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29 纸的时代小剧场 | 光影剧场《屈原》

2022-05-27 19:07 作者:纸的时代郑州  | 我要投稿

活动详情

光影剧场《屈原》

时间

5月29日 (周日) 16:00

地点

「纸的时代」小剧场

主讲

丹丹老师

(贝知中英文绘本馆讲师)

建议年龄段

3岁以上

(需大人陪同)

♥亲子互动小游戏♥

♥了解端午节习俗♥

♥欣赏黑光剧《屈原》♥

♥制作香粽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


粽子,即粽籺,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用籺作拜祭贡品是古老的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神祭祖的贡品。

粽,在古代我国北方人不称为"粽",而是称为"角黍"。因北方产"黍子",用菰叶包黍做成牛角状,故称"角黍"。《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按:今北方谓之黄米。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5.29 纸的时代小剧场 | 光影剧场《屈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