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朋克鸭嘴——栉帆潘龙

2023-08-14 20:59 作者:梦轩散客  | 我要投稿


参考原型:巴加达龙,恐手龙,特提斯鸭嘴龙

栉帆潘龙

平均成体全长12米,极限全长16.2米

平均成体高度4米

平均体重7.5吨

分类:泛动物界,异脊索动物超门,曲脊索门,泛脊椎动物类,鳍肢高纲,四足形类,管肺超纲,奔蜥型纲,嚼齿形态类,原足形态类,南方龙小纲,蹄足龙目,真蹄足龙亚目,复板齿龙科,栉帆潘龙属,栉帆潘龙

同属近亲:5种

因为外形火出圈的巴加达龙其实体型也并不出色(图片来自网络)

栉帆潘龙这体型在他们整个科中间都算是小的,无论是该科最小的种还是该科各属中最大种最小的都是栉帆潘龙,这与它们的食性关系密切,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浅水区的各种植物,同时也会取食少数低处的叶片。这些生态位都有大量的竞争对手,并且相对来说并不依赖于体型的巨大。在没有明确的先决要求的情况下,它们完全没有体型变大,增加生存消耗的动力。

栉帆潘龙为了捞水草特化的头骨

更重要的是,伊芬底特星整体巨大的降水量导致底层植物的更新换代特别快,洪季和径季的交替带来的水线巨大变化带来的除了车齿柏这样少数在旱地也能生存一段时间的水生植物之外,绝大多数的小型水生植物无法稳定存在,在极佳的光热条件下,这些地方又不可能缺乏植物的存在,因此,当地的植物大多采用极端高频率的速生速死策略,它们的种类和数量会随着月份的不同变化巨大,这对于素食动物的消化能力带来了较为强大的压力。这让他们很难找到长更大的体型的动力。

外形古怪的栉帆潘龙,注意它们大大的眼斑

这样较小的体型也带来了一些生存特点上的区别,比如说它们有极其夸张的两排颈棘和长着眼斑的皮膜,以此来恐吓那些捕食者,并且尽可能保护自己脆弱的长脖子不会被这些猎手撕裂。同时,它们的群体规模也比同科近亲大不少,更大的群体更加方便它们抚育后代和保护自身,同时,它们离群的雄性也不会单独行动,而是自发组成小群体来保全自身。除此之外,为了相对更加方便种群数量的维持,它们的生命周期被明显缩短,它们只要12-15年就能够达到性成熟参与繁殖,这让它们即使有小群体被奥氏细腔巨斑龙团灭也能很快恢复种群数量。这也让黑暗森林沃鲁目中的各类大型捕食者有了一个方便的肉类来源,如果说对于陆地上的异齿壮纹掌蜥和奥氏细腔巨斑龙还有些难度的话,对于水生的巨型捕食者,比如第卢瓦姆短面鲵这种简直就是天赐美食,毕竟脖子下面可没有棘刺。

栉帆潘龙的体型其实也挺大的,只是比起近亲就要朴素很多

它们在黑暗森林沃鲁目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独特的眼斑和非常奇异的花纹让它们非常漂亮,可是,对于当地的智慧生物来说,它们的肉可能是更为清晰的记忆:当年,它第一次被明确命名就是依据埃氏长臂混元龙村落树下丢弃的骨头,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能够成为各种猎手的食物也是一个食草动物成功的标志。


[伊芬底特星生态系统系列]朋克鸭嘴——栉帆潘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