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 结构化面试 】家属不同意签字做手术
【题目】
一个宫外孕的产妇急需做手术,但他的家属迟迟不肯在同意书上签字,主治医生觉得生命第一,先为其做手术,请问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我要为这位主治医生的行为点赞,面对急需做手术的患者和不愿签字的家属, 医生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以产妇的性命作为自己工作的使命和出发点,我认为这 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需要学习的,也是值得每一个人敬佩的。
但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出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仍然存在着提升空间, 一个宫外孕急诊产妇,在家属不愿意签字的情况下如果遇不到敢于担当的医生, 也许生命就会就此止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医疗制度仍然存在刻板,患者未能够成为决定自我生命的第一人,医院也将部分风险与责任给了患者家属,导致医生想要救病人时出现了阻滞。
而面对家属,陪在患者身边却不愿意为患者签字其背后的原因也需要分析。我认为一方面可能患者家属对于患者目前的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不知情,不能够理解手术的急迫性,缺乏医疗常识。另一方面可能是医院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家属未能同意。
我认为要想解决这种患者医生都着急的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灵活化医疗制度。医疗制度是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操守的重要保障,也保障了患者的利益,但是在形式上可以更加灵活化一些。比如面对正常产妇、宫外孕产妇等在手术前仍然能够做出准确判断的人,可以采取患者意志为主的方式, 在患者同意手术并签字后,可以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
二是提升医疗风险防控能力。一方面完善医疗水平以及设施设备,降低各类手术的风险。另一方面提升医疗环境的透明度。在医院病房、手术室等治疗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做好治疗过程的记录,为有需求的家属调取,既能够保障家属的知情权,同时也能够保障医院、医生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让医生能够有责任、有能力、有勇气去帮助更多的患者。
三是加强医疗常识的宣传。通过医疗常识进社区、海报发放、知识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对于医疗的流程、基本制度以及常见病患有所了解。同时,采用医院两微一端等进行在线宣传。
四是建立医患沟通专业培训机制。医院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存在心理层面的诸多问题,可以在医院建立医患沟通专业培训班,让医生、护士等能够更多的从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和认知出发,感同身受,增强沟通效率。
点击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