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MacPro轮子还便宜!MacPro同配置整机用起来是什么感受?或取代E5成为最新神U Part 1

时隔三年半,苹果发布的Mac Pro 刨丝器虽然没有停产,但是依旧老态龙钟,几乎没有了关注。或者说,即便是在2019年,我对它的关注也仅仅停留在那一副700美金的轮子。直到近日,我才注意到Mac Pro竟然只采用了单路Cascade-Lake CPU。这系列CPU用14纳米++工艺制造,与消费级的9代、10代酷睿CPU属于同代产品。但是64条直连PCI-E和6通道内存铸就了它比X299还要再高一级的定位。X299也仅仅只有44条PCI-E和四通道内存而已。

当然我们今天的主角显然不是十万元的Mac Pro,而是价格不足Mac Pro百分之五的惠普Z6 G4。 Z6 G4在当今二手市场的价格已经跌破冰点,准系统达到了1000元出头的价位段。在和X99洋垃圾比肩价格的同时,它却可以和Mac Pro共享CPU。看似物美价廉,实际上这台机器也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不足。我将在接下来的篇幅为大家呈现X99的继任者,Mac Pro的同门师兄,拥有史上最离谱的CPU扣具,重达45斤的大块头,惠普Z6 G4是什么样的一台机器。

先从外在讲起。2A2C、外加一个SD卡槽的前面板接口,和自带的超薄DVD刻录机体现了品牌机贴心的一面。箱子也是极其的坚固,不像某些国产侧透机箱,稍稍承重就会让侧板展现出冰裂纹。但是即便如此,有一些机器的侧板会因为机器受过蛮力而导致开启困难。幸亏我的这一台还是没有这个问题。轻轻一拉,侧板就能轻易打开,甚至不需要螺丝。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想拆卸CPU,你需要准备好两把特殊改锥,一把torx15,一把torx30,都是内六星的样式。Torx15用于拆卸主板,而torx30用来拆卸CPU散热器。LGA3647的散热器非常奇怪,拆卸时需要按照顺序拆卸四个螺丝,CPU会连着散热器一起取出。而拔下后,你需要把CPU和散热器分离。安装时则是先涂硅脂再安装散热器。这里我要赞扬一下惠普直接把拆装教程贴散热器上了。


内存插槽偏少,仅有6个,每通道只可以插1条内存。如果你准备了第二CPU扩展卡,则是可以增加6个内存插槽。这样也就把最大内存容量限制在了768GB。机械硬盘位置也并不充裕,仅有2个3.5吋硬盘位。如果说强占5.25吋光驱位的话总算是能挤出4个。这里差评。

显卡限长几乎是无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拆卸这个前面板风扇的前提下最大限长仅有30cm左右。考虑到当今显卡普遍的体积,风扇大概率是要拆下的。拔下风扇之后开机会报错显示前面板风扇缺失。虽然并不会影响什么,但是总归略显恼人。
PCI-E插槽方面,直连的是2条16,1条8,2条4,一共48条,而第1、6槽则是PCH提供的PCIE*4。PCIE虽然只有3.0的速度,但是却支持resizable bar,这点对于打算使用英特尔显卡的用户是个好消息,你们的显卡肯定可以点亮并发挥性能。PCIE拆分也是支持的,可以用不带拆分芯片的普通拆分卡,PCIE SSD一共可以轻轻松松挂到9根。
这台机器还有2个M.2插槽,均支持PCIE3.0*4的速度。奇怪的是螺丝在机箱上而不在主板上,可惜的是只支持2280的长度,除非自行打孔。

惠普非常贴心地给机箱侧板贴上了内存安装顺序,省去了查说明书的麻烦。
下面来介绍性能。这次我们选择的是至强W-3235。这颗CPU在苹果是一个6300元的选配。
然而实际上我仅仅花了900元,就买到了一颗12核心24线程 4.0-4.4GHz 的CPU。



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款CPU呢?主要是因为它在频率、核心数和价格上达到了一个平衡。同时可能还有一个特殊的buff,这点我到后边去讲。

这是CPUZ的测试成绩。单核518,多核达到了7238。这个分数是刚刚好踩着180w的功耗墙测得的。7237这个分数已经超越了E5 2699 V3,要知道那是一颗18核心的CPU,而W-3235只有12核心,平均每个核心的性能超过了E5的顶级型号百分之50还多。我之前测试过一颗i9 7960X。在默认的180w功耗墙下,7960X也仅仅只能跑出7400分的成绩。

在Cinebench R15中 W-3235达到了2514分的高分。需要注意的是在AVX负载下这颗CPU的功耗会撞到222瓦的短期负载功耗墙,稳住4.0GHz。 而在第二次测试中成绩就回落到2350分左右,功耗也回落到180瓦。

R23则达到了15249分的高分。看来即便是这个12核心的入门型号也具有巨大的替代X99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Z6G4的散热不如我几个月前买的一台X99的惠普Z440强。在180w长期烤机的时候,CPU温度在85度上下徘徊。所幸噪音并不大,甚至比大部分家用台式机显得安静。

因为我手上只有2133的内存,这个六通道也就显得多少有些图一乐了。80GB/s的速度可能不如一些顶级双通道平台。但是如果我换上这颗CPU支持的最高频率2933的内存的时候,速度应该可以达到110GB/s,足以让顶级DDR5汗颜。
这里吐槽一下CPU-Z和AIDA64这两个睁眼瞎,一个把它识别成LGA1151,一个识别成LGA2066 (ˉ▽ˉ;)...

不过我遇到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也许出于磁盘控制器的原因,这个SSD速度也就只有满血的三分之二啊,即便它没有PCIE4.0也不应该折损4K速度吧。

本次我们还搭配RX6800做了一个3DMark的测试。可以看到CPU的频率可以始终维持在4GHz。
替代X99?可能还不是时候。
现在来看,LGA3647的工作站已经初具性价比,但是完全达不到X99和16年那会儿X79的那种热度。现在看来,W3235比起最强的E5 V4的单核性能依旧有一个40%的提升。(当然可以超频的型号和i7EE除外) 寨板满天飞的时候,大家恐怕很快就能看到搭配LGA3647插槽的H110主板了(*^_^*) 要知道,LGA3647的CPU现在有一批只有超微和永擎可以使用,惠普等其他品牌的机器就无缘了。如果LGA3647的寨板破解了这样一个限制,这些CPU也就众生平等,其他全兼容CPU就没有价格劣势了吧。
为什么不买机架服务器板?
我对电脑经验不够丰富。别问,问就是不敢。即便买来没问题,还要遇到自检时间长,噪音大,占地多,以及驱动等种种问题。
能不能真的当Mac Pro使用?
Z6G4现在应该可以黑苹果吧,我现在看到了一篇帖子,但是那篇帖子写满了抱怨,说这个机器安装黑苹果的困难。如果这种工作站到港数量更多,应该会有一个更为统一的方案吧,别辜负了这颗Mac Pro同款CPU。0.5折拥有Mac Pro想想就很美,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
推荐购买吗?
Z6G4准系统在1000左右我认为性价比很高。其实我对3647的CPU并不熟悉。如果能有哪位朋友列出一个表格统计每款CPU的数据和跑分,尤其是全核频率这一细节,选购就变得方便得多了。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