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车产销同比飙升5倍,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智能化时代

正式开启民用进程不到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已经给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截至去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28%的份额。在这个新增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又以龙头车企比亚迪及造车新势力等国产厂商为主导,完全打破了过去的用户购车认知误区:买车只看合资和进口品牌、国产车不行。


新能源汽车到底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什么,国产品牌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只是结果和表象,内在的逻辑却是国产汽车的口碑和产品力都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更加成熟了。
国产车不能停留在低端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让国产汽车首次在中高端汽车站稳脚跟,除了比亚迪汉单一品牌连续多月销量破万成为国产新能源高端车型的领头羊,新近发布的汉DM-i、汉DM-p甚至实现了首销上市10小时订单量超过12000辆的记录,甚至不少DM-i车型的车主盲订、等待数月后坚持购车意愿不减。此外,还有唐EV、唐DM系列同样在20W以上的SUV车型中成为爆款,实现单月破万,面向中端的宋PLUS、秦PLUS系列更是以超强性能、超低油耗和平民价位双双实现单月两万以上的销量,产品力和用户的选择已经表明了这场变革的发生。

调研报告显示到2022年年底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增加到35%,几乎每三人就有一人会首选新能源汽车。1-2月的市场也反映出这个趋势,比亚迪仅1-2月新能源产销就同比飙升5倍,达到18万台,在2月甚至出现在中国汽车销售榜中挤进榜单前二,和所有汽车品牌(不分燃油和新能源、不分合资进口和国产品牌)同台竞技却不落下风,彻底改写了中国百年汽车工业史。

回归到新能源车主的用车体验,其实新能源汽车在多个方面对于同价位的燃油车已经实现了碾压式胜出,比如新能源车在加速性能、噪音、平稳、电气智能化等方面都实现了以往在豪车级别才能享有的特性。
根据北京召开的主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报告,让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迅猛发展,在冰岛、挪威、荷兰、瑞典等北欧发达国家,电动车渗透率分别达到了100%、90%、90%、60%,即使在传统燃油汽车品牌输出国家的德国,新能源渗透率也已经达到了35%。而比亚迪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200万新能源车交付,由于产能的扩增,从去年搭载省油DM-i+安全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技术的新车上市造成的交车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今年有望得到缓解。而新能源车迅速占领市场的关键就是它在操控驾驶方面的动力充沛、市区代步平顺且安静、用车成本低以及更多的智能化设计等便捷易用的特性。

现阶段来说,新能源汽车才刚刚进行了汽车变革的上半场,就是电气化、渗透率、安全和成熟化,而下一阶段,将会开启汽车的智能化时代。可喜的是,我们能够观察到无论是互联网科技巨头百度、阿里,还是传统通讯厂商信通院、华为、中兴,都在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赋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牌电池、电控技术加持的比亚迪也在加强和这些科技公司或者大学,如百度、Momenta、北京理工大学,在车联网v2x、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方面增强新能源汽车的“车机大脑”,让汽车有了“灵性”,用车场景更加轻松,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可以说新能源车的智能化进程中,中国广阔的汽车市场和消费力将会让中国汽车工业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模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