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曾经的塔和山,现在的桥

2023-07-11 06:24 作者:望花来  | 我要投稿

       雷峰塔倒的时候,前人“论”过,快一百年的事儿了,都是学过医的人,学着论一论“话题”,不算蹭热度吧?

       自己不是爱学习的人,文化大概滞留在中学水平,于是想到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回顾下:天神被愚公顶着智叟的嘲讽还决心改善通行条件带领全家移山的行为感动,派出了两名力士移走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造福了当地人。先简单地说一下“路”,善于归纳的人喜欢趁别人不在的时候,把一句话引申出“七层含义”。再说一下人,生存不已,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努力改善生活,从直立行走开始至今,社会制度依次轮替,在去伪求真中建立各种信仰,仿佛:搭桥的人少,过河的人多,拆桥需要的人,往往更少。没错说的就是路,它和桥本质上都是为了通行。

       再讲一下我的回忆:移山是结局,愚公没有获得移山资格认证,也没有申请报批”;力士虽然是执行者,但是决策者为善于聆听的天神,因此长句中他必须作为主语,简单说:因为感动,所以决策。经典的故事,自然凭本事流传。也许没有天神和力士,但一定不乏智叟,不知道更多数的,是不是没有勇气的愚公?

       愚公说他有子子孙孙一定能够移走大山理论可行,但毕竟没有验证。这自然不能怪力士听从天神的指令把山移走。愚公知道有神和力士吗?也许愚公不知有天神,但是天神就是这个故事的先决条件,如果没在没有神的世界,他会移山吗?在没有神的世界,还有别的愚公吗?他们会成功吗?一连串的问题没有想通,却又忽然想到了可能不存在却又可怕的事:两座大山本来就在原处从来没有被移动过,愚公本身也并不存在,智叟的“登场”也只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真实,一切是为了证明神和神力量的存在,从而促成一种习惯。


曾经的塔和山,现在的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