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N转变为从0-1,解决心态/寻找目标/提出方案~
上一篇最后叶教又提到了业务创新流程+六脉神剑模型,经过自己的梳理,其实大致在生活上整理了下业务引擎,原则清单,案例库以前整理的比较零散,以后有机会再加,差不多能理解这个模型的板块和内容,所以,可以继续学新的一课了

先上复盘课,提炼业务持续创新的年度主线
首先回顾青二的培养目标,是全栈型业务创新人才,能完成0-1/1-10/10-N业务阶段的创新,对应一个企业从启动期,到爆发成长期的复制,到厮杀期,市场份额争夺期的竞争创造优势这三个阶段,大多数人在N-N型企业
最难的是0-1阶段
青一的时候是先建立认知再刷晨练,因为来起明前积累太多错误的认知了,需要刷新和升级,青二的时候内核质地不错了,所以模拟下实际职场环境来跑一下
二阶课其实分三段,就是按企业启动期、成长期、厮杀期来讲课程内容的——有点理解课表分布了,自己提炼主线,那第一阶段的主线,就是六脉神剑模型了——老要前面加业务创新流程太废话了,用模型两字替代那整个页好了
在我多次总结前面课程都讲了啥之后,叶教在这课做总结了,正好对照下自己的总结有哪些问题^_^

第一课,是从N-N型的总结/规划
亮点,公司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岗位,公司期待我在这个岗位创造怎样的价值,我的工作成就和价值之间的换算关系,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到底给公司多赚了多少钱或者减少了多少成本,提高了多少效率,能复制给多少人
我做的事情是个什么样难度的事,人人都可以做的?还是只有少数人可以做,但事情本身是成立的,还是说这事情是个开创式的业务,在N-N的企业中做了0-1的开创,或者产品线做了10-N的创新,杀出了更好的市场份额,怎么做到的,根本问题在哪里,过程中有怎样的经历和思路
这节课为什么不是青一的最后一节,而是青二的第一节
思考一下,因为青一的时候最后一节课都过了年度总结的时候?因为青一我们一面学一面当时用其实是非常难的,这要求有点超纲。。。能更好的启发我们去学习青二在创新型岗位上挑战,在青一的时候一般都是N-N的公司,其实很难做这种创新的,把当下的螺丝钉做好就可以了

思考,为什么之前没发现,普遍没发现而不是个别没发现,背后一定有与人无关的客观规律
年度规划全部踩坑,其实是因为普遍都是只看到当下公司N-N的阶段的事情,没有建立企业发展周期全适应的认知,哦,没有思考过企业发展周期这种时空维度,这就是人固有的陷入问题的局限性啊,只看到这个岗位的目标,我完成了什么,量化一下已经很牛了
叶教的答案是,因为没有经历过0-1-10,直接进入的就是N-N,哦吼~给自己点个赞,没有见过企业发展阶段的样子,就跟叶教说企业文化一样,其基础阶段是部门氛围。。。

思考,司空见惯的事情对人类文明有什么价值
比如电脑,艾玛,这是延展人脑边界的大工具!!搜索,阅读,存档,检索,还结构化,直接让大脑能力延展N倍啊,反正我的纸质笔记都要搬到电脑上去的^_^
打破时间空间边界——这个说法就非常底层原则了,ok,全新的生产力
我们都经历了电脑的诞生,所以能够说出电脑给生活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

思考,锅给人类带来什么价值,米给人类带来什么价值
自己先思考下吧,在原始社会,茹毛饮血,捕猎为生,部落群居但应该不能定居,直到有了种植,才有养殖,种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定居发展,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有了文明的开始
然后锅呢,从过往的烧烤模式,变成了煮的模式,提高了食物的安全型和营养的吸收率,让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寿命延长,能够积累更多的智慧,让文明能更快的积累
难道我的认知已经升级的这么好了?算了不想了,继续学习吧,以后再找转化为财富的方法,这不刚刚体会到内心丰盛才一个月不到么。。。慢慢来
带来的价值是拥有时间的增加,空间的固定,人口繁衍,生存概率增加,文明更容易传承
回答不上来价值是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认知要经历过才知道?也可以学习啊

一般大公司都不太愿意用空降高管,因为没有经历过公司从0-1,其实很多事情不了解,容易有问题,一般是内部选拔工作了15年+的优秀员工
人力资源培训里一定要讲的,应该是公司的创建和发展历史吧
那问题是,怎么才能变成从0-1的创新型人才呢,从N-N往从0-1转型,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个人思考,可以在起明青二晨练里模拟参与公司创建和发展经历啊^_^,首先要解决用户视角经历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解决勇气。。。动力问题。。。
课程顺序的确是第二节课是解决业务创新中的各种情绪: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从0-1心态问题
这个原来是现在小伙伴最需要的啊,我给了认知,其实感觉认知里就包含减小阻力呢
算了,不用证明自己是对的,不对的再给对的就好了
内核质地跟内在驱动力是绑在一起的

不过现在想想,0-1的恐惧的确是很大的问题,我是个0风险承担者——买理财产品做评估的时候,风险承受度都没有。。。自己其实做的每一步选择,都是为了避免未来的风险——外人看来有勇气什么的都是空的,自己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
我选择康宝莱做创业,是因为这里的风险真的最小,我选择先建立认知再去面对新挑战,也是风险预防,现在选择先建立认知结构再重回去选择和挑战,也是风险预防。。。
^_^,Ohm说面对恐惧的方法就是准备到没有问题,我也是这样的,我在上台前都会准备无数次,没有什么其他的秘诀。。。哦,我从小就很稳,走路很晚但没摔过跤,学骑车超慢也没摔过——真的超级怕痛的。。。所以,我不会去挖野菜的。。。。^_^
现在越发的觉得真的每种天性都是有弊有利的,尊重自己的天性,满足自己的意志,真的是自己唯一的功课,做好自己的事^_^,人生智慧的感觉^_^

没方向,没认知,没策略,没路径
可视化能力模型的建立过程,建认知、找方向、求共识、建任务流、目标清晰、任务节奏感
所以,青二的课是被运营搞出来的么。。。
好吧,我当初也是想去搞起明招生的,但是我没能扛得住自己的不看好。。。因为整个运营销售思路跟我的C端销售思路是完全不相容的。。。也没动力去搞这种磨合探索。。。

解决了心态问题,第二课,先解决敢不敢的问题,然后呢
那我就思考下第三课是用户行为流,是什么问题,行不行?懂不懂?对不对?或者第四课部门业务流,敢去建出来用户行为流,之后呢,公司能不能执行,能不能?看看
接下来是不断试错建立认知,先解决勇气,再建立认知
第二步是寻找目标,哪些地方可以做创新,的确还是用户行为流,第三课
所谓痛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成本高了品质低了效率不行体验没满足风险大等等

业务目标checklist
用户有哪些行为,每个行为是为了获得什么,哪些诉求没有被充分满足,是成本过高/品质不足/效率太低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可以从哪个方面为用户提供价值,怎么知道我猜想的用户需求是成立的,怎么知道我提供的方案是有效的
用户行为流让你“眼里有活”,总能找到可以做的事
用户不傻,^_^关于用户需求是否成立,叶教比方说到底是真的冷还是妈妈觉得你冷,笑yue了
第二步,解决知不知的问题

那第四课,部门业务流,是什么,可落地的方案,行不行?
第三步,筛选目标,提出方案去落地
业务引擎让我们管理好路径/策略,看清业务演进是怎样的
业务策略checklist
要解决的问题分别归属哪个业务环节,造成了哪些卡点,这其中什么是主要矛盾,划分主要矛盾的标准是什么,潜在空间/影响范围还是什么,主要矛盾如何解决
业务路径checklist
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哪些成功,离目标还有多远,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下一步应该先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要先over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