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弄堂小记
1939年9月10日 摩登半月刊 饭店弄堂小记 作者:若微 差不多的老上海,都晓得上海有一条弄堂,名称叫:『饭店弄堂』。 饭店弄堂的地址,在四川路和江西路之间南京路的北首;它的弄名原叫『慈昌里』,因为这弄堂里面的房屋都开着饭馆,所以『慈昌里』的原名反而失去,而人们祗叫它『饭店弄堂』了。 这弄堂里面的主顾都是南京路附近一带的银行,钱庄,公司,商号,和其他写字间的职员,在南京路上或附近,虽然有不少的茶馆餐室,可是大都价目昂贵,祗适合有钱的贵族阶级们的宴会,薪水阶级的小职员们是决没有这些经济力量去享受的。 那面的饭馆是最适合薪水阶级的小职员的,祗要化费三角三分的代价,就可以把肚子吃个饱了,在这米价三十几块钱一石,肉每元一斤的现时代,可称得最经济实惠了。 『饭店弄堂』最热闹的时间是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二时之间,每家饭馆里面,总是坐满吃客,每家厨房里多空气紧张,灶上厨司和跑堂的伙计,都忙着做菜盛饭,揩枱抹凳,忙得气多透不过来;同时铁锅声碗碟声,堂馆的叫茶声,客人的谈笑声,也嘈杂得不亦乐乎。 每家饭馆里都有风雨无阻的老主顾,星期日比较清淡些,他们所吃的大都是『客饭』,因为这『客饭』是最经济实惠的,『客饭』的价目是每客三角外加小账三分,规定每客一菜一汤,白饭可以听凭客人吃饱。小菜的种类,每天写在黑水牌上的,有『红烧牛肉』『菜心肉片』『葱烧鰡鱼』『醋溜黄鱼』『肉丝炒蛋』『炒三鲜』『荤什景』等种类,可以由客人自己去配自己的胃口,在水牌上选择一种汤,是每天固定的,不能顺从客便了。假使你今天不欢喜吃饭的话,那末不妨换换口味,来一碗面也好,来一客吐司一杯牛奶或咖啡也好,或者在北方馆子吃几张薄饼一碗酸辣汤也好。总之祗要你欢喜吃,这里普通的中菜西菜各式俱全,应有尽有。 早晨的市面,虽然不及中午的热闹,可是也并不怎样清淡;那面也有广式的茶点,清红茶每壶六分,叉烧包,大饱,云吞,马拉糕,甜的咸的都有。你要经济些的话,那末油豆腐线粉,粢饭团,生煎馒头,豆腐浆,冷面牛肉汤,大饼油条,也各式完备,祗要各人估量自己的荷包适含(含)自己的胃口。 这里牌子最老的是『龙门饭店』有异国风的是『邱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