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旧版读书吐槽笔记二(5)上(被埋没的航海家智光大师)
天台山的智光大师这位老灯,方面大耳形貌威严,是个出庭作证的绝好面相,出场时就可以让陪审团觉得,这老和尚大概是老实的。但其实乔峰也是这个面相:“ 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面 ”耳朵比智光小一点,段正淳也是国字脸。看来在演讲方面,方脸比圆脸和尖脸有天然的优势。这三个人,却都是非常有心眼的人。 为了增加智光和尚说话的靠谱度,书中特意给了一段介绍:
智光和尚的名头在武林中并不响亮,丐帮年轻一辈的人物都不知他的来历,但乔峰、六长老、全冠清,却立时肃立起敬,知他当年曾发大愿心,飘洋过海,远赴海外蛮荒,采集异种树皮,治愈浙闽两广一带无数患疟百姓。他自己因此而大病两场,结果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得益实非浅鲜。各人纷纷走近,施礼致敬。
三联版去掉了全冠清三个字,彻底的把他抹黑成为符号化坏人。旧版中智光和尚说话不尽不实,第一句就把自己形象加分给扣掉了:“智光大师又道:“没想到群英在此聚会,冒昧,冒昧,这就告辞了。”徐长老忙道:“智光大师德泽广被,无人不敬。咱们今日有一件疑难大事待决,大师适逢其会,实是丐帮之福,当真是请也请不到的。无论如何,要请大师少驻佛驾。”赵钱孙忽道:“雁门关外乱石谷中的大战,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你来说罢。””你恰好到这来,吴长风都不会信的。智光大师虽然武功没了,但堪称比哥伦布还伟大的金书第一旅行家兼航海家,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三百多年,还带回了金鸡纳树皮,实在令人无上的佩服。
三联版改为: “徐长老道:“智光大师德泽广被,无人不敬。但近十余年来早已不问江湖上事务。今日佛驾光降,实是丐帮之福。在下感激不尽。”智光道:“丐帮徐长老和太行山单判官联名折柬相召,老衲怎敢不来?天台山与无锡相距不远,两位信中又道,此事有关天下苍生气运,自当奉召。”乔峰心道:“原来你也是徐长老和单正邀来的。”又想:“素闻智光大师德高望重,决不会参与陷害我的阴谋,有他老人家到来,实是好事。””乔峰就因为这一念之失察,让自己吃了智光的大亏,并且平白搭上许多条无辜的性命,也使得塞上牛羊的约定终究空许。智光之诈,流毒无穷。 赵钱孙是认识智光的,把烫手山芋甩到智光嘴里,智光此时的反应就是他对那次战斗的体验:
“ 智光听到“雁门关外乱石谷中”这八个字,脸上忽地闪过了一片奇异的神色,似乎又是兴奋,又是恐惧,又是惨不忍睹,最后是一片慈悲和怜悯,叹道:“杀戮太重,杀戮太重!此事言之有愧。众位施主,乱石谷中的屠杀是三十年前之事,何以今日重提?” ”
智光去乱石谷时,武功尚远不及赵钱孙,大概是一行人武功最差的。兴奋是因为可以参加中原武林顶级的大场面,恐惧则是因为这个大场面远远超乎他的能力范围,惨不忍睹则是因为后半程极度的恐惧,慈悲和怜悯则是他自己说服自己在这些年安心度日的心理暗示。他如果不依靠佛家理念来给自己洗脑,只怕早已疯疯癫癫。
智光看了信,觉得这种信还是毁去的好,当然作为局外人和出家人,这是他可以做出的唯一表态,无论心里怎么想也要这么说。徐长老自然不许,智光不会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而把他这个武功全废的老和尚叫来,他拒绝的话自然可以不来,所以他这些慈悲话语也不过是在凹人设而已。
此时金老开始写景,乌云已经散去,此时的无锡城外杏子林上的天空,有一弯新月散发清辉,这么好的天气里,讲述的却是非常残忍的故事。“ 其时一钩眉月,斜挂天际,冷冷的清光泻在杏树梢头,智光向赵钱孙瞧了一眼,道:“好,老衲做错了的事,也不隐瞒,照实说来便是。”赵钱孙道:“咱们是为国为民,不能说是做错了事。” ” 可以直承自己做错,智光这些年中的心理建设做的不错,而赵钱孙性格本就是逃避现实的类型,所以他这种看法也很正常,何况赵钱孙参加这次战斗,倒不一定全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想做出成绩来争取小娟的芳心也未可知。
智光和尚讲起三十年前收到消息,契丹武士准备去少林寺大举抢劫武林秘籍,然后中原武林人士准备在雁门关外埋伏旧版中200多名,三联版改为大批的契丹武士。
智光摇头道:“错便错了,何必自欺欺人。三十年前,中原豪杰接到讯息,说契丹国有二百余名武士,要来抢劫少林寺,企图将寺中珍藏数百年的武功图谱,一举劫去。”
众人都是轻声惊叹,心想:“这些契丹武士野心当真不小。”要知少林寺的武功绝技,乃中土武术的瑰宝,契丹国和大宋累年相战,如果将少林寺的武功抢夺了去,一加传布,军中人人习练,战场之上,大宋官兵如何再是敌手?
智光续道:“这件事当真非同小可,要是契丹此举成功,大宋便有亡国之祸,我黄帝子孙说不定就此灭种,尽数死于辽狗的长矛利刀之下。咱们以事在紧急,不及详加计划,听说这些契丹武士要道经雁门,一面派人通知少林寺严加戒备,各人立即兼程赶去,要在雁门关外伏击辽狗,尽数将之歼灭。”众人听到和契丹打仗,均是忍不住眉飞色舞,要知大宋屡世受契丹欺凌,战场上屡吃败仗,丧师割地,军民死于契丹铁蹄之下的著实不少。
这里写文人发出了事后诸葛亮的疑问,契丹大宋目前为敌国,经常互相抢劫,契丹武士不用说一定也有一身武功,否则不会让大宋武士如此戒备。但契丹武士大批进入大宋肯定不会是几百人结伴同行,而是找别的身份掩护,譬如马贩子之类。像姚家寨那种三四十人一群,那么大宋武士为什么不以逸待劳,在关内埋伏,在他们集结之前一批一批处理掉呢?更何况,少林寺僧众至少有千人,中原武林集体派出轻功高手充当斥候监视契丹武士,等他们来到少林寺附近瓮中捉鳖也可以,为什么要分批去关外人家的地盘上送人头呢?
要是少林武功真的那么神,先传给大宋军兵岂不是捷径,辽国还不像水浒传里那样举手可灭,何必曲线救国呢?在座都是练家子,少林武功也不是人人学了就能成为高僧大牛,一样看悟性看毅力,有强玄有弱玄,强玄堪比丁春秋,弱玄干不过军体拳,就算人人都学点罗汉拳什么的,在战场上也不会所向披靡,反而很可能会影响阵型导致失败。所以其实这个消息传得相当不知所谓,但没办法,中原武林两大青年接班人也不是什么智深如海的角色,别人挖坑真的往下跳。
旧版中群雄听到老和尚说起要伏击辽人:“ 众人听到和契丹打仗,均是忍不住眉飞色舞,要知大宋屡世受契丹欺凌,战场上屡吃败仗,丧师割地,军民死于契丹铁蹄之下的著实不少。 ”三联版则务实的多:“ 众人听到和契丹打仗,都忍不住热血如沸,又是栗栗危惧,大宋屡世受契丹欺凌,打一仗,败一仗,丧师割地,军民死于契丹刀枪之下的着实不少。 ”旧版中听众是“解气”,三联版则有些害怕辽国。 此时智光像辩护律师一样,采用了套话的策略,提前让乔峰承认我们杀你父母十分应该,还让他为此叫好,真的是其心可诛:
智光大师缓缓转过头去,凝视著乔峰,说道:“乔帮主,倘若是你得知了这项讯息,那便如何?”
乔峰胸口热血上涌,朗声说道:“智光大师,我(三联版去掉此字)乔某见识浅陋,才德不足以服众,致令帮中兄弟见疑,说来好生惭愧。但乔某纵然无能,却也是个有肝胆、有骨气的男儿汉,于这大节大义份上,决不致不明是非。我大宋受辽狗欺凌,家国之仇,谁不思报?倘若得知了这项讯息,自当率同本帮弟兄,星夜赶去赴援。”他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众人听了,尽皆动容,均想:“男儿汉大丈夫固当如此。”
智光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咱们前赴雁门关外伏击辽人之举,乔帮主看来是没有错?”
乔峰心下渐渐有气:“你将我当作什么人?这般对话,显是将我瞧得小了。”但神色间并不发作。说道:“前辈说的英风侠烈,乔某敬仰得紧,恨不早生三十年,得以追随先贤,共赴义举,手刃胡虏。”
三联版中乔峰虽然对智光的话语很上心,但毕竟性格中还是有不细致的一面,忽略了最重要的信息“ 带头的大哥年纪并不大,比我还小着好几岁,可是他武功卓绝,在武林中又地位尊崇,因此大伙儿推他带头,一齐奉他的号令行事。 ”小着好几岁就是不到10岁,智光出场时已经老了,比他小几岁的人无论如何也年轻不到哪里去。在旧版中没有这个描写,只是轻描淡写的写了:“ 带头的大哥武功超绝,那是不用说了 ”此时设定的带头大哥年纪便有可能比智光大。
旧版中除了带头大哥和汪帮主之外,还有“万胜刀王香林王老英雄、地绝剑黄山观云道长”,三联版改为:“ 万胜刀王维义王老英雄,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 ”请注意,在金书中早在北宋黄山已经有武林高手占据了,但似乎并未开宗立派,后世没有黄山派流传下来,只有《碧血剑》中有武当支派仙都派占了黄山一峰。 智光叙述往事时,为了增加说服力,跟赵钱孙相互印证,他知道赵钱孙的脾气,所以捧他一句说他武功比自己高得多,赵钱孙在小娟面前自然更往高了说,让自己有面子,这也等于证实了智光话语的真实性。
21个人去埋伏200人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七武士都不敢这么拍。这万胜刀啊,地绝剑的外号,似乎也不像什么顶级高手,胡逸之那么猛的武功,也不过称作百胜刀。此时的汪帮主很有可能还不是丐帮帮主,带头大哥也没有之后的顶级身份,他们带着这些武功地位还不如他俩的二三流角色主动出击去干这个敢死队的活儿,大概是要刷刷资历,镀镀金,好再往上走一步,再想黑暗一点,他们甚至不必等真正的二百武士,随便杀一些契丹壮年,回去便是大功。最终,在这方面他们成功了,成为中原武林的擎天之柱。
雁门关外十几里地的一个乱石谷中,这批高手遭遇了一队唱着歌带着猎鹰的契丹人,旧版十八人,三联版十九人,他们一心认为这批人就是要来搞事情的武士,全然不管他们大声喧哗也没有乔装改扮怎么过雁门关的问题,就准备先下手为强。智光今日的表现也算是个有心眼的人,当时完全没什么有智慧的反应,只是大哥的跟屁虫。辽宋打仗这么多年了,丐帮号称常常参战,丐帮帮主就不说带个懂契丹话的部下?无论翻译还是抓舌头都可以最大程度的让这次行动简单。这种无厘头的行动计划,只能说明带头大哥和汪帮主都有些缺心眼,真的是不骗白不骗。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慕容博的诈死的时间BUG。 此时智光再次上纲上线的询问乔峰,逼他表态,这段很有律政剧风范,让乔峰一句一句把未来的自己逼进死胡同:
“ 智光向乔峰道:“乔帮主,此事成败,关连到大宋国运,中土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死安危,而咱们却又确无制胜把握。唯一的便宜,只不过是敌在明处而我在暗里,你想咱们该当如何才是?”乔峰道:“自来兵不厌诈。这等两国交兵,不能讲什么江湖道义、武林规矩,辽狗杀戮我大宋父老兄弟姊妹之时,又何尝手下容情了?依在下之见,当用暗器。暗器之上,须喂剧毒。””
当年的雁门关外正值冬天,契丹人们都穿了重裘,这伙子高手们的暗器居然一下子打死了一大半,足见劲力不小。但他们轻松料理了辽国人后,也不免疑惑,这些传说中的高手有点不堪一击。事实上,纵观全书,辽国也没有出现一位武功大高手,燕云十八骑逼格很高,但没有对高手的出招资料,真实实力存疑。战场上的厮杀虽不能说武功没用,但对绝顶高手之外的人的帮助属实不大,所谓什么辽兵练了少林武功就天下无敌这种说法,只能是大宋人对辽国恐惧心理的一种极端投射。
还不等这些“大高手”们收拾战果,路上又来了一对带着孩子的少年夫妻,旧版中并辔而来,三联版加了谈笑二字,显然感情很好。山西大同府的“铁塔”方大雄(又是个低质量的外号)率先攻击丈夫,由前文秦家寨在云州可知,大同府在北宋时也属云州,此人算是辽人,如果大家冷静下来,可能事情还有转机,但这位动手后,事态无可挽回。没准这位方大雄是慕容博雇的死间也说不定,慕容博勾结辽人把宋人的未来武林领袖加萧远山一起卖了。看方大雄被打倒,高手们又上去围攻,轻易杀掉了不会武功的妻子,刚才出手留有余地的丈夫开始大开杀戒。此时就体现了绝顶高手对普通高手的碾压了,大概不到三十岁的丈夫把中原绝顶以下高手砍瓜切菜般的揉捏。
此时赵钱孙说话也正经了起来,智光的这一段表述非常传神,摘录如下:
智光道:“那一场恶战,已过去了三十余年,但这三十多年之中,我不知道曾几百次的在梦中重历其境。当时恶斗的种种情景,无一不是清清楚楚的印在我心里。那辽人双臂斜兜,不知用什么擒拿手法,便夺到了咱们两位兄弟的兵刃,跟著一刺一劈,当场杀了二人。他有时从马背上飞纵而下,有时又跃回马背,兔起鹘落,行如鬼魅。不错,他真如是个魔鬼化身,东边一冲,杀了一人,西面这么一转,又杀了一人。只不到一顿饭时分,咱们二十一人之中,倒有九人已丧在他的手下。
“这一来大伙儿都红了眼睛,带头的大哥、汪帮主等个个舍命上前,跟他缠斗。殊不知他的武功实在太过奇特,一招一式,总是从决计料想不到的方位袭来,雁门关外朔风呼号之中,夹杂著一声声英雄好汉临死时的叫唤,头颅四肢、鲜血兵刃,在空中乱飞乱掷,那时候本领再强的高手,也只能自保,谁也无法去救助旁人。
“我见到这等情势,心下实是吓得厉害,然而见众兄弟一个个惨死,不由得热血沸腾,鼓起勇气,骑马向他直冲过去。我双手举起大刀,向他头上一劈而下,自己知道这一劈若是不中,我的性命也便交给他了。眼见大刀的刃口离他头顶已不过尺许,突见那辽人手中抓了一人,将他的脑袋凑到我的刀下。我一瞥之下,见这人是江西杜氏三雄中的老二,自是大吃一惊,这一刀劈实,岂不是送了他性命?百忙中硬生生的收刀,将大刀向里一带,喀的一声,劈在我的坐骑头上,那马一声哀嘶,跳了起来。便在此时,那辽人的一掌也已击到。幸好我的坐骑不迟不早,刚在这时候跳起,挡住了他这一掌,否则我筋骨齐断,哪里还有命在?
旧版中不到一顿饭功夫杀了九人,三联版改为片刻之间,增加了碾压效率。二十多个人只能自保,等着这位高手来杀自己,却造不成任何杀伤。智光倒是个有血性的年轻人,纵马过去劈了一刀,但丈夫抓着江西杜氏三雄中的老二把他递过来喂刀,这个中字很关键,否则容易造成误读。由于智光鲁莽的一冲,也算救了他的性命。被丈夫打飞之后就动弹不得,不再成为目标了。
几乎与此同时,一心想要刷战绩的赵钱孙被吓晕了。智光在旧版中还有心情看月亮,三联版改为旁白的景色描写: “智光道:“见了那辽人犹如魔鬼般的杀害众兄弟,若说不怕,那可是欺人之谈。我瞧见一勾冷月在山顶上斜斜挂著,就像是现在这么样。””“ 智光道:“见了这辽人犹如魔鬼般的杀害众兄弟,若说不怕,那可是欺人之谈。”他向挂在山顶天空的眉月望了一眼 ”
带头的大哥自知无幸,终于会死在他的手下,连声喝问:‘你是谁?你是谁?”那辽人并不答话,转手两个回合,再杀二人,忽起一足,将江帮主背心上的穴道踢中,跟著左足鸳鸯连环,又踢中了带头大哥胁下的穴道。点穴、打穴、撞穴、拂穴各种功夫,我都见过,但这人竟以足尖踢人穴道,认穴之准、脚法之奇,直是匪夷所思。若不是我自知死在临头,而遭殃的又是我最敬仰的二人,几乎脱口便要喝出彩来。”
这位丈夫和父亲让所有仇人丧失战斗能力后,伤心的哭了,他要是早点保护妻子,可能她不会死,这位绝顶高手还是在生死关头犯了天真的错误。此时智光说了他的看法,而三观较正的赵钱孙则把问题提高到了伦理层面:
“那辽人见强敌尽歼,奔到那少妇尸首之旁,抱着她大哭起来,哭得凄切之极。我听了这哭声,心下竟忍不住的难过,觉得这恶兽魔鬼一样的辽狗,居然也有人性,哀痛之情,似乎并不比咱们汉人来得浅了。”赵钱孙冷冷的道:“那又有什么希奇?野兽的亲子夫妇之情,未必就不及人。辽人也是人,为什么就不及汉人了?”丐帮中有几人叫了起来:“辽狗凶残暴虐,胜过了毒蛇猛兽,和我汉人大不相同。”赵钱孙只是冷笑,并不答话。智光续道:“那辽人哭了一会,抱起他儿子尸身看了一会,将婴尸放在他母亲怀中,走到带头大哥身前,大声喝骂。带头大哥毫不屈服,向他怒目而视,只是苦于被点了穴道,说不出半句话来。
此时的这位丈夫素质真的很高,他确定了仇人的首脑后,还只是喝骂没有动手折磨,留下遗书后,选择了自行跳崖结束生命。在坠落过程中发现儿子还活着,就把儿子扔到汪剑通的肚子上,结下了一段缘分。旧版中这位丈夫用手指在山崖上写字,大概由于跟神雕侠侣剧情冲突,三联版改为短刀刻字。
“我眼看众兄弟惨死,哀痛之下,提起那个契丹婴儿,便想将他往山石上一摔,摔死了他。正要脱手掷出,只听得他又大声哭了一声,我向他的脸瞧了一瞧,只见他一张小脸胀得通红,两只漆黑光亮的大眼,正也在向我瞧著。我这眼若是不瞧,一把摔死了他,那便万事全休。但我一看到他可爱的脸庞,说什么也下不了这毒手。我心中说道:‘欺悔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那算是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这一念之善,终究断送了自己性命,当然始作俑者还是传谣的人,以及先动手的人,智光只是工具人而已,但他确实拯救了儿时的乔峰是事实。此时丐帮有不知名人物表态,此时这句话也代表丐帮吃瓜群众的群体想法: “智光大师,辽狗杀我汉人同胞,不计其数。我亲眼见到辽狗手持长矛,将我汉人的婴儿活生生的挑在矛头,骑马游街、耀武扬威。他们杀得,咱们为什么杀不得?” 于是智光带着被点穴的汪帮主和带头大哥和婴儿回到雁门关,那些半个时辰前还大名鼎鼎的什么万胜刀,什么地绝剑,都成为了滋这片常被血洗的土地的养分。第二天众人再去查勘时,发现尸体少了一具,原来是赵钱孙睡醒后先撤了。
他们把汉人尸身埋葬了,辽人的扔到山谷里,此时带头大哥称呼汪帮主“剑髯”,称婴儿为“爱儿”,三联版改为“剑通兄”和妻儿。旧版中那位丈夫的手指功夫可以刻石一寸,三联版则是用刀刻两寸。于是他们拓下遗书,回到雁门关找人翻译,发现做了错事。
旧版中智光称那些人为“辽人”,三联版改为“契丹人”。智光说自己等人犯了错,又不肯说是为什么,这也有点有趣,但凡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可以分析出这些契丹人不是要去打劫少林寺的,他们是什么身份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他还在遮遮掩掩,是为了抛出更大的劲爆消息。
当他们已经知道事情做错后,对契丹婴儿的态度依然是:“ 决定暂行寄下这契丹婴儿的性命 ”这就有点表脸了,这是对他们不杀之人,恩人的孩子。他们回到少林寺,发现以逸待劳的群雄已经来了不少,他们在少林寺吃了几个月白食,那二百契丹人也没来偷东西。最后大家还是散了,杜氏三雄就是对这事太上心,过于讲义气,可惜他们路途虽远却来得太早,要是晚点来大家一起喝喝酒吹吹牛,吃几个月闲饭回家还能心满意足,只不知少林收到的香火钱能不能抵扣支出的柴米费。旧版中直到此时,智光才觉得乱石谷中那些人不免死得冤枉,三联版改为当真死得冤枉。
“带头大哥、汪帮主和我三人,因对雁门关外之事心中有愧,除了向少林寺的方丈说明经过,又向死难诸兄弟的家人报知噩耗之外,并没向旁人提起,那契丹婴孩也是寄养在少室山下的农家。事过之后,如何处置这个婴儿,倒是颇为棘手。咱们对不起他的父母,自不能再伤他性命。但说要将他抚养长大,契丹人是咱们死仇,咱们三人心中都想到了‘养虎贻患’那四个字。后来带头大哥拿了一百两银子,交给那农家,请他们养育这个婴儿,要那对农人夫妇自认是这契丹婴儿的父母,等那婴儿长成之后,决不可让他得知领养之事。那对农家夫妇本无子息,欢天喜地的答应了。他们原不知这婴儿是契丹骨血,咱们将孩子带去少室山之前,早在路上给他换过了汉儿的衣衫。须知大宋百姓恨契丹人入骨,如见孩子穿著契丹装束,定会加害于……”
这段话说明了带头大哥当时的身份,但此时还是要稍微卖卖关子,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但乔峰还不知道呀。乔峰听到这里,已经怒发欲狂,原来这些人勾结在一起要给自己安上契丹身份,他忍无可忍,无需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