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冥想到底在观什么?用什么观?

先谈谈冥想的意义。
冥想的意义在于与“觉”重新建立连接,有一个词叫“觉醒”,便是“觉”醒来了,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觉”,而不是角色或头脑。
一种冥想的方式是观看自己的念头,大脑里念头来来去去,但就是看着它们而已。冥想初学者常常震惊于自己的杂念竟然这么多,并且自己还那么容易被纠缠进去,明明打算只是观念,却不由自主开始思考念头,随着念头一起发散。比如通常刚坐下来,就可能开始想:“中午吃什么好呢”“那家的鱼香肉丝挺好吃的”“有点想吃肯德基了”“嘿嘿嘿肯德基v我50”… 我这里提供几个解决方法, 一是想象自己头脑是个黑色的幕布,乱七八糟的杂念就像是弹幕一样在上面穿梭而过,这样可以强调观的状态,以及与念头拉开距离。
二是轻轻拉回,当意识到自己跟念头纠缠到一起时,轻轻退回观的位置,不要再去想“我怎么又这样了!”“冥想太难了吧”“到底怎么才能不想啊”,这样是产成新的杂念并纠缠其中。你要知道这真的是非常正常的事,多多练习都会慢慢改善的。
那到底是什么在观念头呢?
是自己的“觉”。
现代人被各种碎片信息充斥,失去了与自己觉的连接,听不到内心的声音。所以会产生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问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感觉不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持续性的练习冥想,会恢复自己的内在感触。再加上一些经历与感悟,便可能迎来“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