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讲究多,是先烧纸钱,还是先修坟?大多数人都乱了步骤
春分节气已过,下一个节气就是清明,距离清明还有10多天的时间。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也是我国的最传统的节日之一。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个传统习俗,这两个习俗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讲究自然也有很多,比如很多人在清明节扫墓上坟前,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先烧纸钱,还是先添土修坟,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正确的步骤,很多人在清明上坟时都乱了步骤。
我国共有五个传统的祭祖节日,分别是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和寒衣节,其中清明节刚好在仲春与暮春的交汇处,因此清明节还是我国重大的春祭节日。清明节祭祖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周代,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虽然各地在清明节的习俗不同,但是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清明节最基本的两大主题。
自古以来人们对清明节祭祖就特别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在清明节到来前夕,大多数在外务工的人员都会返回家乡扫墓祭祖,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农村的坟墓和城市不同,农村的坟墓大多都是在荒郊以外,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坟墓周围就会长出很多的杂草,坟墓上的泥土也会出现塌陷或松动,所以在清明节扫墓上坟时,人们除了要烧纸钱以外,添土修坟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很多人在清明节扫墓上坟时分不清是要先烧纸,还是先添土修坟,其实不管是烧纸,还是添土修坟,都是对逝者的思念和尊重。按照老一辈的传统,清明节在扫墓上坟时,要先添土修坟后,再烧纸。这是因为坟墓可以比喻成是逝者的房屋,坟墓破旧不堪,就像是先人的房子破旧不堪一样,作为后代人,应该要先将先人的房屋修葺一新后再烧纸,而不是先烧纸再添土修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可以减少火灾的发生。清明节天干物燥,在扫墓上坟时很容易发生火灾,在修坟时会将坟墓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再烧纸时可以避免火星将周围的杂草点燃。
添土修坟时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的土都能添土。清明节上坟添土通常是在坟头的左边或右边,而坟头前面或后面的土是不能用作添土用的。如果动了坟墓前面和后面的土,是对逝者打不敬的表现。此外,也不能在坟墓的西北方位取土,因为西北方象征着天和坟墓的祖先,如果在坟墓的西北方动土,是对逝者和先人大不敬的表现。添土的数量也有讲究,通常情况下,一次添土不可过多,基本上添三铁锹就可以了,在添土时也不要用铁锹拍土或直接将土扣在坟墓上,而是均匀的撒在坟墓上,拍土或扣土,也同样是对逝者和先人大不敬的表现。
距离清明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一般在过完春分节气后,人们便可以为先人扫墓上坟。以上便是在上坟时为何要先修坟后烧纸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