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大讲堂|二战最重要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可以被认为是近代最血腥惨烈的战役,同时也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平开始偏斜。
时至今日,历史的车辙驶过81年轨迹。如今的斯大林格勒也已改名称为伏尔加格勒,但是战争的残酷和影响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战役的背景】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及其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发动“巴巴罗萨行动”,撕毁所谓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侵略。
1942年初,德军在遭受到莫斯卡战役的惨败后,也是重新调整了战略和战术。将战略矛头从首都转为进攻南方,而斯大林格勒,这座苏联南部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成了德军首屈一指的目标。

斯大林格勒的地理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作为伏尔加河沿岸的工业港口及交通枢纽,而且它所处位置还扼住了有着丰富石油、煤炭、粮草,被称为“苏联粮仓”的高加索地区。
据悉,全苏联有86.5%的石油出自高加索。在我国,素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失去了石油和粮草,也就失去了后续的补给。因此,这场战争的残酷,从开始就预见了结果。
【战役的惨烈】
战争刚开始,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军并未受到苏军实质性的阻击,这让德军有了一种假象,以至于没有派遣更多兵力来配合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即便如此,彼时的德军在数量上也是庞大的,再加上在外围掩护的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利亚等友军的协助,德军也便轻而易举攻入了斯大林格勒。
然而,战役的走向并不像德军所想那样“碾压”,在攻入斯大林格勒后,德军进军缓慢,虽然占领了该地区80%的城区面积,但是代价却极其惨烈,甚至引发了苏德战场上第一场残酷的巷战。

巷战顾名思义,就是在城区中的战争,利用城市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哪怕是一座房屋甚至是一片残垣断壁,每一处炮火石洼。
据统计,当时斯大林格勒城内全民皆兵,工厂的工人都拿起了武器奋起抵抗。彼时的战役前进线,甚至以“米”为统计。据悉,新进城的士兵,平均寿命不足24小时,军官校尉的存活不超过三天。
大量的街道房屋被摧毁,一切可以使用的物资都被争夺。斯大林格勒的车站,更是争夺了13次左右。粮仓、工厂等重要设备,甚至能听到对方士兵的呼吸。激战前所未有,惨痛的厮杀代替了斯大林格勒十二月的风声,成为了司空见惯的哀鸣。
【战役的转折】
彼时的斯大林格勒已然是一座赤焰的孤岛,面对苏联的顽强抵抗,德军的进攻愈发艰难。即便如此,德军仍有所推进,这也让德军对胜利产生了迫切希望。
然而德军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补给和后勤,以及苏联人民的战意。1942年11月11日,德军占领了斯大林格勒近90%的地区,距离伏尔加河地区仅一步之遥。而正是这一步之遥,却成了德军的催命符。
苏军大量的补给从伏尔加河源源不断,为了支援斯大林格勒,苏联方面调集了所有伏尔加河上可支配的船只,运输士兵、物资和伤员,即使面对德军的空袭也毫不退却。另一方面,苏联方针对正孤注一掷的德军也预备了其他战略。
面对以求速战速决,将大量精锐派往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苏联方制定钳形攻势,包围了正在攻打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予以内外夹击。

【战争的影响】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程度堪称二战之最。据统计,德军及其仆从国参战约为200万人,伤亡150万人。苏联参战300万人,伤亡200万人。
斯大林格勒战争之后,苏军可以说是打断了德军在东线的脊梁骨,不仅从德军手上夺回了东线上的战略主动权,消灭了德军主力,而且大大提升了士气,给战局带来了获胜的希望。从此二战的天平开始倾斜,为后来二战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机会。
【游戏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在《世界征服者3》的军事行动中,我们也能看到“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通过军事行动,重启“巴巴罗萨行动”,从德军的视角,选择将领和战术,搭配战略,征服我们所要的目标。
这边也是感谢热心玩家,为我们带来的困难模式下“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真实还原,为我们带来攻略以及视频攻略(具体视频可点击链接观看)。
关于战略方面,玩家是这么认为的:
巴巴罗萨行动”作为《世界征服者3》中相对较早的军事行动,对于不少玩家而言都是比较适配的。看似空旷的地图上实际上会刷出多个将领,这一点虽然比较头疼,不过也很好对付,记住在哪里刷将然后提前占领格子即可。当然,记不住也不要紧,因为这场战役在游戏体验上,E社还是给我们减轻了难度。
选择“空将”是本关获胜比较容易的战术,如果拥有多个强力空将,那么可以空军接力。前期跳过19回合,在20回合空袭攻占所有城市。
而最基础的就是将领报团平推。先拿下基辅,然后占领斯大林格勒。占领斯大林格勒会使敌人士气低落,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南边的瓦图京是高输出坦克将领,而且从斯大林格勒打过去需要跨河,所以使用空军解决更为便利。
特别鸣谢UP主:首席驱逐舰长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