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度记录:我在前进也在成长

2022-02-20 18:08 作者:離羽汐  | 我要投稿
  • 2022/2/19

    序言

  • 还记得一年前的自己初见师父,当时的自己面对师父战战兢兢,宛如大敌当前。现在的自己见到师父,有的是一份温馨与感激。一年的时间,当初那位正在相反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的孩子,也不知是何时走向了属于他自己的轨道,这些变化都发生在潜移默化中,我的成长也在这潜移默化中。

    一、原来,我也是一个赤诚之人

  • 我还记得自己最开始动笔写下的那篇文章,一副试探的样子。明明想记录下自己的感触,心里却有着太多的顾虑。明明想坦率的打开内心,却未能克服自己信任的难关。

  • 在现在,就算是我自己去看这些文章,都感觉自己存在着太多的幼稚想法与行为,可这也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的眼光了。毕竟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嘛!如果当初没有这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过去一年的成长,更没有了今天的自己。

  • 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在师父身边看到了不少人。这些人、这些事让我慢慢的抛下是非之心,更多的是从本性去看人性。

  • “告诉师父,你看到什么了?她看起来是在抱怨自己如果想往上走,要多做很多的工作,但你应该看到的是她有着强烈进取心!”

  • “刚刚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了?这个人表面上是找师父学习,但实际上却希望我按着他的想法去做一些事,你应该看到本质。”

  • “此次宴席上你注意到什么了?师父旁边的这个人看起来十分的健谈,谈着这个人又谈着那个人,但你应该看到的是他在想融入这其中。”

  • .......

  • 师父用这人间百态不断的填补着我所缺少的阅历,尽管相对于人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却已经足以让我学会去看懂周围的人了。

  • 在这个前提下,我的心里暗自产生了一个疑惑“这世间有太多的人伪装自己,要想看到这一张张面具之下的真实面目,是不是太耗费心神了?”

  • 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在师父身边看见了一个个优秀的朋友圈,这些朋友圈有着我的同门师兄弟,有着师伯师叔,有着将我们也囊括于其中的同学会......这其中有着太多优秀的人让我去学习,这其中包含着夏阿姨的格局、倪阿姨的情义、耀武伯伯的细致、曾阿姨的坦诚、王师兄的坚守、周师兄的纯粹......

  • 师父曾告诫我:“要想真正的改变你自己,首先要抛掉的就是那些术数!”

  • “不要去观察,也不要去猜别人。最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

  • 师父也常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丢掉那些包袱,学会做减法。”

  • 于是,我又回到了我最初的疑惑,真的和身边这些人去接触的时候,我发现是我想多了,我哪里用得着去观察去猜去想。眼前的大家就是大家。我的疑惑本质上是创造了一个自己不是自己的假概念,看起来想的是别人怎么样,实际上迷失的是自己。

  • “过程是用来享受的。”这也是师父经常说的一句很平常的话。

  • 我接受着来自这些前辈、长辈们的善意与信任,自然而然的给出的是自己的真心,我和这些比我年长的伯伯、阿姨们一起享受着大家带来快乐、不分彼此的纯粹,有时大胆放开,有时规规矩矩。这其中给我带来的就是众人的赤诚。

  • 我慢慢的明白,自己正沐浴在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中,这份归属,这份光明正大的美好。当我意识到时,涌现的,只有众人最真实的一面。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我也是一个赤诚之人。

  • 这个时候再看向师父时,坐在人群中的他还是当初最开始的那句话:“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要忘记练功!”

    二、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总是感觉到躁动、空虚、落寞,有不知名的怒火,也会有不知名的悲伤。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让我不再受到影响的办法,却都找不到我想要的答案,这让我十分的困扰、也十分的痛苦。

  • 自我出生以来,我所有的探索都是集中在外界,自己眼睛所看到、耳朵所听到的内容上,可能会想,读到的这段历史原来是这样,得到的这个知识原来是这样。

  • 然而这些知识与答案却没有让我这种奇怪的感觉得到丝毫的缓解,反而让我这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的严重,甚至有段时间我还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脑袋出了哪方面的问题,莫名其妙的给自己整些麻烦。

  • 在师父这里,不知道是哪一次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人的探索无外乎是向外还是向内,向外探索叫学习,向内探索叫修炼。”

  • 向内探索?这似乎从来没有开始过,我从来都没有开始过去弄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师父口中的静而生慧更是第一次听到,当时第一次听到这话的我,还一度以为这是在夏天里说出心静自然凉的翻版。

  • “驾驭自己的心性,不要心猿意马!”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都不知道师父提醒了多少次。那时的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心念起就练不好功,更搞不明白为什么只要杂念滋生就气血冲头。

  • 在用实际行动扮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关公以后,才在偶然间的关注下注意到了自己理性的成分或许更多了一些。看周围的事物比以前可以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这或许都不是我觉得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是自己的躁动、空虚都平息了下来,虽然它只在当下。

  • 感受到宁静的自己,在周围太多人的眼里,似乎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有人觉得是这孩子变得成熟了,有人觉得他是受到什么刺激了,也有人觉得我认识的他就是这样。

  • 听到太多这样的话语,却又让我不得不想起“捧杀”这个词,这也对应着经常在师父嘴里听到的那样一句话“当你感觉到独占鳌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时,是最危险的。”

  • 不过还真的是一语成谶,随后不久,一些对我怀揣着善意的长辈,希望我能按照他们的想法有所作为,就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建议方式。他们当着众多人的面,否定了我的思考,否定了我的坚持,否定了我的成长与探索。认为以我的能力,最应该取得的要么是高收入,要么是在公务部门有个一官半职,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一事无成。

  • 我记得那时的自己,似乎感觉到难以平息的愤怒与自责,虽然没有什么出格之举,但着实刺激了一下我。也正是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潜藏着脆弱与自卑。我虽然好像在现在走出了一步,却无法否定自己的过去。

  • 于是乎,我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于今日之行。过去已成定局,无论是收获还是遗憾,留到最后的只会是一份承担。别人为我承担,那谓之牺牲。自己选择承担,那谓之救赎。人生轨迹如同溪流,没有过去则是无源死水,势必干涸。没有目标则是无道奔流,势必泛滥。无论哪种都走不到终点。有方向,不忘本才能到最后。”

  • 认识到问题自过去就存在的自己,我便将目光放在了最初的自己身上。我不愿意在这里记录太多,只能用这样的一句话一笔带过了!为了看清自己的脆弱、自卑,我看到了自己人性中的阴暗面,体会到了自出生以来都没有体会过的痛苦与彷徨。

  • 也不知道陷入其中了多长时间,我终于注意到了自己的情绪波动,也渐渐明白了承载自己的东西,只能来源于自己。能够打开自己阴暗面的东西,也只能是自己。

  • 用修饰手法描述的话,那就是内心的风暴依然存在,但自己身处其间,却并没有因此而动摇,反而在让它渐渐的平息。前所未有的宁静,无所畏惧的勇气,光明正大的信念,也就是在认识到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前人所言非虚。这让我想起师父常说的那个故事:

  • “两个人都有剑的人起争端,最先举起刀的人,往往是最害怕的那个人。兵者不详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率先举刀的人一开始就把自己推向了最后一步。”

  • 现在想来,自己涌起的怒火和怨恨,与之同理嘛。想明白的我,或许更多的应该给予那些长辈真心的感谢。不是为他们给我提供的成长契机,而是因为他们从他们的角度真心的看得起我这个晚辈,真心的想帮到我,才愿意说出他们内心的真话,是我有幸能得抬爱。

  • 现在才算理解师父给我的答案:“养气修道,道炁足,德增愿少,怨更少。明心性,灭晦气念,不积累贪嗔痴念,养气自浩然。”

    三、学会了锋芒内敛

  • 我还记得某位同辈说:“我一定要考上清华的研究生。”,那么就像是剧本安排好的一样,此时必定会有长辈去说:“有志气,真不愧是@#&。”

  • 当问到我时正在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我回答到:“我正在找寻自己道路,学习、备考。”,那么又如剧本发展一般的,问我的长辈必定会尴尬的说:“你这不行,要加油啊,你当初可是他们中最优秀的。”如剧本那般,我肯定也会回答:“我会努力的。”

  • 于是乎,在后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的成绩都出来的时候,结果是都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失利了,当我再次重来的时候,也不知道又是哪位长辈又提到了这事,然后就简单的提了一句,说那孩子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了。

  • 然后又不知道为什么谈到我身上来了,说什么我这考试就一分之差,却什么事都没有,很不错。接着就说另外一个人,那孩子心理素质要加强什么的了......接着就又问我接下来会怎么做。这个时候,师父的十二字至理名言起到了关键作用:“不知道、我不懂、您说的是对的。”

  • 于是我爽快的回答了不知道后,将这样的一个话题尴尬的收了尾。这让我在以后都可以避免加入这种尴尬的话题了。

  • 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那是他们的事情。我该怎么想,怎么做,这才是我自己的事情。两者本质上就不是同一个问题。我走好我的路,是因为我这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的谈柄。

  • 太多人在自己所相信或坚持的观点上,附加了太多不着边际的价值,因此太多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就由“大概”或者“可以”变成了“只能”或者“必须”。如果说在狐狸(灵活变通)和刺猬(非此即彼)中我必须选一个的话,我更愿意去选狐狸,因为它的毛发挺不错的,至少不会像刺猬那么扎手!

  • 在跟随师父学习的这一年时间里,也有一些朋友或者同学来找过我。因为我没有像昔日那样的锋芒,他们有人说我像老头,有人说我没有了热血,有人说我没有了那份锐意,也有人说我把自己整废了。

  • 师父曾言:“你的路,到最后只能你自己去走,注定是孤独的,你要学会孤独,习惯孤独。”

  • “不要想着让别人去理解你,这世间除了你自己不存在真正理解你的人。是鲲鹏就不要在意鸠雀的叫声。”

  • 当看到自己身边的一些朋友一个个转身笑着去做自己事情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了个奇怪的感觉“为什么这些人都摸着我的剑鞘而说我的剑不够锋利呢?”

    四、有了一个格局

  • “书是拿来用的。”我也一直认为学习的核心,是为了能让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真正起到作用。所以我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表现,能让我真正提升能力的学习,我有着一种绝不扔下、抛下的执著。而让我取得某种证明的东西,只是希望达到刚刚好的程度。

  • 因此和一般的同龄人不同,我并不执著于专攻于某一项的技艺,但却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并且一向在这些技艺方面以达到能够以此作为职业的标准在前进。

  • 在学习中前进,在前进中学习。这个才是我的理解的能够走得更高更远的路径与方法。我不像同龄人以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专业中,而是以一种全盘推进的方式弥补着自己的不足,提升着自己的综合能力。

  • 如果要问我,是专攻于技能和专业呢?还是该博取百家所长呢?我或许更倾向于选择后者。可我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呢?我有个很模糊的答案,我这样做是为了更多的人,而不是为了我自己。

  • 在一次和我父亲的聊天中,我和他聊到我的志向之所在。我很直接的和他这样说道:“说实在话,我有迷茫。同龄人有的在读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有的人参加了工作。我想要去有所作为,但还在寻找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我现在和他们相比,或许有着不少的差距,但是我却有着一种直觉,我以后可能会站的比他们更高。”

  • 我父亲听到我的回答笑着和我说到:“别人的探索,是在寻找自己应该在这个社会上得到什么样的财富和地位。你的探索,是在为众多的人探索。你们的出发点都不同,这是没有对比性的。”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师父在很久以前留下的一个记录:“一个只为自己找机会的人,人生没有幸福的机会。而一个为一百个人找机会的人,他人生幸福的机会会‘百分之百’,因为他从一百个角度练习了寻找幸福的机会。

  • 想到这里,我也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因为我现在达不到那个高度,只是一个仍在迷茫的青年。虽然现在的我依旧是在迷茫着,但我相信自己在后面的时光里会得到一个属于我的答案的,也会走出一个属于我的道路。在现在,我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可以囊括下更多人的格局。

    结语

  • 我还记得师父他在向我吐露他的所作所为,和他的真心之言时,我曾问过他:“您和我说这些,就不担心我什么时候把您卖了吗?”,而那时的师父笑着回应:“如果真是那样,那就好了!”就我而言,这是我绝对不可能做的事情,而是自己怀疑着自己的定力,怀疑自己不是一个忠正之人。

  • 我不是一个圣人,却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我不是一个英雄,却一直在向英雄学习。也正如我怀疑自己一般,是因为自己绝对不希望自己做出那样的事情,正言若反嘛!

  • 得到他人的信任是最难能可贵的存在,也是我所见到的最美妙和最珍贵的东西。所以自得到当时作为陌生人的师父信任时,我就已经下定决心,我什么都可以丢下,可别人给我的真心与信任,我至死都不会辜负,并倾力守护。

  • 这一年里,我在前进也在成长。这一年的时光,也不过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的人生还有着不少却也不那么多的年份,我希望在未来的每一年里我都可以交上这样的一份我在前进也在成长的答卷。


年度记录:我在前进也在成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