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二卷的摘录和笔记(十五:商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第三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1、商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是:W'-G'-W···P···W'。W'不仅表现为前面两种循环的产物,而且表现为它们的前提,因为,只要生产资料本身至少有一部分是另一些处在循环中的单个资本的商品产品,一个资本的G-W就已经包含另一个资本的W'-G'。例如,用我们的例子来说,煤炭、机器等等,就是采矿业主、资本主义机器制造业主等等的商品资本。其次,我们在第一章第四节已经指出,还在G···G'第一次反复时,还在货币资本第二个循环完成之前,不仅P···P循环,而且W'···W'循环就已作为前提存在了。如果再生产按扩大的规模进行,终点的W'就大于起点的W',因此,终点的W'应当用W"来表示。
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循环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第三个形式和前两个形式的区别如下:
第一,在这里,是以包含两个对立阶段的总流通来开始循环,而在形式Ⅰ中,流通为生产过程所中断,在形式Ⅱ中,包含两个互相补充阶段的总流通,只表现为再生产过程的中介,因此是P···P之间的中介运动。在G···G'中,流通形式是G-W···W'-G'=G-W-G。在P···P中则相反,流通形式却是W'-G'.G-W=W-G-W。在W'···W'中,流通形式与后一个形式相同。
第二,在循环Ⅰ和Ⅱ的反复中,即使终点的G'和P'是更新的循环的起点,它们产生时的形式也会消失。G'=G+g和P'=P+p重新作为G和P开始新的过程。但是在形式Ⅲ中,即使循环以相同的规模更新,起点W也必须用W'来表示,而这是由于下面的原因。在形式Ⅰ中,只要G'本身开始新的循环,它就作为货币资本G,作为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待增殖的资本价值执行职能。预付的货币资本的量由于在第一个循环中实行的积累而增加,变得更大了。但不论预付的货币资本的量是422镑还是500镑,都不会改变它表现为单纯的资本价值这种情况。G'不再作为已经增殖的即包含剩余价值的资本,不再作为资本关系而存在。它要在过程中才自行增殖。P···P'也是这样;P'总是要作为P,作为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价值继续执行职能,使循环更新。——相反,商品资本的循环不是以资本价值开始,而是以商品形式上增大了的资本价值开始,因而它一开始就不仅包含存在于商品形式中的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含剩余价值的循环。因此,如果简单再生产以这种形式进行,在终点就会出现一个和起点上一样大的W'。如果一部分剩余价值进入资本循环,在终点出现的虽然不W',而是W'',一个更大的W',但下一个循环会再次以W'开始,不过和前一个循环相比,那是一个更大的W',它用更大的已经积累的资本价值,因此也是用较大的新生产的剩余价值,开始它的新的循环。在所有情况下,W'总是作为一个商品资本(=资本价值+剩余价值)来开始循环。
注:形式Ⅰ指货币资本循环,形式Ⅱ指生产资本循环,形式Ⅲ指商品资本循环。
3、在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的循环中作为W的W',不是这个资本的形式,而是另一个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资本的形式。第一个资本的G-W(即G-Pm)行为,对这第二个资本来说,就是W'-G'。在流通行为G-W<(A,Pm)中,A和Pm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卖者即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和出卖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所有者手中的商品。对于在这里把货币作为货币资本执行职能的买者来说,只要他还没有购买它们,只要它们还是作为他人所有的商品,和他的货币形式的资本相对立,它们就只执行商品的职能。在这里,Pm和A的区别只在于:如果Pm是卖者的资本的商品形式,Pm在它的卖者手中=W',就能成为资本;对A工人来说却始终只是商品,要到买者手中,作为P的组成部分,才成为资本。因此,W'决不能作为单纯的W,作为资本价值的单纯商品形式来开始循环。作为商品资本,它总是一个二重物。从使用价值的观点看,它是P执行职能的产物,在这里是纱,而作为商品来自流通的P的要素,即A和Pm,只是作为这种产品的产品形成要素发生作用。第二,从价值的观点看,它是资本价值P加上P执行职能时产生的剩余价值m。只有在W'本身的循环中,W(=P=资本价值)才能够并且必须和W'中的剩余价值借以存在的部分,即包含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分离,而不管这两部分实际上是能够分离,如纱,还是不能够分离,如机器。一旦W'转化为G',它们就总是可以分离的。
4、在形式Ⅰ即G···G'中,生产过程出现在资本流通的两个互相补充又互相对立的阶段的中间;在终结阶段W'-G'出现以前,它已经过去了。货币作为资本先是预付在各种生产要素上,由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产品,这种商品产品再转化为货币。这是一个完全的营业周期,其结果是可以用于一切东西的货币。因此,新的开始只是有了可能。G···P···G'可以是在一个单个资本从营业退出时,结束这个资本的职能的最后的循环,也可以是一个新执行职能的资本的最初的循环。在这里,一般的运动是G···G',即由货币到更多的货币。
在形式Ⅱ即P···W'-G'-W···P(P')中,总流通过程跟随在第一个P的后面,发生在第二个P的前面;但它的顺序和形式Ⅰ中相反。第一个P是生产资本,它的职能是生产过程,即随之而来的流通过程的先决条件。相反,结束的P不是生产过程,它不过是产业资本在生产资本形式上的再存在。而且它是资本价值在最后流通阶段转化A+Pm,转化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结果,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就是生产资本的存在形式。资本不论是P还是P',终结时会再次出现在必须重新执行生产资本职能,完成生产过程的形式上。运动的一般形式P···P是再生产的形式,它与G···G'不同,不表示价值增殖是过程的目的。因此,这个形式使古典经济学更加容易忽视生产过程的确定的资本主义形式,而把生产本身说成是过程的目的,好像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和尽可能便宜地进行生产,要使产品去交换尽可能多样的其他产品,一部分用于生产的更新(G-W),一部分用于消费(g-w)。在这里,由于G和g只是转瞬即逝的流通手段,所以,货币和货币资本的特性都可能被忽视,全部过程也显得简单和自然,也就是说,具有浅薄的理性主义的自然性。同样,在考察商品资本时,利润有时被忘记,在说到作为总体的生产循环时,商品资本不过作为商品出现;而在说到价值的组成部分时,商品资本则作为商品资本出现。当然,积累也是用和生产一样的方式来表达的。
在形式Ⅲ即W'-G'-W···P···W'中,循环由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开始,并且和形式ⅡP···P中的顺序相同;然后出现的是P,并且它和形式Ⅰ中一样执行职能,即进行生产过程;循环以生产过程的结果W'结束。在形式Ⅱ中,循环以生产资本单纯的再存在W'结束,同样,在这里,循环以商品资本的再存在W'结束;在形式Ⅱ中,资本在它的结束形式P上,必须使过程作为生产过程重新开始,同样,在这里,在产业资本以商品资本形式再出现时,循环也必须用流通阶段W'-G'重新开始。循环的这两个形式都没有完成,因为它们都不是用G'即已经再转化为货币的、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来结束。所以,二者都必须继续进行,因而都包含着再生产。形式Ⅲ的总循环是W'···W'。
第三种形式和前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只有在这种循环中,表现为资本价值增殖的起点的,是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而不是原来的有待增殖的资本价值。在这里,W'作为资本关系是起点,并且作为这种关系,对整个循环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这个循环还在自己的第一阶段就既包含资本价值的循环,也包含剩余价值的循环,而剩余价值,即使不是就每一个循环来说,而是就平均来说,必须有一部分作为收入花掉,经过w-g-w流通,有一部分作为资本积累的要素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