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散文随笔】就爱墨子打“兼爱非攻”牌

2022-09-20 00:01 作者:李心乱  | 我要投稿

      一、前序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先秦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据《韩非子》、《庄子》等中的著述,墨学在先秦时代与儒学并称“显学”。

       墨子虽然曾经向儒家学习过,但是后来他认为儒家学说繁琐不易实行,儒家所主张的厚葬会浪费钱财从而使得老百姓贫穷;儒家所主张长时间为死去的人服丧,容易伤害到活着的人的身体,也会妨碍人们做事,于是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周代的礼制文化,而推崇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汤的主张,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辟私怨,举公义!”,以及节用、节葬、非乐等观点来治理社会。(与核心价值观颇有相似相通之处)

     与孔子的理想在于构建贵族精英政治所不同,出生平民的墨子是小手工业者与部分农民的代表,基于中下层民众的利益,提出了与今天时代精神更相契合的思想学说——墨家学说。


      二、兼爱:人际、国际关系中的互利互惠

      墨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兼爱互利。”

     所谓“兼爱”就是提倡无差别的爱,即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都不能互相损害,而应该互爱互利。

      墨子认为,天下的盗贼、战争等社会乱象,都是因为相互之间不爱护所导致的。

       因此,要实现天下大治,必须提倡“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亲若其亲,视人之身若其身。”(此处的“其”意为“自己的”)

      尤其要强调的是,处理社会关系必须按照“强不执弱、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的原则来进行。

      而在墨家看来,兼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体现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即做对对方有好处的事。《墨子•经上》说,“义,利也。”,即义可以通过利来体现。墨家强调义,但这种义又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利来实现。

      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是有区别的。孔子谈爱时不谈利,仁爱作为一种理想,其君子所能达到的高点与兼爱所强调的内涵并无二致。

      但问题是,在现实中,修成君子的人鲜少。此外,仁爱从血缘出发,建立在亲情之上,尽管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我国古代传统社会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在以商业活动为主体的现代社会,与启蒙思想所倡导的博爱精神,仿佛总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墨子提出的兼爱,其核心内涵是平等精神。旨在打破血亲伦理的局限,坚持贵族与平民、大国与小国之间都是平等的,正是这种平等精神,折射出了墨子思想中的整体观念。

      换到今天全球化的视阈中来看,这种整体观念其实就是一种全球意识,强调对阶层、国家、种族和民族界限的博爱。

      建立一种平等普遍的爱,以此为交往的底色,从而实现人际、国际关系中的互利互惠,这对我们今天政方交流、商业共赢的意义不言而喻。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地区)与国家(地区)之间,无论发达还是不发达,无论强弱大小,都应该在平等的原则下共处共事。

     就企业来说,墨子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的道德原则,对于人们在经济往来中树立良好的商业伦理、道德观念,构建合理有序的现代商业伦理秩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宏观层次上说,执政者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有全局和大局观念,从“天下之利”的角度来考虑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微观上说,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就必须在平等互利、公平对待的前提下使得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同时也要求企业负担起对政府、对社会的外部责任和对企业劳动者内部责任的伦理意义,从而实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三、节用:给生活做减法

       墨子的另一个宝贵思想就是节用,就是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诸方面都必须尽其所用,而不能浪费有限的资源和财富。

       墨子认为,节用需要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在墨家看来,穿衣在冬季足以暖身,在夏季足以凉爽即可,饮食方面足以强身健体即可,住宿方面能够避风霜雨露,行的方面能够快捷到达目的地即可,换成今天的话,就是要“给生活做减法”。

       墨子的节用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类创造与自然环境的平衡问题反复出现。

       但自现代文明以来,由于人类智慧无法赶上飞速增长的环境与变化,而导致人与所处环境的矛盾和冲突上升到历史至严重之时。

       今天,人类面临着资源日益枯竭,许多物种面临灭绝,全球升温,海平面上升,疑难疾病怪病肆虐,不正常与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越来越严重。

       这些现象已经向我们警示,无论自然资源多么丰富,总有用尽的时候,自然环境的使用与利用总会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人类就不再有适合生存繁衍的机会。

      这就是说,如果人类的欲望一直不加限制和控制,总有一天,人类的无知行为将会使得人类自身面临不能再有生存下去的机会,将和别的物种一样,面临灭顶之灾。

      人类所面临的这些现实或可能的严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人类的欲望被过度追求与要求紧密相关。

       又由于商业社会对利益无止尽的追逐,消费主义狂轰滥炸的刺激,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的过渡消费与不合理消费甚至浪费等现象,许多时候许多地方都十分惊人。

      所以,人类要想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必须环保节俭。比如,我们今天随手关灯,调低空调,垃圾分类,便是咱们平常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几个途径。

      我们应当参考墨子所倡导的节用思想为指导,以创建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在我们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做到健康消费、合理消费、有序消费,我们的消费及对物的使用必须以我们的经济社会能够进一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四、非攻:不搞强权政治,实现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主题。墨子的兼爱思想体现在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最根本的就是强调“非攻”。

      这就是说,国与国之间无论强弱大小,都必须平等相处,不能恃强凌弱,搞强权政治。

      即发达国家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弱小国家,甚至要扶持和支持弱小国家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才能给世界和人类带来真正的持久和平。

      当今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墨子“非攻”思想的重要体现,而有些国家所主张的“先发制人”等强权政治则是墨家兼爱非攻思想所要反对的攻伐战争的重要体现。


       五、后记

       墨子的思想博大精深、非常丰富。“法仪”设定出行为的底线,以此约束人性,而不是仅仅寄望于道德律令,这实际是一种朴素的“依法治国”理念。

      “尚贤”即重用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尚同”即全人类全国人民都要上下同心才能共同把事情做好做成。

     “节葬”即在丧葬方面要节用节约;“非乐”就是反对娱乐所造成的各种奢侈浪费。

      “非命”就是反对命定论的消极无为思想,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人的理性来制定法律法令法规,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平发展。9

【散文随笔】就爱墨子打“兼爱非攻”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