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法务丨“府院联动”+“信用修复”助企业卸下“包袱”
自2023年伊始,临沂法院积极开展了一项名为“暖企”的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该行动全面清查被执行企业失信情况,力图通过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守信激励机制以及信用惩戒救济机制,帮助企业提升持续运营的能力。此次行动不仅致力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还为了发挥案例警示和普法教育的作用,推动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特此发布该专项行动中的典型案例,以供公众了解和参考。
刑天法务(案例分析)#信用修复#
一、基本案情
自2015年起,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消防科技公司”)向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能设备公司”)陆续借款,用于购买设备和支付货款等。经过双方结算,消防科技公司共欠太阳能设备公司借款953万余元。太阳能设备公司在多次催要无果后,将消防科技公司诉至临沭法院。法院判决消防科技公司偿还太阳能设备公司上述借款及利息,而太阳能设备公司则申请了强制执行。
二、执行过程
执行法官在查阅卷宗时发现,太阳能设备公司等3家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杜某,与消防科技公司及其股东李某、王某因民间借贷、承包合同、股东出资等纠纷,先后产生了26起相关联的诉讼、执行案件。这些案件彼此关联,案情错综复杂,股东之间内耗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双方企业的正常发展。
考虑到双方矛盾复杂,以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临沭法院并未立刻启动司法拍卖程序,而是决定将涉及双方4家公司、5名股东之间的4起执行案件合并执行,并与其他22起关联诉讼案件统筹推进。他们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联系,明确了调解为主的工作思路,依托“党委领导、府院联动、司法主导、依法处置”的执行模式,研究制定了一揽子执行方案。
三、典型意义
临沭法院以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为出发点,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深入研判案件情况,秉持“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营商环境”的理念,在严格按照执行规范采取强制措施的前提下,充分保障案涉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他们充分考虑被执行企业的实际情况,协助企业捋清股权架构,从根本上探求问题解决之道。他们还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借助党委政府的协调力量,实现了双方矛盾的实质化解,帮助企业快速摆脱诉累,使其尽快投入正常经营发展。
帮助企业卸下“包袱”
四、案例启示
该案例的发布旨在发挥案例警示和普法教育作用,助推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同时,也提醒广大企业要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当遇到纠纷和矛盾时,应当寻求合法合规的途径解决,避免采取非法手段导致自身陷入不必要的困境。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优惠,助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刑天法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