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四十九集 敦煌

2021-12-23 23:16 作者:思琦的独家记忆  | 我要投稿

公元1006年,这座戈壁滩上的城市再次被恐怖所笼罩,位于新疆与中亚的黑汗王朝占领了于阗王国之后,可能继续向东推进,消息传来,饱受战争劫难的三界寺的僧人们意识到又一次大难将至,他们决定出门逃难,就在逃难之前,他们把所有不便带走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全都藏进了这个小小的洞窟中,然后用泥封好,绘上壁画,一切显得了无痕迹。三十年过去了,信奉佛教的西夏王朝最终占领了这座城市。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那些出门逃难的僧人们再也没有回去,这个藏有经卷文书的神秘洞窟自此变成尘封千年的秘密。九百多年过去了,1900年初夏的一天,一个来自湖北的普通道士,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神秘的洞窟,当洞窟中的这些文物宝藏重见天日,丝绸之路上,这座几乎被遗忘的历史文化名城,终于告别千年的沉寂,重新获得世界的瞩目。它曾经的辉煌也渐渐变得清晰而鲜活起来。

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从此国际上多了一门显学,敦煌学。敦煌学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以及敦煌史地位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及日本的学者对敦煌文献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一百年来,中国同样涌现出许多敦煌学研究者。他们怀着民族文化与文物被劫掠的耻辱感与愤激情怀,对敦煌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潜心研究,取得了一批又一批让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常书鸿先生守在莫高窟去保护莫高窟,一干就是几十年,还有一代一代的敦煌人,以常书鸿为代表的,后来有段文杰院长,现在有樊锦诗院长。他们的一种精神就是热爱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献身文化传承的事业。我们经过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我们已经改变了上个世界80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这个面貌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我们的口号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世界”。

虽然敦煌藏经洞多数文物流失国外,但敦煌在中国,敦煌历史文化的根在中国。三危山上的莫高窟已静立一千多年,它脚下的大泉早已干涸,再也照不出伟大佛教艺术的溢彩流光。然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所蕴含的文化宝藏都在记录着我们沧桑而辉煌的历史,记录着我们祖先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信仰。敦煌的文化高峰已经不再,汉唐时代的辉煌不会重现,但敦煌的历史还要写下去。对于中华儿女来说,继承它博大的精神内涵最为重要。敦煌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敦煌就是我们的文化血脉。敦煌就是我们自己。


【中国通史|片头片尾文案】第四十九集 敦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