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推、知、推知,结论,逻辑学,内、容、内容

2020-11-20 13:59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欧几里得66、推、知、推知,结论,逻辑学,内、容、内容

 

…判、定:见《欧几里得65》…

判定(百度百科):多用于数学的证明概念,通过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出的本质性质,以此作为依据推知下一步结论,这个行为叫做判定。

例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个作为已证明的定理,揭示了本质,可以说是“永远成立”。

以此作为判定依据,这个依据叫判定定理。我发现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可以断定此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这个行为叫判定。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证、明、证明:见《欧几里得6》…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本、质、本质:见《欧几里得22》…

…属、性、属性:见《欧几里得33》…

…反、映、反映:见《欧几里得22》…

…性、质、性质:见《欧几里得37》…

…依、据、依据:见《欧几里得65》…

…推:见《欧几里得7》…

…知:见《欧几里得5》…

 

推知:经过推论或推算而知道:由此可以~其余。

…论:见《欧几里得3》…

…推论:1.用语言的形式进行推理:根据事实~。

2.经推理所得出的结论:这一~的正确性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推、理、推理:见《欧几里得12》…)

 

…结:见《欧几里得41》…

 

结论:从逻辑学来看,结论是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

词义:1.指推理中由已知判断所推出的那个新判断。也就是推出的结果。

2.对人或事所下的论断。

3.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是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最后一部分。

…逻、辑、逻辑:见《欧几里得5》…

 

逻辑学(百度百科):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学科。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思、维、思维:见《欧几里得22》…


…内:会意字。初文以有锐锋的楔(xiē)形符号“A”刺入“冂”形的图象,表示进入内里之意。“内”字在商代原本写作“B”,因为与“C(丙)”字区别甚微,而改平顶“D”为尖顶“E”。至战国,字中的“入”形常在中竖上加饰点或饰横,同时,楚系文字又把“D”形简写为“F”形。 战国中期之后,秦系文字“A”形向上穿透重作平顶的“冂”形,成为秦及其后篆(zhuàn)隶楷各体的稳定形式。但是,在秦汉简帛(bó)中也有写成“G”在“H”形中的样子。楷书旧字从“入”,新字形作“内”,既是沿袭汉隶笔势,也是为了书写便利。本义是从外面进入内里,逐渐分化为“内”“入”“纳”三词,但在西周中期以前,“内”字还兼“内”“入”“纳”三项相关联的意义。在典籍中也可以看到“内”兼表受纳和交纳两方面意义,读作nà,后来写作“纳”。

 

字义:1.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涵。

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会:理解;懂得:体~。误~。心领神~。只可意~,不可言传…

…意:意思:来~…

…会意:造字法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人言为信”,“信”字由“人”字和“言”字合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会意字: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容:“容”的构形,曾经有过不同的提法。有的说,容从宀(宝盖头),从谷。宀指房舍,谷指山谷。二者都有容纳的意思。

甲骨文外部是早期的“穴” 字,下部的“口”表示某些物品。洞穴中有物品,就是装、盛(chéng)、容纳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讲,容是会意字。战国文字承自甲骨文;上部变为“宀”,下部变为“公”;《说文解字》古文承自战国文字。篆(zhuàn)文由战国文字演变而来;“宀”下多出两笔,变为从宀、从谷,谷亦声,这种写法沿用至今。

本义:容纳。引申指对处在一起的人不排斥,能接纳。由此再引申指允许、让。另外,“容”也假借为人的外表,如容貌、仪容,引申指样子。

字义:1.容纳;包含:~量。无地自~。这个礼堂能~两千人。

2.宽容;原谅:~忍。大度~人。情理难~。

3.允许;让:~许。不~分说。~我再想想。

4.脸上的神情和气色:笑~。愁~。怒~。~光。病~。

5.相貌:~貌。~颜。仪~。整~。

6.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军~。市~。阵~…

 

…内容:1.事物里面所包容的东西或意义:~丰富。

2. 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

 

“内容和形式:文学理论术语。文学作品的内容通常指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现象,主要包括题材、主题、人物、事件等要素。文学作品的形式指具体表现作品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段,主要包括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要素。在一部具体的作品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不能脱离内容谈形式,也不能脱离形式谈内容。美国理论家马克·肖勒则认为,“现代批评向我们表明,只谈内容本身决不是谈论艺术,而是在谈论经验;只有当我们论及完成的内容,也就是形式,也就是艺术品的本身时,我们才是批评家。内容(或经验)与完成的内容(或艺术)之间的差距便是技巧”(《技巧的探讨》)。

请看下集《欧几里得67、内容和形式,术、语、术语,要、要素》”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推、知、推知,结论,逻辑学,内、容、内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