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熊娃
周一下午六点接到班主任老师的信息。说实话,看到班主任头像闪烁的那一刻,我心中一紧。这是咋了?假期熊孩子又犯啥错误了?最近是不是没有按时提交作业?硬着头皮看看信息,原来是要小朋友录制挫折教育的视频,用琵琶演奏《孤勇者》。这个合适我们呀,我家小朋友学习差点意思,其他事情他都乐意接受。而且这个主题特别适合我们,经常挨打但是依然阳光的熊孩子。
育儿书和专家都说,孩子不能打,要引导。各种育儿书和育儿短视频我平日也没少看,也经常给自己做心理暗示“亲生的,亲生的”。可是看再多的理论知识,做再多的心理暗示,遇到熊孩子发起熊来我就完全控制不住了。用儿子的话说,我就是母老虎上身,白骨精转世。
看过很多在家长的棍棒教育下,或者暴力或者抑郁的案例。我也反思过这样会不会给孩子弄抑郁了。感谢老天眷顾,没给我一个既调皮又敏感的孩子。真要这样的话,估计首先抑郁的应该是我。
每次发火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情,不写作业就跑楼下撒欢了,不认真练琴在家敷衍爷爷奶奶。很多人觉得孩子偷懒不练琴,那是没兴趣,不能逼他。我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不是没兴趣。就是贪玩,或者遇到困难了想要逃避。学习没兴趣就可以不学了吗?不行,我们想尽办法帮孩子建立学习兴趣。练琴和学习同理,偶尔开个小差,就需要我用特别的方式提醒一下,给他抓回来。
我们娘俩儿在日常生活的不断相爱相杀中,摸索出了一套平衡的相处方式。犯错了,该打打该骂骂;平常时间,该亲亲该腻腻。我发挥我的余热,辅导功课、陪他练琴,笑他脑袋一根筋智商250。他利用他的长处,拖着我跑步、游泳、打球,笑我一身肥肉体重250。就是这种“来呀,相互虐呀!”的相处方式,我们娘俩儿都没抑郁,都活得没心没肺。
现在我常说的一句话“熊孩子叛逆期,犯浑。”他常说的一句话“我妈更年期,犯病”。我看熊孩子又皮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