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养猫掏空的年轻人

2021-12-06 16:46 作者:看客inSight  | 我要投稿

跟宠物博主学养猫,我和猫都卷不动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精致养猫”成为了互联网上的“政治正确”。

猫粮要精挑细选:无谷、低油脂,买得起进口绝不碰国产“毒粮”。有条件还要亲自做猫饭:鸡胸、鸡心、牛肉、三文鱼、外加一颗黄澄澄的生蛋黄。很多人干着铲屎的活,操着养娃的心:“我可以顿顿吃外卖,但我的猫绝对不能缺了营养。”

身处墨尔本的娜娜也在这样的风气里不知所措。

从小到大跟父母养狗的她原本这样告诫自己:“我一定要规划好自己养猫的预算。不能买太多东西,回国带不走。猫也不用吃太好,不需要那么精致,随便养养就可以了……”

但等到自己花了1万5人民币领回家一只精贵的品种猫后,她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罐头、零食、玩具、猫窝……周围养宠人都有的,她一个也没落下。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卷不动了”,不仅小猫不领情,还有一些失误的选择,让小猫也跟着受过不小“委屈”。

透过娜娜的视角,我们得以探访整个互联网上最高端养猫群体,从“宠物博主”这一源头上,看到了这股“养猫内卷”的风潮是怎么刮起来的。

以下是她的自述:

花一万五买一只猫,希望它能像一条狗

我一直都很想要一只小动物陪着。

在国内,从小到大我们家都养狗,养过苏牧、阿拉斯加这种大型犬,也养过现在的玩具贵宾这种小狗。高中和大学来到澳洲后,我的寄宿家庭也有一猫一狗,我帮他们遛狗、铲屎。

去年疫情我刚好大学毕业,墨尔本封城了,回国也回不去。这是我成长过程中唯一没有小动物陪伴的一年,总觉得生活里面缺少了一点什么。

刚好封城后这边出了一个新政策,特别可爱:房东不能拒绝租客养宠物。因为很多人每天坐在家里,需要小动物作为mental support(精神支持)才可以不抑郁。这可能也是大家一下子都想要养宠物的原因。

结果就是这两年墨尔本所有宠物的身价都在疯涨。

娜娜的⼩猫在公寓⾥会⻅其他⼩伙伴。受到疫情影响,她身边越来越多⼈考虑购买宠物作为陪伴

我朋友说19年的时候,1500澳元可以买到两只英短,800-900澳元就可以买到一只好品相的蓝山猫纹双色布偶。但现在一问价格都是3000(澳元),而且没有“现猫”,想交定金都要排队到半年后。(澳元换算成人民币可以乘以5)

其实我那时只是想要养一个小动物,不一定是猫,狗也可以。尤其是我小时候还被猫抓过,一直都很害怕,就觉得猫很凶、很可怕,怎么都不如狗。

但是我为什么后来还是养猫了?因为狗买不起。

预算从1000升到了3000(澳元)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够多了,结果狗更贵。7000澳一只柴犬、8000澳一只边牧,就这样高的价格还要排到明年。

然后我就想起我高中Homestay(寄宿家庭)的那只猫,是一只领养的黑色小家猫。它从小跟狗一起长大,行为很像狗,还会去偷吃狗粮。我觉得如果要养猫,我也想继续养一只性格像狗狗一样的。

这也是我选布偶的一个原因,因为都说布偶的性格好,像狗狗一样亲人。

我觉得现在布偶猫很火可能是市场趋势造成的。澳洲这边Breeder(繁育人)里,做布偶的相对多一些,养布偶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我都没想到过,现在我住的这栋公寓里就有不下九只布偶。

娜娜的⼩猫在公寓⾥会⻅其他⼩伙伴。受到疫情影响,她身边越来越多⼈考虑购买宠物作为陪伴

因为整个澳洲宠物市场都属于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我那时找猫就跟撒网似的,谁家有新小猫了都问一问,但大部分都要排半年或者一年。

没想到今年2月14日情人节的时候,有一家本土猫舍的老奶奶突然和我说,她漏掉了一只小猫,还跟我娓娓道来它凄惨的身世:

它的爸爸是韩国引进的一只纯种的蓝双山猫纹布偶种猫,妈妈是老太太自己很喜欢的一只母猫。但生完这一窝后,猫妈妈突然去世了,一窝五只小猫里三只都不肯吃东西,跟着一起去世了,只留下了它和它妹妹。

在猫舍发给我的视频里,我看到它非常胆小,躲在角落里也不和其他小猫玩,很像一个自闭症儿童。繁育它的老太太也一直给我做心理建设,说这是她经手过最内向害羞的男孩子,可能和我期待的那种粘人的小猫不太一样。

我的朋友养过那种很怕人、很高冷的布偶猫,它是真的连主人也会咬,养了这样的小猫对主人来讲一定很难过吧,就像你的小孩和你没有感情一样。

猫舍发给娜娜的⼩猫证件照。繁育它的⽼太太给⼩猫取名“Be Brave”,希望它能更勇敢些

但我也不想再等了。有了养猫的打算之后,我都养成习惯了,一逛超市就去宠物区转转,手机也每天自动推送宠物店的折扣信息。但等来等去就是没有猫,只有这家猫舍的老太太和我说“下个星期你就能接回家,你要不要”。

辗转反侧思考了一晚上之后,我一早和老太太通了电话,给它交了赎身费的定金。

接小猫回家后,能看出它还是有些害怕。虽然没几天就适应了我这个“主人”,但比如碰到它的爪子,它还会有点不情愿,我就想多做“脱敏训练”培养一下。所以它刚来我家不到一周的时候,我就把它装到猫包里面带出去玩了。

那时我作为一个新手,还不知道这种透明猫包其实很容易引起猫猫应激,跟着博主的推荐就买了一个。还好我家猫在这方面继承了布偶的“胆壮”,不但不应激,出去玩反而还很高兴,甚至有种“社交牛逼症”的感觉,见到陌生人来摸它也立刻“呼噜呼噜”把它凑过去。

“脱敏”成功后,我也开始陆陆续续教它不同的技能。

比如,我买了一个响片,它只有听到那个响片才能吃东西,这样就会养成很好的吃饭习惯。还有它现在胸前的毛长了,一定要带一个口水巾再吃。如果我忘了给它系口水巾,它就不吃,看着我:“嗯,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我还没带口水巾,我怎么能吃饭?”

娜娜在家⽤冻⼲训练⼩猫握⼿

一开始我也以为这些是“狗能教,猫不能教”的,但现在我发现:小猫猫还是很聪明的。你看网上还有小猫会摁铃,那就是一种肌肉记忆,但对猫来说也不需要学这么难的技能吧。我家猫现在能握手、坐下,能听懂自己的名字、会打滚,我觉得作为一只猫已经可以毕业了。

能力范围内,都想给猫用最好的

其实养猫之前我还没有那么了解布偶这个品种。

当时我经常去我朋友的猫咖玩,她那里什么猫都有。我发现这么多猫里面,还是布偶最好看,而且摸起来也最舒服,所以就认定了是这个品种,不会再看下去了。

养了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布偶的肠胃真的那么脆弱,也确实存在屁股后面会挂便便的情况,要定期用小推子把那一圈毛推掉……我现在(终于)发现了。

我家猫做过最令人崩溃的一件事,是一次吃海鲜过敏,又拉又吐犯肠胃炎。它把食物吐出来之后,会趁我们看到之前赶紧吃进去,消灭犯罪现场。

那天晚上它还拉稀了,猫砂盆已经拉满了,最后直接拉到了厕所门口。它想把罪证掩盖,就把厕所门口的吸水地垫扯过来盖在上面。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迷迷糊糊地刚好一脚踩到。

打那之后我开始意识到,是不是自己的喂养方式出了问题。

娜娜为⼩猫准备的⼝粮,远不⽌这⼀⼤箱

宠物博主都有在家囤罐头的风气,一柜子一柜子的,我也是跟着他们学会了“丰容”这个概念(原指动物园中,用人造景观或食物丰富野生动物的圈养生活)。所以我也几乎各个牌子、各种口味都给我家猫买了一个,想着一个一个试出它最喜欢的口味。

当时觉得“超市卖的宠物食品都能吃”,但现在我再也不敢买了。一个是我家猫吃完海鱼成分的罐头,就会拉稀和呕吐;第二个是罐头里的成分真的不透明,很多都是泰国产的,打开发现里面根本不是肉,就是搅着汤的肉丝。

在国外买罐头真是一门很有意思的玄学。

我喂的是“巅峰”“K9”这种澳洲比较常见的土特产(猫粮)牌子,国内网友会觉得我们吃得好贵、好卷,但我们在这边买本地的牌子,没有邮费和进口税,也就2块5(澳元)一个小罐头,肯定会便宜。

但我发现很多家长对此还不满足。一些国内很火的零食品牌,这边买不到,有些家长就会自己海淘、转运过来。有需求就有市场,慢慢的做这种罐头生意的人就越来越多,而且普遍都是针对猫的。

老外根本没想过,会有人愿意花100多澳元从美国、德国转运几个罐头来给猫,但是在华人圈子里,这种现象就很常见。

比如说像日本的猫粮餐包,在这边一个要卖15~18澳元一个不等,还有德国“小李子”的罐头,一个也要7、8澳元,国内也就十几块人民币,但卖到这边的价格就是翻倍的。我要天天这么喂,我也真是喂不起。

娜娜为⼩猫购买的⼝⽔⼱。有些家庭养猫,吃饭的⼝⽔⼱每天都不重样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吧,就像小婴儿的奶粉,不也是国外的比较香。任何进口的东西都会卖得很贵,就会显得你的喂养方式更好、更高级。这种“大牌效应”在所有与猫相关的产品上都能体现出来。

我不清楚他们具体怎样想的,我可以肯定的是:所有人都想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给小猫咪最好的。

一开始我也会陷入这种焦虑里面,这焦虑并不是说攀比的焦虑,而是觉得是不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为什么人家都可以给猫猫狗狗这么多东西,我自己就不行?

我给猫买过最贵的一件单品是Chris Chrisenten这个牌子的“美毛梳”,网上都说是“长毛猫必备”“赛级专用”,60澳币一把,我自己都没用过这么贵的梳子。但我的邻居从淘宝上买了一把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牌子,只要9.9元。

后来我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宠物博主为了做流量,会跟正常普通家庭的养猫不太一样。

娜娜为⼩猫买的钢梳,约合⼈⺠币300元⼀

我见过那种所有猫粮都是从世界各地进口转运过来的,然后给猫猫一个独立的房间,猫爬架可能是动辄4、500澳元起,还有各种各样的窝、不一样的口水巾、不一样的饰品,再从日本或者韩国进口不同配色的碗,一个碗都要40~80澳元不等。

但实际上买一个碗并不能改变它挑食的症状,所以并不是说我不给它买这个碗,我就是不爱他。

所以我觉得养猫的压力很多都是社交媒体带来的。如果你佛系一点,不去在意这些东西,不要因为“别人有我就一定要有”这种心理,然后疯狂地去“内卷”,养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不是猫需要,而是人觉得猫需要

现在的宠物圈里养猫养狗都在内卷。大型犬的内卷是喂养方式:带郊外去玩、喂生骨肉,小型犬的内卷方式是外貌(美容),但布偶猫是两者兼并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猫猫和我家猫同一个猫舍,参加了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猫赛”。这种比赛一般对猫舍的意义比较大,可以证明你的种猫血统。但它同时也有普通人参加的Cat Show,就像父母带着小孩子去演出,拿一个荣誉。

我也有考虑过带我的猫去参赛,但那个过程实在太麻烦了。你得先去租一个比赛专用的笼子,不同比赛的规格要求还不一样。参赛前还必须先去宠物店给猫做个洗护,要把猫毛洗得很滑很顺,因为比赛中评委会去评论它的毛好不好。

如果要想参加专业协会里的比赛,你还要先交几百澳元注册成为它们的会员,然后才能选择对应的品种,再把猫送去。

我妈说宠物是奢侈品,“玩物丧志”,其实不是不无道理。我差一点就在我家猫的身上花钱越花越多。

以前没有买猫的时候,赚到钱会给自己买护肤品、买包包、买衣服鞋子,但是养了猫之后就像有魔力一样,每周都会上大大小小宠物店的网站,微信也加了很多本地的华人宠物店。

看他们的朋友圈是最致命的,因为每天都会上新、跟你说买多少打折。疫情封城在家又没有事情做,你就天天买买买,明知道是套路但是也忍不住。

我算过,在澳洲,每个月30澳元罐头加30澳元生骨肉,还有两包15澳元的猫砂,基本一个月100澳币就可以把猫养得很好了。但如果把零食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加上去之后,你的开销就没有数了。

比如说买零食或者一些品牌的冻干,猫可能不需要这种东西,但是我看到这些兔排、鸡脖之类的就想让它试一试。买了之后你看到它真的很喜欢吃,你当然就会继续买,对吧?养猫的开销就会从最基本的必备品开始慢慢增加。

我觉得和网上的宠物博主比起来,我就不算疯狂的了。尤其是之前照顾Homestay的小黑猫,帮我总结一下什么东西是养猫必备的,什么是我不需要的。

我在养了自己的小猫之后,有时会把它不爱吃的零食带回去给那只小黑猫吃。Homestay的主人就问我,“这个牌子是什么、哪里买的、多少钱?”我回答说13澳元左右,她就会觉得 “Crazy,你疯了。”

澳大利亚还有专门给宠物开的“生骨肉肉铺”,我这一年买过鸡肉、牛肉、袋鼠、鸸鹋、生鹌鹑等等,按照红肉、白肉的比例提前分号给我家猫吃,这也让老外非常难理解。我的Homestay就觉得,厂家花了几百万的成本、时间、心血去研究猫粮配方,我何必再花这么多钱自己配?

可能是我的Homestay年纪大了吧,不过据我观察,老外养猫的也不少,但好像真的不会那么精致。

冻干、营养品之类的,这边没有这种说法。宠物店或超市里的本土猫粮5公斤三四十澳元出头,让猫吃三四个月就足够了。但是他们花钱花在刀刃上,比如每年会花3000澳元买保险,包含一次洗牙和全身检查,这个是不会少的。

这种喂养方式虽然很“佛”,但他们会从其他方面找到这种平衡,把宠物当作他们的家人。

比如说猫猫狗狗的碗,我们都会觉得宠物用过的盘子有细菌,所以要准备单独的碗。但他们就会把人用的盘子给狗用,然后一起放进洗碗机,就连宠物洗完澡的毛巾也会丢到洗衣机里跟人的衣服一起洗。

一开始我真的被这种文化差异震惊了。我会觉得宠物用过的东西都脏,完全不能接受,也不会让猫喝我杯子里的水。但后来一想,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我们是一样的,而且洗碗机之类的本身也会消毒和杀菌,其实根本什么“脏”的。

相比之下,我养猫跟风入了很多产品,现在看来都是可有可无的。

比如带LED灯的指甲钳,说是能帮你看到猫咪指甲里的血线。但后来我发现,只要开着台灯,把猫爪放在灯光下也能看到它的血线,用5块钱的指甲钳也没问题。

还有猫窝,我现在很后悔给它买了这么多。你知道“欧阳冰冰”吗?是一家专门定制猫窝的店,像一个非常高级的俱乐部,你只有在她家店里消费过之后才能进她的群。

我身边的朋友都像上头了一样,几百元的猫窝买了一个又一个。但我家的猫真的从来不会去睡。除了它回家的第一个星期躲在那里面,之后到现在就再也没有去宠幸过猫窝。它反而喜欢的是纸箱子,还有我的床。

娜娜给⼩猫买的第⼀个猫爬架,后来成为了家⾥的投影仪⽀架

马上我家猫12月要过生日了,我给它买了很多小零食,最近我也在想要不要给它订一个宠物蛋糕。

之前我们楼里有别的小猫猫生日,给我们分了一块蛋糕,结果我家猫还不吃。其实有或没有这个蛋糕猫都不会在乎的,但是人会特别想要这样的仪式感。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猫不需要这些东西,是人需要这些东西。


网易文创签约中国冰雪,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雪文创合作伙伴。

作者  百解忧  |  编辑  小鹿


你可能还想看


文章版权归网易文创看客栏目所有,其他平台转载规范请于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投稿请致信 insight163@vip.163.com,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被养猫掏空的年轻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