看看历史与哲学,从每一本不同的历史中,看出真相,领悟出自己的哲学。活一世精彩,就算自己的努力没能起到实质性改变,但你如果因此收获了一些知识,增加了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那也不枉在这个世界上走这么一遭。

杂谈“孔乙己文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