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们是落在我人生中的一束光|志青春

2022-09-19 10:23 作者:中国青年志愿者  | 我要投稿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马兴杰,南京邮电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队志愿者,服务于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板场镇初级中学。

        转眼间,我与孩子们的相遇已经270多天。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有一起放声大笑、一起探讨知识,也有一起享受成长、一起书写最好的青春。他们就像是落在我人生中的一束光,向我奔来,简单且美好,璀璨又明亮。


我们的故事,用“信心”开启


        在得知教授的是七、八年级四个班的道德与法治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因为初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承担了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的重任,如何教授好、引导好格外重要。但我也满心期待着,期待见到我人生当中的239个“小确幸”。


图片
图片


        2021年8月30日,我以研支团志愿者的身份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堂课。当我第一次站上讲台,孩子们跟着我的“快闪”ppt大声说“小马老师”时,我有欣喜、有感动,也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我借此进行自我介绍,并用小游戏接力的方式与孩子们认识。从那以后,孩子们见到我总是兴奋地大喊:“小马老师!”。但在授课两周后,我遇到了支教后的第一个大挑战——临时更换授课科目。根据学校安排,我教授的科目须从道德与法治调整为历史,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在我看来,教授历史学科需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但是,我的孩子们和学校的“前辈们”却给了我十足的信心。


图片


        我的第一份自信是学生给的。对于刚入初中的孩子们,历史是一门新的学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仔细研读教材,尽可能多地了解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用故事导入课本知识,丰富历史课堂,让孩子们更好地接受并学习这门新学科。当我再次以“历史老师”的身份重新站上讲台时,我向他们表达了我内心的慌张,但他们求知的目光并没有变,他们甚至告诉我“老师,你真厉害!历史和政治你都可以教!”“老师别慌,我们都不慌,我们相信你!”孩子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也坚定了自己要继续给孩子们上好历史课的决心。


图片
图片


        我的第二份自信是“前辈”给予的。在最开始的教学中,孩子们上课充满了好奇,特别是对有趣的历史故事感兴趣。但过了两周后,我发现他们只会在讲历史故事的时候聚精会神,当我教授课本知识时,就开始“东倒西歪”,甚至是在桌底下打造自己的“小天地”,这使得我非常不解。直至我上了第一节公开课后,学校历史教研组的“前辈们”才帮我解答了疑惑“你要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他们把知识当作一个密码箱,而你是引导他们找出密码的关键人物,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密码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图片
图片


        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我不断地向学校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历届研支团的学长学姐们取经,也总是坐在“前辈们”课堂的最后一排,学习他们的“武功秘籍”,以此完善我的课堂。我也逐渐进入了教学状态,找到了备课和上课的方法,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授课风格,也在第二次公开课后收获了“前辈们”的认可“马老师这次课和上次相比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特别是在引导知识点方面做得非常好,可以出师了!”这也体现到了同层次班级月考第一名的历史成绩上。

        孩子和“前辈们”对我的认可给予了我极大动力,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地开启我与孩子们这一年的故事,书写我们这一年的精彩。


你们的心声,用“细心”聆听


        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整齐而激动地喊着“老师下午好”的时候,便是我一天当中最满足、最快乐的时刻。我总喜欢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和孩子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困惑和喜怒哀乐。“我这次没考好,不能把这个‘礼物’送给我爸妈了……’”这是小冉因无法送“新年礼物”给回家过年的爸妈,而发出的叹息;“我爸爸这个假期要回来,我好开心呀!”这是小佳父亲外出打工,一年见面一次的喜悦;“老师,两年后我们再拿冠军,我会发消息告诉你的……”这是小安在两年一次的篮球赛获得冠军后,与我定下的两年之约。我总是能在聊天中细心地聆听到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他们也总是能在聊天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倾诉自己的“小秘密”。


图片


        此外,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想法,我布置了一次特殊的“作业”,让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姓名、爱好和想法。我发现,在这些“作业”中他们或向我阐述他们的“学习实力”,或对历史课有更多的期待,或表达自己的未来目标。带着孩子们的期待,我不断更新上课方式:我会让学生提前准备,在历史课堂上做“小老师”,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在课上进行默哀活动,以此让他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会以“冬奥”为契机,打造“开学第一课”,把“拼搏精神”“中国自信”等冬奥印记牢牢镌刻在学生心中。我希望用我这一年不长的时间,在他们的心中留下别样的芬芳,让他们既能够脚踏实地,也能够仰望星空。


图片
图片


你们的成长,用“爱心”陪伴


        “老师,这些字我认不太得,所以我可能背不下来。”听到这句话时,我正第一次检查学生背书情况。询问了具体情况之后才明白,班上存在着因各种原因认字不全的学生,他们总是吃力地读着课本上的文字。我得知后便利用课后时间,耐心地带着他们一字一句地认识课本上的文字,帮他们标注读音,告诉他们如何更好地熟记。刚开始只能读一两段的他们在一个月后,突然兴奋地跑向我“老师,这一段我会背了!”虽然背诵得“磕磕绊绊”,但是他已经取得了“质”的进步,我忍不住拥抱了他。作为教师,不期盼学生能够一夜成才,但只要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一点点,那就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选择了支教,就意味着要切切实实付出,只有学生进步了、成长了、收获了,我们才不虚此行。


图片
图片


        以心换心,用爱育爱。对学生的细心关注,他们回应的或许是在课上勇敢举起的小手;与学生的用心交流,他们回复的或许是“老师,我一定好好学”的句句承诺;在元旦时送的跨年礼物,他们回赠你的或许是年后考试的好成绩。在这次期中考试当天晚自习结束后,小欣突然趴在桌上流泪,同桌说:“她核对答案后觉得自己没考好,她本想在你离开之前,拿一个单科第一名送给你。”我顿时哽咽,也告诉小欣:“成绩还没出来,先不要着急否定自己。况且,你就是老师在支教过程中最好的‘礼物’,除了这次你还有很多次‘精彩’可以送给我呢!”她虽然并未抬头看我,但却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清楚,她又变回了那个自信的小女孩。这一刻我明白了“用心做教育,用爱做教师”的真谛,更体会到了“支教一年,自教一生”的深刻内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一年很长,长到可以承载我们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感动;这一年也很短,短到来不及细细品味就转瞬即逝。一年已接近尾声,我与孩子们的时光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很幸运在板中遇上了我最优异的孩子们,也希望他们在未来,能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星辰大海”。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投稿

编辑:蔡金岚(牡丹江师范学院)、张连豪(南京邮电大学)

朗读者:蔡金岚(牡丹江师范学院)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

你们是落在我人生中的一束光|志青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