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别话(三十一):我被村里人谣传辍学,想想都可怕

2019-07-09 19:26 作者:三炮叁  | 我要投稿

前后折腾了一周多,感冒也算基本痊愈了。没想到一回家就病倒了,值得庆幸的是这次患病没有打点滴,仅在村卫生室开了30来块的药,加上合理的饮食和自身的体抗力得以恢复。

相比于学校,乡下的药不知道便宜到哪里去了,尤其是治疗伤风感冒这类小病小痒真的很实惠。

患病期间,家里祖辈老人们出于关心极力劝说我去输点滴,说病情能更快的被治愈。我口头解释着先看看情况容我再等等,心里却很无奈。

明明是个小病,真心觉得没有必要去输点滴。况且得个病要恢复过来少说也得一周多的样子,患了病也不能容忍自己慢慢去调养,这么着急是为何?

甚至我爸打电话过来对我的解释表示质疑,最后因为我的倔强一气之下挂了电话,而那天是他的生日,我对他刚要说出口的生日祝福却被活生生地咽了下去。

家人出于好心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他们的这种好心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名义上为你好,实则完全是从自己角度出发,全然不顾你的感受。

那天下午躺外公家楼上睡午觉,外婆上楼来看望我的情况,用手摸了摸我的头后立马跑出去对我妈说我的头烫得不成样子了,得赶紧去卫生室打点滴才行。

我立马摸了一把自己的额头并未发觉发烫,精神也有所恢复。对于外婆如此夸张的说法表示很无奈,后来我妈气冲冲爬上楼来对病床上的我一顿乱吼,还在质疑我为什么总是躺床上睡觉,可想而知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欲辩无言。

之所以提这么一件小事,是跟另外一件事相关。

去年寒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外婆那里听到村上集中购货的商店处有人在谣传我没有读书的消息,听罢甚是气愤。一开始还半信半疑,后来我特意询问了住在那个地方的一朋友,原来他也听说了有这么一回事。

这次我回来又从我奶奶那里听说,村上和我同届的一位同学不仅有了“老婆”,还在市区置购了一套房产。顿时心中充满了无数个问号,真的搞不懂这些消息她是从哪听来的?

后来去找我那位同学核实,真实的情况就大打折扣了。女友都没有,哪来的“老婆”?这不是搞笑吗?房子确实有一套,但也是人家贷款买的婚房。

气愤之余,我不禁为农村人散布不实言论的能力感到吃惊!

很好奇,为何农村人总是在私底下热衷于议论家长里短和关心他家之事,而且还会散布不实的言论。

这种社会现象绝非我所生活在的区域独有,它应该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后来随便搜查了一下,网上还真人为其撰写了研究论文。

偶然在抖音上看到有人发了好几条这种类似的视频,视频中是一群中年大妈围坐一团,下方配的是“不敢轻易离开她们,生怕自己离开后她们会在背后议论自己。”的文字。

这类情况不就是和我所遇到的一样吗,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了这里。

如果非要分析一番这种情况的话,可以从它的成因作为出发点。

首先谣言它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农村自古就是谣言的发源地和被波及地,这点毋庸置疑。

究其原因也不是以一言可以蔽之的,谣言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以社会事件发生为诱因,不论大小,从个体认知角度出发,受个人动机、兴趣、受教育程度、需求影响,与集体行为和社群心理关联。

引用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总结出来的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X(事件的)模糊性来说的话,即事件越重要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向趋向零的时候,或者事件本身并非含糊不清,谣言就不会产生了。

我国学者蔡静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谣言公式,添加了心理因素“不安”。基于此,谣言产生的条件应该是三个:不确定的环境、不安的心理状态和相关程度。

谣言是从人的口中说出来的,故跟所言之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群体心理和群体行为有离不开的关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的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虽说已摆脱了文盲阶段,但对网络世界和周遭的事物缺乏一个理性的认识和自我判断,鉴别能力缺失。

农村人为什么会以谈论家长里短和他家之事为乐?

首先自己的文化水平就已经限制了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认知半径,加上精神文化活动的缺乏,所以通过与邻里的及时谈话可以在短期内收到效果不错的正反馈。通过你一言我一语,话题就这样在群头之间说开了,不仅拉近了和别人之间的距离,还使自己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满足,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完全归结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是片面的,作为个体的村民生活的圈子或许限制了它们的交际圈,毕竟在农村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圈子和以地缘、邻缘的亲戚、邻里。

作为“圈子内”的人交际更为频繁,大家茶余饭后就聚集到了一起,在圈子内大家从事着无差别的劳动,故说的话也只能是这些家长里短的大小事宜。一旦这种社会群体的形成,作为个体里面的异类是显得格格不入的,于是一旦有了异样的声音很快就会被代表群众的声音所淹没。

久而久之,个体需要从这个自发形成的群体中寻找归属感,此群体也需要“新鲜”的血液不断注入。

呵!这个社会很有趣,人啊,也有趣!

2019.1.31 子时 收笔


 


设计别话(三十一):我被村里人谣传辍学,想想都可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