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师:今天我们来讲,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现在还有点时间,你们可以去查一查,这句话的理解是怎样的,待会儿我问大家。
生1:我查到了,这就话的解释是:好的领导人教导百姓七年,也就可以(让他们)去作战了。
生2:让人们善良,有所教化,这样过几年,就可以让人民去打仗了。
师:你们说的这两种解释差不多,都是要去打仗,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一个把善人翻译成好的领导人,第二个把善翻译成善良。这样解释,你们觉得有道理吗?我们之前讲过孔子的核心理想是实现天下大同,打仗这样的解释跟孔子的理想有没有冲突?这里我说明一下,你们在网上查的时候,肯定不止一种解释,不要把网上的解释自己不思考,念出来给我听,这样跟复读机有什么区别。
生3:那些解释都是错误的,我看到的这个才有道理,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教化人民让人民文明起来,这样几年就可以融合同化其他未开化的民族和国家。
师:这个解释你是看得缠说论语的解释吧,这个比较有道理,好,我来详细的阐述一下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最早把里面的”戎“解释成兵或者的打仗的意思来自于朱熹,由于一开始朱熹就把路带歪了,无论后世的人在朱熹的理解是再怎么解释,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意。朱熹虽然是那个时候的大儒,但这句话就是理解错了,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生:不能迷信任何人,哪怕这个人的地位再高。
师:对,但有点不准确,我们学习要抱着求真求实的态度去,而不要被别人外在表面的头衔,地位蒙住了,别人错了,也不要取笑,你们只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里的善人和教民,这里的善人与之前讲过的“善人为邦百年”是一样的意思,使人善的意思,善就是改善,而不是善良的意思,也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同样的教民的意思就是使教民,教化人民,让人民文明起来。这样,一方面使物质生活富足,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充实。
七年不是真正的七年,而是奇数的用法,类似于三年,指的是数年的意思。
亦可就很简单了,跟前面“亦可以胜残去杀”一样的,也可以的意思。以,就是以之,之指善人,教民这种方式。
关键的来了,即和戎的解释,即戎不是马上要去打仗了,孔子不是一个好战分子,要实现“人不愠”的和谐社会,这样的解释肯定是行不同的。即就是若即若离的即的意思,离的反义词,融合,同化。戎,古代少数民族,指代未开化的、文明程度比较低的人、民族和国家。即戎就是融合,同化那些未开化,文明程度比较低的民族和国家。
综合上面的理解,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在物质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让人民安定富足。在精神上,教化人民,让人们变得文明起来。这样,假以时日,最终形成强大的文明力量,就可以融合,同化那些未开化的,文明程度低的人,民族和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善人之道就是孔子主张的圣人之道的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形式,想要实现,最终把人不智的世界变成人不愠的和谐世界,当然需要去融合同化那些未开化的,不智质的,文明程度低的不智之人,还有国家和民族。从这句话里就足以证明孔子是胸怀天下的,他的心中的那个大同已经超越了某个国家,某个民族的大同,而是全天下全世界的大同,大融合。
从这句话来看,孔子也是主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一起抓的,按照孔子所说的善人教民七年,咱们的伟大的祖国一定会不断地即戎。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没有像欧洲等这些地方分裂成很多国家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一直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不断地对周围进行融合,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只有最近的一百多年处于落后地位。其余时间基本上一直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泰国,老挝,越南,日本还有韩国,经常会派使者来进贡,甚至欧洲,阿拉伯等地方也有一些使者来我们的盛世唐朝,著名的就有马可波罗。当今我们正处在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时代。弄不好,很快我们就会又恢复到曾经的万国朝宗的天朝盛世,到时候全世界的老外们就又会和从前一样,想方设法地来到咱们这儿来,因为咱们这对他们来讲那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