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伦理

“工程”一词指的是用比较大而多的设备来进行的复杂工作,而“伦理”一词指的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在去年领书的时候,这本与我们平常工科学科相比玄而又玄的《工程伦理学》就很是吸引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为就有一个疑惑——“工程伦理”中“工程”与“伦理”的关系是什么?是简单的包含关系“工程中的伦理”,或者是并列关系“工程与伦理”,亦或是“工程”与“伦理”两方面的重合呢?
但是相比起“工程伦理”这样标题给我带来长久的疑惑,“工程伦理”的课程给我带来的印象却更加的直观。很久之前,我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有知识的坏人比其普通的坏人,对于社会的危害性更大。”这就像政委置于军队,书记置于单位部门...是对于力量使用的制约,是掌舵的,或者说是没有强制性的“法律”。做工程的主体是人,而人就需要有相应的制约使得“工程”在合理的框架内有序进行。诸如污水乱排、噪音污染或者更加轻微的如作业劳保装备不齐等问题,这种在法律的下限尚不容易触及只能有“道德”或者说“伦理”可以作为规范的领域里,“工程伦理”就是这样对于行为人进行自我管束。总的来说,“工程伦理”是“工程”主体的行为道德逻辑,这样也就直观的说明了,学习“工程伦理”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了。
既然已经清楚的知晓了“工程伦理”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那么我们再一次回到最开头的问题,“工程伦理”中“工程”与“伦理”这两个的词汇的关系是如何的呢?
首先,让我们试着去找到两个词语间的关系。一项工程主要包括了以下的职能:研究、开发、设计、施工、生产、操作、管理和其他。其中研发、开发、设计、施工、生产、操作这样的主体过程本身是不存在“伦理”的,毕竟“伦理”的概念是和“人”深度捆绑的,而以上的这样工程只能,哪怕是换成机器人或者更先进的人工智能这些目前还没有被定义为有独立意识和“权力”的主体都可以一步一步的完成。真正体现”工程“中”伦理“的概念是当行为主体是人时产生的各个职能环节中的”规章制度“,诸如产品测试时碳排量、强度等多项的指标,生产废料的后续处置等则可以放置在”人“的范畴。也就是说,”工程“中若出现了涉及”人“的部分那便是”工程“中”伦理“的体现。即”工程“与”伦理“本身是两个独立分开的系统(如图1a所示),而当有”人“作为”工程“主体或是客体出现时,”伦理“就依附于”人“出现了,如今所谓的”工程伦理“的概念(如图1b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