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一聊一些荧幕和现场背后的音频故事(22)--那些你想都没想过,但遇到会非常烦的问题

2020-03-22 01:24 作者:盲人号  | 我要投稿
  1. 接地和电流底噪问题

    这个在一些楼层电箱外露,或者一些用电习惯非常不好的现场会特别明显,因为一些没有及时释放的静电,会直接通过一些导体干扰到,录音或者一些播放设备的反馈


我们经常会在大用电环境遇到因为电压不稳,或者没有,导致的静电最后击穿,或者引流问题
这也是我不推荐买没有品牌的乐器和麦克风的原因,麦克风和拾音器构造是非常简单的,但就是这些小小的接地问题有时会非常致命

解决: 1.民房用电需接地,大功率现场需要保证分压器时序一致

2.尽量去使用平衡输入的线,比如卡农线

2.usb3.0协议和蓝牙与wifi信号之间的干扰

usb3.0这个的快速和大供电甜品是很香,但因为频率上的原因,它本身是和蓝牙2.4,wifi2.4 在频率上存在冲突的

甚至在3.1协议达到10gbps 后,因为单通道=5gbps 所以还是会和蓝牙和wii冲突

解决: 1.将接口远离蓝牙设备,和wifi设备

2.在usb2.0协议的usb3.0接口


3.阻抗不匹配

通常意义上,我们的数模转换单元,也就是集成/外置声卡,都是有属于它的采样率,采样深度,延迟,阻抗大小的,所以我们会常说,一个声卡会推不动XX耳机,这种说法,

很多情况下就是阻抗不匹配的问题,从低电压到高阻抗,这个过程就会损益音色,从高电压到低阻抗,这个过程会过驱单元,造成失真。

那么,怎么做到 匹配并不失真那?

1.首先,不能驴拖马车,你无法期待集成声卡能够推得动250Ω的dt880,一样,然后因为现代耳机放大端电阻都是朝着无输出阻抗设计的,所以耳机阻抗本身已经不是界定和声卡是否可以匹配为前提设计的了,也就是说,无论你对声卡的增益推的多小,只要你能够从耳机中听到你觉得你需要听到程度的细节,那就是成功推动了

2.过度的驱动并不会让声音变好,因为单元大小的限制,加上耳机是没有"分频“的播发器,它过度对高中低哪个频率的过度放大会影响其他频率的震动

4.同理的是耳机才是你听到的原因

从理论角度动态范围/频响范围= 耳机/音箱的动态范围/频响范围

假设你的声卡耳机放大单元的驱动范围是107db,而你的耳机/扬声器是102db

那么在放大的过程最后的输出就会是102db的动态范围

同理,你的声卡动态范围是96db,而你的耳机是102db,输出就会是96db权重

对于频率响应同样如此, 

当然这是理论角度,实际有些高频过度的耳机反而容易收到干扰而产生底噪

或者因为单元过于敏感,在大动态音频的播放时会“噗,噗”作响

(所以一般动态权重能贴合是最优)(也是所谓非常好的声卡需要非常非常好的扬声器才能区分的原因)

5.数字调音台也有-6db,0db

不可否认,数字推子也是推子,那么它就遵从推子的本质,被动式的音量削减器,

也就是,推子=一个不明显的limter,而遵循24bit=144db 16bit=96bit 的概念

这个数字自然也是这样被量化

所以在享受hi-fi数字音频的时候,也请注意下,假如你播放的是16bit音频你如果希望完全不损失动态可能需要把推子都推满,而如果你正在播放的是24bit音频则需要同比压缩到你耳机可以承受的110db-100db之间

(通常我比较喜欢在后级使用80-85%这个数值,因为这个数值能保证电平不会“削波“””也不太会压缩音频本声,但也能听清基本所有细节)

顺便注意下对准正在播放音频的采样率和深度,所以实际有这么多因素影响着你的播放体验


6.一个更好的麦克风可能对于本身的素质不佳的人/乐器来说更差


一直常见的电容麦克风的技术参数

如果我们去观察麦克风的技术参数会发现

动圈麦克似乎没有“信噪比”

那这是为什么那?

其实是因为,不是它没有,而是,它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基本没人可以在使用时真的将它推满,因为那可能会需要实际发声中发出150db的音量,这个音量在实际环境足以短时失聪

那为什么这个信噪比这么重要那?

因为这就是这个 麦克风,在理论角度可以记录到的动态范围大小,而通常思维是,更贵的麦克风在这个技术指标上往往更加细腻,那就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

本身要在唱歌/演讲时控制力度和气息就是非常难的事,更多的细节就可能,是更多“不良的影响”

所以通常,个人工作室使用不会产生需要超过2000元麦克风的方案,如果有,那录到的基本也都是噪音。


聊一聊一些荧幕和现场背后的音频故事(22)--那些你想都没想过,但遇到会非常烦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