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细胞房消毒方案
关键词:实验室污染 支原体污染 细胞房污染
一、首先我们先来普及一下细胞房常见的污染分类如下:
1细菌污染
特征:大小在0.5~5 μm,比动物细胞小很多。多呈球状或杆状,形态规则,分布均匀;增殖速度快,一般污染后48~72小时爆发式增殖;营养消耗快,培养基很快变黄,变浑浊;镜下观察有明显的定向运动。
处理方法:轻度污染可用10X双抗清洗处理,重度污染建议消杀后丢弃。
2真菌污染
特征:呈链球状或丝状。常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培养基颜色无变化或变紫,仅对局部细胞影响较大,其他地方生长正常。会形成孢子,容易污染其他细胞。
处理方法:真菌污染较难根除,不建议保留,建议消杀后丢弃。
3支原体污染
特征:最小的微生物,无法通过光学显微镜看见,但可通过电镜观察到。感染支原体的细胞,在某一时间点碎片突然增多,随着传代,细胞状态显著变差。支原体污染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影响同一细胞房其他细胞。
鉴定方法:PCR法、显色法、荧光染色法等。
处理方法:若细胞状态尚可,添加支原体抑制剂培养2-3代可转阴;若细胞状态很差,建议消杀后丢弃。
4黑胶虫污染
特征:无明确定义,镜下无法直接观察到。主要表现为细胞状态差,黑点和碎片多,布朗运动。通过检测发现主要为支原体污染,部分为未知的增殖不明显的微生物污染。
处理方式:若细胞状态尚可,添加黑胶虫/支原体抑制剂培养2-3代可转阴;若细胞状态很差,建议消杀后丢弃。
5细胞交叉污染
特征:即不同的细胞混杂在一起
鉴定方法:
同种属:STR鉴定,多等位基因数大于3个。
(需考虑本身的遗传背景,如EA.hy 926为融合细胞,本身就包含两套遗传信息)
不同种属:PCR法,对种属特异性基因进行扩增,不同种属产物大小不同。
处理方法:建议重新引种。

二、细胞污染后的处置
细胞一旦发现有污染出现,应及时对所用试剂和耗材进行清理。耗材可更换新的或者重新高压灭菌,试剂可重新过滤除菌或者更换新批次,操作台和细胞房需用消毒液进行全面清洁消杀后方可复苏新的细胞,以免反复出现污染。
污染防治策略
环境要求:
洁净区10000级,局部100级,定期进行沉降菌检测
环境消毒:每周一次定期消毒灭菌
1) 地面/墙面:84消毒液、新洁尔灭交叉使用,或采用杀孢子剂进行喷洒
2) 环境消毒:定期紫外照射,臭氧熏蒸,采用杀孢子进行空间雾化
3) 仪器设备表面:75%酒精擦拭,或采用杀孢子剂进行喷洒
推荐一种细胞房针对细菌,真菌,孢子污染的快速清除剂,诺福细胞房除菌剂:是专门用于清除细胞房中细菌、直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清除的一款产品,经多项独立试验验证表明对影响诺福细胞房除菌剂,对细胞培养的各类细菌、直菌、支原体等微生物均有清除的效果,尤其对暴露在空气中的细菌、真菌及其芽孢和孢子抑制可长达7-10天,可快速清除。主要成分高纯度过氧化氢活性胶纸银离子,

特性优势:
广谱性--对病毒、细菌、支原体、直菌、霉菌均有清除作用;
安全性--具备无致畸性 无刺激性 无毒性第三方检测报告,使用安全
针对性--专门用于细胞房及实验室内,3-5分钟内快速清除微生物污染:理化性质--无刺激性,无腐蚀性,稳定性好,可完全降解:可以喷洒,雾化,熏蒸,操作方便,不会出现细菌耐药性等问题。
诺福细胞房除菌剂使用说明:
(1)请佩戴彩胶手套操作:
(2)在细胞房及实验室空间,喷两层即可快速杀灭常见污染源
(3)喷洒本品后,需将细胞房或实验室密闭30分钟后使用
(4)诺福细胞房除菌剂建议每1-2周至少处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