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独症孩子如何培养阅读技巧?

2023-06-14 10:12 作者:心心语_天津  | 我要投稿

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语文素养,想要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专注度和兴趣。

但对于孤独症孩子们来说,静心阅读往往成为成长路上的一道难题。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特别简单、很容易操作,但往往被家长们忽略的方法,那就是:大声朗读。

我们这里说的朗读,指的是让孩子大声把文章读出来,声音洪亮有自信,而不是小声念叨。

大声朗读的好处非常多,不仅仅是针对阅读的培养,对语言和大脑发展都有助益!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大声朗读法的3大优点+4大习惯培养方法~

 

1、开发右脑、提升专注力

很多孩子读书很多但是没有效果,或者把课文看了很多遍,还是成绩不好,往往是因为他们并没有认真去看,有时候甚至眼睛盯着书本,实际已经分心走神了。

大声朗读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大声地、流畅地把看到的内容念出来,需要集中注意力,能大大减少他们分心走神的情况,效果比默默看书要好太多。

学校组织早读晚读、给孩子布置朗读课文的家庭任务,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帮孩子更好地进入状态,以及方便老师和家长监督检查。

同时大声朗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

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成熟。

2、增强自信,改善表达能力

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孩子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他文章、书籍,更容易使孩子爱讲话爱表达,内向性格也会随之而变。

内向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不会、不想、不善于使用语言的人,当一个人能够肌肉放松、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情感饱满地诵读时,也就是能把自己的勇气、力量、感情、理解读出来时,他就变得外放了。

诵读可以激发激情,提升自信心,反复诵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胆量,使孩子变得大气、大方。特别是在集体诵读时可以相互壮胆,进而产生诵读的热情和激情。

3、兴奋脑神经,提升记忆力

人在诵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的运动可以激活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在诵读时有助于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保持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的状态。

坚持诵读,大脑会变得灵敏好用,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表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记忆品质因而得到改善。

解释了有关大声朗读的优点和好处,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引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这个习惯呢?4个建议或许能给爸妈带来启发。

①鼓励孩子自己挑选书籍

除了孩子课本上的必读文章之外,家长不妨鼓励孩子自己挑选书籍,这样孩子不会特别抵触大声朗读,反而是一种主动的带有兴趣的参与感。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孩子整套整套的对书本进行朗诵,毕竟每一本书都有其精华的部分,也有其粗糙的部分。

对孩子来说,在他独自挑选书籍时,也需要“去粗求精”,找到适合孩子年龄和心智的朗读部分。

 

②朗读前先对文章有大概理解

大声朗读不是为了死读书而读书,盲目着急的开始,囫囵吞枣的过程,反而会让这个习惯的效果变得适得其反。

所以朗读之前,家长也要更多地参与进来,帮孩子一起做好功课。

比如文章中的生字、多音字、多义字,先学会它们的读音,理解在本篇的含义;

比如对于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先大致进行了解;

比如孩子因为阅历有限不能感知文章某些句子的意思,家长就要带着孩子来梳理一下,让孩子尝试理解,这样才能更好朗读。

 

③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时长

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所以大声朗读这个习惯要让孩子学会坚持下去。

选一个父母孩子都方便的固定时间,每天到点便雷打不动的开始大声朗读,这样可以有一种很强的仪式感,让孩子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要特别用心的态度才行。

 

④避免机械朗读,读后要有思考

在孩子读完书之后,给孩子准备好热水润嗓子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平缓心情,逐步走入正常说话状态。

这个时候就可以跟孩子探讨一下,读完这一段或是这一篇文章的感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孩子才能和智慧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而是取决于一个优秀习惯的坚持,大声朗读对孩子成长受益多多,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北自闭症融合幼儿园前十名##大寺情绪障碍治疗方法##天津市自闭症治疗方法#

孤独症孩子如何培养阅读技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