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offer,来自,五角场旁的某个学校

基本背景:
本科专业:上海五角场旁某个拉着学生刷早锻的学校,金融学+数据科学
三维:Finance系2+DS系5,G 332+4,T 109
实习:买方量化私募2段+卖方金融科技公司1段
访学:UPENN
去向:Princeton Master in Finance
其他录取:Columbia MFE,MIT 金融,CMU MSCF等
申请中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感谢所有在申请过程中给予我真诚和无私帮助的老师、实习的老板、学长学姐和同学们。
当然,需要特别特别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和神仙mentor。我的培训师L老师超级耐心,基本秒回我的所有信息,而且在申请的问题上都能提供专业、有帮助的回答。
我的神仙mentor是一位被Stanford ICME和Princeton MFin都录了的清华超级大佬,人美声音好听又温柔又聪明啊啊啊啊啊,而且人还特别nice。我觉得mentor给我的最大帮助不仅仅是申请细节上的,更是想法和视野上的,在对业界的了解、看问题的深度、处理问题的老练程度等方面mentor都比我强了太多,这也是我从mentor处学习了很多的地方。
英语:
大四上申请季还在考英语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实习+科研:
实习和科研是了解就业市场和学界的绝佳机会。在实习中可以探索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和适合做这个职业。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不喜欢做一份工作,后半生都要做这个工作真的是太痛苦了,不如躺平。
另外每一份实习都需要有收获,而不是单纯地“刷实习”。实习最能学到的就是technical skills了,还有对市场的理解,还能认识不同背景的一起实习的小伙伴。
我很幸运在三段实习中都遇到了非常非常好的老师,他们在工作上给了我一定自由度、给予我及时而专业的反馈和指导,也在关于业界和职业生涯的问题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访学:
大三上的时候我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交换。在那段经历中,我觉得对申请可能有帮助的一个点就是,可以把自己平常不敢学的课(谁会和数院大佬们抢A呢)在UPENN学。比如说我在沃顿商学院学了一门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老师课程设计合理,讲得也非常好,听马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另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交换过程中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种在国外的生活。
在美国交换的时候还可以多出去玩,反正实习签又拿不到还不如做干饭人。
推荐信:
推荐信方面我开始联系的有一些晚了,大四上才给好几位之前上过课的老师发邮件,同时和实习的导师联系。一方面我建议大家提早联系老师,并且一定要联系熟悉的老师,保证能拿到老师的强推,同时也要注意老师的要求,例如推荐信数量的上限、先确认愿不愿意给推荐然后再发过去链接等等。
文书:
文书在硕士申请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必说某些项目没有面试直接发decision(例如Stanford的一些项目),即使是有面试的项目文书也是通过初筛的重要依据,文书一定要请许多厉害的学长学姐/老师/实习的老板帮忙修改,保证结构上、表达上、技术细节上都没有问题,不同背景的读者能提出不同的、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
CV是大学四年一直都在积累的,平时找实习套磁都会用到,不是最后临时赶出来的,所以申请季基本也没有改动太大。
面试:
Princeton面试之前,我保证每天至少把所有题目自己录一遍,一般在2h左右,要相信认真准备一定有回报。
个人相信MFE申请技术面与业界的实习面试接轨会是一个趋势,普林金融今年已经让申请者们帮忙测题,就是线上编程与数学类的选择题,不知道明年会不会增加这样一个环节。
关于世毕盟:
由于专业背景相同,mentor在科研、实习、课程方面的经验都直接适用于我,我因此非常感谢世毕盟在分配mentor时的细心安排。不过令我最惊喜的是,mentor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学校,而是着眼于整个未来的职业发展。申请并不是终点,只是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中转站。每当我面临选择犹豫不决时,我的mentor都会用长远的眼光帮助我分析利弊,抓住主要矛盾。
我的培训师L老师真的有如我私人秘书一般,有问必答,随问随答。作为一个重度焦虑症+强迫症患者,在申请季最忙的日子里,交给培训师的事情都很放心、很安心。无论是关于申请金工的普遍问题,还是极为个性化的例如网申系统中一个pdf文件命名的小问题,培训师都竭其所能给我提供帮助。世毕盟在申请金融金工方面的资源是非常充分的:各个MFE项目都有好几年很详细的面经,今年感觉压中了许多面试题。
留学只是生命中很短暂的一环,抛开所有的留学经验、申请技巧,最终要的还是自己最喜欢做什么。如果已经决定将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投入这个领域,那么早一年还是晚一年申请到好学校/直接读书还是先工作再读书,其实我感觉也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现在回顾我这3年多在金工道路上的奔跑,最后到底有几个offer、去了哪个学校,也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我最难忘的也是最应该感恩的,是一路走来被我“问烦了的“学长学姐们、我身边一起焦虑一起吐槽的朋友们、以及世毕盟的神仙mentor和培训师L老师对我一直以来的付出。若干年后,在我记忆中浮现的,将会是大三交换时跟H学长和Z同学的深夜畅谈,是L学姐、H学长对我找实习的无私相助,是我的mentor在十分忙碌时还跟我语音的耐心,是学长学姐们几年如一日地解答我各种问题、帮我修改文书的关照……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