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10)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10)资产阶级利用经济规律是否是自觉的?
这个问题牵涉到不同的人对于“自觉”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自觉利用意味着科学地发现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然后去利用它。资产阶级是否能科学地发现、认识然后利用经济规律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对于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的分析和发现,只能属于无产阶级及其思想家,只有他们才能科学地揭露出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规律性,只有他们才能深刻地、科学地认识并自觉地利用这些规律。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本领,而是因为他们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即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符合于历史发展的进程,即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只有他们才能深刻地认识并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
资产阶级是否也能认识某些规律,也能发现社会发展的某些个别方面的规律性呢?这是可能的。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利益只是一小撮人的利益,所以他们虽然认识到某些规律,发现某些方面的规律性,但不可能深刻地、彻底地、科学地发现这些规律性。譬如,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及其前辈重农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他们都曾发现资本主义社会某些个别方面的规律性,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能进一步深刻地发现这些东西,他们走到一定的阶段就停下来了。拿剩余价值来说,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就看不到、分析不出创造剩余价值的仅仅是可变资本,他们以为全部资本都创造剩余价值。所以,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发现个别过程、个别方面的规律性,但不能彻底地、深刻地来认识它。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认识并利用经济规律。
第二,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的活动的角度来看,资产阶级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经济规律的。例如,资本家在生产中采用某种措施提高劳动强度,以及他们掠夺殖民地和发动侵略战争等,都是为了获取高额的资本主义利润,这些活动都是自觉的,都是通过资本家的意识进行的。但是每个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活动,结果必然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归根到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总是在盲目的竞争中发生作用的。
第三,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自觉地认为并利用经济规律。只有科学地认识了客观的必然性,才能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进行活动,有计划地来支配经济条件,来改变经济条件,借以对某些经济规律的作用加以限制,或为某些规律开辟发生作用的道路等。这样对规律的利用,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人阶级的政党才能做到。资产阶级根本不能为了社会的福利有计划地来利用经济规律。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度基础上的,在这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起着作用,这是全社会有计划活动的对立物,所以资产阶级不能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规律像房子倒塌一样,压在资本家头上强制地发生作用,是在资本家背后发生作用,是盲目地发生作用。资产阶级不能自觉地、有计划地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活动。个别资本家的活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他不知道他的活动会引起什么后果。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给人们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创造了条件,这样一种所有制(公有制)使人们必须自觉地认识这些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例如,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发生作用的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使得人们有可能并且必须有计划地管理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了避免发生某种不合客观规律要求的事情,主观因素的作用大大加强了。党和政府十分强调认真、努力来发现规律,尽量深刻地认识规律,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