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位老人的骄傲

2022-06-24 12:14 作者:林生笔记  | 我要投稿

        从未见过一个女人有着如此傲骨。

       我们秉承最老爱幼的文化传统,从未质疑,也从未想过有何不妥,我们理所当然的帮助、尊重长者,从未顾虑他们的感受,也许有时还暗自埋怨:我都帮助你了,别挑剔了,老人家。

       但一老太太的一番话让我反省,我们遵从社会道德标准,尊老是一种潜意识、习惯性行为,可我们这样做,真的出于尊重吗,还是为了避免道德谴责?

       友人外出过生日,邀请她来帮我做饭。初次见她时,独自拖着20寸行李箱,手里挎着旅行包,步履缓慢的走向院落,我有点诧异,年纪这么大?给我做饭?也许不是她呢,走上前询问,真的是她。她今年83岁,头发花白,丈夫去世后独自一人,没有子女,为了生活便捷,把原来的大房子卖了,在市中心租了一套单身公寓。看着同我奶奶般年纪的老太太,我竭力帮助,第一次给她盛饭时,她默不作声,但第二次她果断拒绝了,自己端着盘子,起身,平缓的走向食物,取到食物后,又以同样的节奏回到座位。我默默的看着她完成这一套动作,哑口无言。两天后,彼此熟悉了些,她平静地跟我说:“老是生命的必经阶段,我努力最大化每一天,享受生命的每个过程,年轻时激情昂扬,老年时也尽可能保持生活节奏。衰老,并不是不能做任何事,我可以自己打理目前生活,只是慢了;以前要去哪里,说走就走,现在如果想步行去一个地方,我得计算着,我的精力是否允许,能否走回来,如果超出能力范围,我会选择交通工具。衰老的另一症状就是记忆力逐年下降,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感觉特别明显,一次,我去一个熟悉的地方,途中突然迷糊了,有那么一刻,不知道在哪里,心里慌张,过一会又好了。但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试着让自己安然接受一切,也努力想办法去克服日渐衰老带来的困扰,我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但我会努力让自己活动起来,保持生活的样子”。她停顿了一下,看着我的盘子,问道:“海鲜派和柠檬蛋糕如何”,我说:“特别好吃,可以给我菜谱吗”,她爽快答应,说:“这是我从杂志上学来的,经我改良后的版本,改天复印一份给你”。短暂岔开话题后,回到正轨,她接着说:“现在也很少去旅游了,只是去汽车、火车可以到的地方;现在机场扩建越来越大,很不方便,搭乘飞机太辛苦了,体力不够”。我打岔:“你说的是事实,现在机场的确如此,年轻人都觉得搭乘飞机太繁琐、耗时,根本不便利,设计的太复杂了,绕来绕去”,她继续未完的话:“我尽力维持生活的样子,如果需要帮助,我会主动说;你主动帮我,其实是你认为我很老,需要帮助,你以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待,你认为这么老了,行动不便了,可怜,这是你的观点,带着怜悯的成分,你没有这样觉得吗?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你做完后,转身就忘记了,根本没当回事。我并不是说你帮助我不好,这是好事,很好的习惯,我很感激,不过,有的事我可以自己做,因为我每天都在做,我尽力去做来保持生活,也很享受,并没有觉得负担或者煎熬,人生不就是如此吗,要优雅的老去”。我听的投入,想试着去解释,但她说的天衣无缝,句句在理,任何解释都显得多余,反而是毫无意义的遮掩。

       回到房间,望着漆黑的窗外世界,沉默良久,她的言语依旧新鲜的在脑海里跳跃,以前的确如她所说,不论跟父母还是朋友聊天,每每聊起老人时,总会说,看他们多可怜,真不容易,能帮就尽量多帮助人家;现在想起,如果诚心提供帮助,为什么加上可怜二字?那我的帮助岂不是年龄歧视?是否应该先咨询人家的意见,然后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帮助呢?

       老太太一席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我们理所当然的善意是好事,不过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提供帮助,避免强制的硬塞,尊重老人意见为前提。


一位老人的骄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